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獨家獲悉,7月11日,肆月河豚母公司北京河豚家族科技產業有限公司(下稱“河豚家族”)已完成B輪融資3000萬元,投后估值達4.5億元。本輪投資方為京亞資本。作為河豚產業頭部供應商,肆月河豚曾在2023年完成規模為3500萬元的A+輪融資。
河豚家族創始人段然告訴經濟觀察報,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河豚家族的供應鏈建設和餐廳模型打造。目前,河豚家族正在建設種苗繁育工廠、養殖基地和水產品加工廠。
創立于2014年的河豚家族是一家河豚全產業鏈企業,業務涵蓋河豚魚種苗繁育、河豚養殖、宰殺加工和供應鏈銷售以及終端餐飲。“肆月河豚”是旗下餐廳品牌,人均消費約為150元,目前已開設16家門店。“肆小月”是其正在探索的快餐品牌,人均消費約30元。6月18日,“肆小月”首店已在哈爾濱京東七鮮美食MALL開業,河豚撈飯是其主打產品。
河豚產業是受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早在20世紀90年代,河豚一度被禁止食用。當時國內的河豚養殖主要供應出口,日本、韓國是主要銷售地。段然稱,由于僅供國外市場,河豚的定價權始終被買方控制,國內河豚產業的發展停滯不前。
2000年,國內啟動了河豚的無毒化養殖。轉機發生在2016年,隨著53號文件《農業部辦公廳、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關于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鲀和養殖暗紋東方鲀加工經營的通知》的發布,封禁26年的中國河豚市場正式開放。
段然說“有條件放開”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從事養殖上述兩個河豚品種的企業,必須通過農業部備案,即成為合法的養殖基地;二是宰殺河豚的企業也需要通過備案,即成為合法的加工廠。截至2025年7月,農業農村部批復的合法河豚養殖基地共有26家,合法的河豚加工廠共有13家。
目前,河豚家族有2個養殖基地,已開放的兩個河豚品種均有養殖。河豚家族也是目前國內唯一同時擁有2個品種養殖和宰殺牌照的企業。
除了河豚,河豚家族還經營大竹莢魚、紅果鯉、金槍魚等高價值水產品,其產品結構從早期的單一河豚產品,也逐步轉變為2024年的河豚營收占比55%、其他高價值水產品營收占比45%的格局。除供應自有品牌餐廳,河豚家族養殖的水產品還向全國1000多家餐飲企業供貨。
在段然看來,河豚產業尚處于藍海,該食材在高端餐飲滲透率不足10%。以日本為例,日本已有虎河豚亭和玄品河豚2家河豚上市企業,可食用河豚品種為22個。目前,中國僅開放2個品種,中國人均河豚消費量僅為日本的1/12,中國河豚市場的潛在發展空間廣闊。
據河豚家族統計,河豚產業的合法養殖產值已從2017年的2.3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10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50億元;包括餐飲、食品等三產在內的產值,已從2017年15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100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1000億元。
京亞資本總經理付士昂說,之所以投資河豚家族,主要看中了其擁有的河豚全產業鏈。河豚養殖加工行業具有準入門檻,作為行業內唯一具備全資質的企業,河豚家族具備先發優勢。
付士昂還表示,同時擁有全產業鏈和餐飲品牌的企業較為少見。這種模式下,肆月河豚品牌餐廳可以帶動河豚育種、養殖、加工全鏈條發展,產業的發展也利于餐廳經營,如降低采購成本、豐富菜品品類、提高菜品品質等。
段然稱,河豚家族已開發了20多款河豚深加工產品,涵蓋紅燒河豚、河豚水餃等預制菜,以及含河豚膠原蛋白的即食營養品與美妝產品,正在培育新零售業務作為第二增長曲線。
(作者 鄭淯心)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鄭淯心
大消費新聞二部主任,長期關注大消費行業的市場發展和公司動向,擅長深度調查報道、高端人物專訪和產業剖析。 線索請聯系:zhengyuxin@eeo.com.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