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報”
就近就業的村民完成一天的工作后暢享美好生活、身患大病的脫貧戶在政策幫扶下過上了好日子、職業農民將剛剛學到的新技術應用到生產實踐中……一個個奮楫前行、幸福和美的場景,匯聚成榆林把百姓致富“愿景”繪成鄉村振興“實景”的嶄新畫卷。
資料圖
2024年,榆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實際,因地制宜,通過積極促進農村群眾就近就業、織牢織密防返貧監測網、扎實開展高素質職業農民培訓等方式,多措并舉助推農村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就近就業,開啟家門口的“致富門”
1月9日,在位于朱官寨鎮朱官寨村的佳縣五妹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石春寧正和同事一起,手法嫻熟地將各類雜糧打包裝箱。“我在這兒干了4年多了,主要從事各種小雜糧的加工和包裝,每個月的工資是3500元,公司離家也近,真的是工作、生活兩不誤。”說起這份工作,石春寧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2024年,佳縣依托推行“1136”穩就業保障機制,積極拓寬農村群眾務工就業渠道,助力1.6萬余名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實現轉移就業。同時,通過企業合作、旅游帶動等方式,盤活閑置資源資產50多處、土地1800余畝,輻射帶動20多個村集體經濟實現增收。“截至目前,佳縣共認定就業幫扶車間34家,累計帶動1300多人就近就業,去年累計發放各類工資2400余萬元。一輛輛開進鄉村的‘就業直通車’,讓鄉親們的‘錢袋子’真正鼓了起來。”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建華說。
資料圖
據統計,2024年,榆林先后建設、改造、提升幫扶車間40個,新吸納1510名農村勞動力扎根鄉土就業增收。全市脫貧人口累計外出務工14.97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7%,脫貧人口從事公益性崗位人數、就業幫扶車間吸納脫貧勞動力人數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104%、102%。各級各有關部門共向1.9萬余名外出務工人員發放跨省交通補貼724.6萬元,脫貧人口技能培訓惠及7381人次、帶動就業3184人。
精準監測,織牢致貧返貧“防護網”
近日,定邊縣楊井鎮楊井村駐村工作隊來到防返貧監測對象宗霞霞家中,實地了解她們一家的生產、生活近況。
2024年,宗霞霞因病住院,花費了不少治療費用。駐村工作隊了解到相關情況后,第一時間按規定將其納入防返貧監測范圍,并及時提供政策幫扶。“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我們一家成功申請了低保,住進了公租房,醫療保險也報銷了大部分的看病費用。”宗霞霞激動地說。
去年以來,定邊縣聚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每月開展防返貧監測排查工作,通過“劃片管理”實時掌握農村群眾各方面信息,把存在致貧返貧風險的農戶全部納入監測范圍,并根據其致貧風險制定具體幫扶計劃,務求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
2024年,榆林持續加大監測幫扶力度,優化完善“四個一”工作法,全面提升農戶政策知曉率,進一步暢通“五種申報渠道”,積極開展“四個專項行動”,先后下發風險預警信息12批次9.3萬余條,新納入監測對象1039戶3028人,實現對有返貧致貧風險農戶應納盡納。同時,對監測對象因人因戶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戶均落實幫扶措施3.3個。
技術賦能,培育鄉村振興“主力軍”
去年11月18日,榆林市現代農業培訓中心內,高素質職業農民養殖培訓班正式開班。課堂教學中,專家深入淺出地講解綜合養殖技術,臺下學員目光如炬,不時奮筆疾書;實訓基地里,學員們積極上手為牛羊飼喂草料、檢查疫病,專家們則在一旁用心觀察、細致點評。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農業科技、品牌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知識如同絲絲春雨,浸潤了廣大學員的心田。
2024年11月18日,榆林市高素質職業農民養殖培訓班開班
2024年,榆林緊扣農業領域七大優勢特色產業和穩糧油保供給行動,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精心推進高素質職業農民“育苗”工程。培訓前,工作人員走進田間地頭,在和群眾促膝長談中摸清需求,立足全市產業發展實際,敲定設施農業、雜糧加工、牛羊養殖等培訓主題。培訓中,相關部門將課程細化為理論授課、網絡輔導、基地實訓、認定管理、幫扶指導、扶持發展六大模塊,按計劃科學組織開展理論教學、基地實訓、線上教學、滿意度測評等工作,并建立了學員自學“一對一”幫扶制度,全力為參訓學員量身打造豐盛的“知識套餐”。
資料圖
如今,來自全市各地的2394名高素質農民(中級330名、初級2064名),已帶著知識與技能回歸生產一線。他們如同一顆顆種子,必將在塞上的豐沃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在榆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藍圖上抒寫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記者 陳靜仁 劉浩波
編輯 葉蕊 校對 謝婷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