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印象筆記醞釀已久的音、視頻對談欄目「RAYTalks 銳談」開播啦!
由印象筆記CEO唐毅向大咖提問,力求以獨特的觀察視角和銳利的商業語言剖析社會議題,探討科技與人文的奧義。
新年新開始,期待全新的「RAYTalks 銳談」帶給你更多新思考、新啟發!
開播首期,「RAYTalks 銳談」迎來第一位對談嘉賓:產品戰略專家 梁寧,她將帶著新作《真需求》,分享商業世界的常識與真知。
01
真需求和背后的三角形
關于新作《真需求》,梁寧給出解讀:需求是一切關系的本源,商業關系也不例外。而要理解真需求,就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價值、共識與模式”的關系模型。
在商業世界里,商品的價值取決于客戶的需求,而非企業付出的成本,促成交易達成的關鍵是領導企業內部達成共識,進而帶動外部市場的趨勢共識。值得一提的是,創新往往是非共識的,只有領導共識才能推動創新的落地。當市場達成共識,行業進入成熟期,企業間的競爭又自然轉變為模式的競爭。沒有不賺錢的行業,只有不賺錢的商業模式。
02
解讀生存之道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模式,這一模式的背后則是以認知為頂、安全為底所構建出的能力。能力的區別造就了生存質量的參差,人如此,企業更是如此。
在對談中,梁寧以華為為例,分析了華為在20多年的發展中,不斷地提升企業的認知天花板 ,并深刻地理解風險,構建企業駕馭風險的能力的案例故事。在梁寧看來,華為正是在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能力,擴大結構性優勢,最終才得以躋身世界級企業的行列。
03
商業世界的成功需要常識
當35歲的大廠人被甩回市場,他們最該學習的是如何發現自己的能力、創造自己的模式、找到自己能力的最佳變現點,從而得以在商業規律和市場規律里生存。梁寧說,《真需求》想要交付給讀者的正是在商業社會討生活所需要的基礎商業常識——價值、共識、模式,以商業為表,以人心為本,這也是在商業競爭中取得成功的關鍵。
若產品價值不成立,企業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當產品價值被確認,企業則需要全力擴大用戶圈層,將非共識引導為共識,進而轉變為國民級用戶習慣,完成領導共識的過程。而當市場和產品進入標準化階段,企業又需要完善模式設計、建筑結構性優勢,隨著企業能力和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企業才能持續突破,最終取得商業世界的成功。
04
要好生意還是好產品
成功令人向往,但對成功的盲目追逐引發了社會性焦慮情緒。對此,梁寧提醒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模式,對自己要有清晰的價值判斷:如果你是一棵松樹,那么你的價值就不是結橘子,只有認識到自我,才能獲得自己的自在。
而在追求自我與追求市場機會的抉擇中,梁寧將「機會」解釋為時代的需要和個人的能力稟賦。許多人只顧積極追逐機會,但卻忽略了與「完成度」相比,更重要的是「有效性」,找到有效的真實場景,才能跨越用戶增長鴻溝,有機會用新產品創造新的國民習慣。
05
AI時代,新習慣、新機會
90年代末,人們經歷了互聯網從邊緣創新演變成為全社會的基礎設施的過程,面對當前正處在突飛猛進發展進程中的AI技術,梁寧向唐毅發問:AI技術從邊緣創新到成為社會基礎設施,需要經歷多長的過程?
唐毅從技術角度給出分析:如果工業革命是創造了先進生產力,互聯網是連接了內容和人并完成了傳播和分發,那這一代AI的能夠提供的是思考、推理和幫助。目前,AI技術發展的過程和形態是不確定的,社會大眾的使用習慣也還沒有建立。同時,與工業革命單純提升生產力和互聯網革命單純提升連接和信息分發不同,AI技術還同時面臨倫理性挑戰,在建立大眾習慣之前還需要深入觀察并思考,否則將很難達成長期共識。
結合商業案例,梁寧補充說企業發展不僅需要專注,更要進化。企業發展需要對社會新基礎設施的變化、行業整體能力和整體訴求的變化保持敏感,切忌沉浸在自己的擅長和喜好里固步自封。
06
算法有罪?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們習慣于把信息的分發權托管給AI和算法,拇指上劃即可獲取無窮無盡的內容,隨之而來的卻是價值觀偏差、真假信息混雜、助長社會戾氣等負面結果。當流量成為網絡社會的重要貨幣,社會該如何加以監管?當算法將不良導向的內容推送給越來越多的用戶,它是否該為公共道德負責?
梁寧直言,當一個企業所創造的平臺已經成為了社會公共空間,那企業的目標將不再是利用算法提升用戶參與度,而是轉變為領導全人類與全社會的共識的復雜問題。這也勢必是一個長期議題,需要企業和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完成新共識的建立與升級。
07
流量、飯圈和企業家IP
在流量為王的商業環境下,涌現出了一批企業家IP,謹慎者顧慮大眾會因為一個人而排斥一個品牌,樂觀者信奉“黑紅也是紅”,試了再說。身為「飯圈兒女孩」,梁寧對此立場鮮明——企業家應該爭做IP,并可以從「飯圈兒文化」中吸取經驗,讓偶像與粉絲之間、粉絲與粉絲之間建立扎實的關系。
梁寧把關系分為最大的四個顆粒度:需要、喜歡、認同、歸屬。偶像明星從大眾中獲取喜歡,企業家則是要分享個人和企業的價值觀來獲得更多人對企業、產品和個人的認同,以小米和雷軍為例,正是在對雷軍的認同的加持下,小米的粉絲創造出了新車購買量的超高記錄,這是值得所有企業家思考和借鑒的。
最后,梁寧向全社會和企業界提出了新的思考:人類中心論能否持續?未來我們應該繼續服務人類還是服務地球?是建設 AI 還是建設人類社會?人工智能、硅基智能和碳基智能如何協調并進?是否應該向 AI 讓渡決策權?應該讓渡多少……
當社會分歧持續擴大,人類迫切需要建立新共識,引領新發展,這一議題也值得所有人的關注與深思。如果你對本期的嘉賓和話題有興趣,也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感想與見解。
「RAYTalks 銳談」完整版音、視頻節目,請從以下渠道獲取,期待你的關注!
Bilibili:@RAYTalks 銳談
小宇宙:@RAYTalks 銳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