在湘鄉農村,流傳著一個關于“江南五鋸桅”的俗語,用來形容那些不知變通、腦殼不開竅的傻瓜。這個俗語背后,隱藏著一個關于曾國藩舅舅“江南五”的有趣故事。
曾國藩,因其鎮壓太平天國的功績,深受皇上寵愛,同治年間被提升為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成為滿清王朝中最得寵的漢人。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曾國藩的榮耀,不僅讓他的家族在仕途上飛黃騰達,就連與他沾親帶故的人也沾了光。
“江南五”,是曾國藩的舅舅,因在同堂兄弟中排行第五而得名。他好大喜功,是個不知變通的“二百五”,加上目不識丁,所以在鄉間只是個土老財。幾年天災人禍,家中入不敷出,他才想到了他的外甥“寬伊”——曾國藩。
“江南五”操著滿口湘鄉土話,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京城的曾府。曾府門前,一對白石獅子威武莊嚴,兩旁站著手持大刀的武士?!敖衔濉睆奈匆娺^這樣的陣勢,腿肚子都抽筋了。他走上前去,用鄉音說道:“喂,給我講一聲。我要找我外甥‘寬伊’?!笔亻T的武士聽不懂,將他趕下了石階。
直到紅日西沉,“江南五”還在石階上坐著,心想:“難道這里的人都不知道‘寬伊’?也許—說曾大人……”他緊趕幾步,向兩個衛士各磕了幾個響頭,用鄉音說道:“大爺,里面有個曾大人,麻煩您通報一聲,我是他舅舅。”衛士先是一瞪眼,轉而笑容可掬,慌忙說聲:“你老等等。”一個衛兵飛跑進去了。
不一會兒,衛士和一個官兒飛跑到他跟前,跪下,叩了幾個響頭,站起身,扶著“江南五”上臺階。“江南五”早傻眼了,直到曾國藩叫了幾聲“舅舅”,才如大夢初醒,說道:“寬伊——伢子,我總算找到你了?!?/p>
“江南五”在京城住了半個月,玩膩了,想回家了。他有個小算盤,想從外甥身上拔根毛,回家買百十石田。他把心思告訴了曾國藩,但曾國藩說自己為官清廉,不能厚贈。第二天,曾國藩給了“江南五”五十兩紋銀和一封信,讓他回家。
“江南五”到了長沙府,被四人大轎抬進了衙門,趙撫臺行禮不迭?!敖衔濉睆目诖锶〕鰰?,呈上。趙撫臺展開信,仔細看了三遍,才說道:“好辦好辦,曾大人昨天就來了公文,說是舅太爺要來,原來是這等事,你放心就是?!?/p>
第二天,長沙府發出曉諭,凡湘江河中一應舟楫,須經本府稽查檢查,方準放行。同時,“江南五”身著馬褂,帶著幾個差役,在爆竹聲中,到稽查處走馬上任。
那時候,陸上交通還很不方便,一應運輸,除了肩挑、家畜拉外,全憑江河航遠了。湘江是四水之首,來往船只自然不少。可惜這“江南五”是個一條道走到底的人,又未見過世面,不知官場的訣竅,腦殼里只有曾國藩書信上那“見桅鋸三尺”的黑字。
這就坑了那些商家船戶。那時的木船,沒有機器帶動,唯一的動力就是靠風鼓帆篷了。帆篷的支柱,就是桅桿,桅桿的長短,是按船的大小做成的。見桅鋸三尺,豈不叫船只不航,又豈不是要斷商家船戶的生路?好在他們通曉官場奧秘,只好揣著銀子、珍寶、古玩,恭恭敬敬送到“江南五”的面前?!敖衔濉笨吹桨谆ɑǖ你y子,叫不上名號的古玩,心里癢癢的,可他一想到外甥信上說的那幾個字,卻雙手亂搖:“不要不要,寬伊說了‘見桅鋸三尺’?!?/p>
這些商家船主,見買不動他,只好悻悻地走了。不幾日,長沙府內被鬧得滿城風雨,告狀的寨帖,雪片般地飛向京城。弄得曾國藩頓足長嘆:“見財不取,是不智啊,曲解余意,是不明啊,可惜可惜!”
不消幾天,這位不懂發財訣竅的“江南五”,只好脫下長袍、馬褂,取下朝珠,帶著曾大人孝敬的白銀和撫臺大人贈送的儀程,回了老家。這個故事,成為了湘鄉農村流傳的笑談,也是對那些不知變通、腦殼不開竅的人的諷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