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高小雨 通訊員 鄭懿)夏日的子洲大地,水利建設熱潮涌動在山川溝壑間。2025年以來,這座陜北小城緊扣“水資源保護利用”攻堅戰目標,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防災減災、民生供水等領域持續發力,讓汩汩清流成為驅動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關鍵戰場,子洲縣正以攔沙壩群構筑起立體防護網。2024年續建的28座攔沙壩項目已完成投資4199萬元,其中10座順利完工,11座加緊施工,年均可減少入黃泥沙數十萬噸。更令人期待的是,2025年計劃投資1.08億元新建的63座攔沙壩,目前已完成初步設計并獲市發改委批復,待資金到位后將全面鋪開。淤地壩維修加固工程同步推進,2024年續建的73座病險老舊壩中,43座已恢復“健康體魄”,余下項目正按節點攻堅;2025年投資3930萬元的69座病險壩加固改造工程進入招投標階段,擬增補的35座也完成選址測量,將進一步夯實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根基。
大理河沿岸,水利建設同樣如火如荼。投資1016萬元的苗家坪鎮梁渠段防洪工程正搶抓工期,預計7月底即可完工,新建的堤防將像堅固臂膀護住沿岸萬畝良田。而總投資5871萬元的馬岔鎮段護岸工程與馬蹄溝鎮段左岸堤防工程,已進入招投標倒計時,建成后4.85公里的治理河長將讓大理河防洪能力躍上新臺階。裴家灣項目區的坡耕地治理堪稱生態與民生雙贏的典范,投資1250萬元新修的6250畝土坎梯田,配套3.54公里田間道路與18.75公里生產路,既遏制了水土流失,又讓昔日坡地變身“聚寶盆”,2024年續建的同區域工程也已全面收官,累計新增梯田超萬畝。
民生水利保障網越織越密。抗旱防汛體系持續升級,總投資3.15億元的杜溝岔水庫與小理河防洪閘壩項目加速推進可研編制,電市鎮趙峁村、周家鹼鎮中灣村的抗旱水源工程已破土動工,192.13萬元的投入保障了當地的供水。城鄉供水提質工程按下快進鍵,投資1.16億元的大理河流域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與1.45億元的縣城大理河水源工程,正優化初步設計方案,建成后將構建起“源頭穩定、管網暢通、水質達標”的供水保障網。此外,總投資1967.67萬元的大理渠、淮寧渠灌區改造項目進入招投標階段,改造后灌溉水利用系數將提升0.1以上,為農業增產增收注入“水動力”。
從黃河岸邊的生態屏障到田間地頭的灌溉網絡,從防汛抗旱的堅固防線到千家萬戶的放心水源,子洲縣正以水利建設的扎實成效,讓“水安全”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色。隨著下半年各項工程加速推進,這幅水潤高原的生動畫卷,必將綻放出更加動人的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