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頗受關注的新開業項目之一,世博天地于12月31日壓哨亮相。該項目由中國人壽、上海地產、華潤置地、華潤金融、申壽潤投資聯手打造。總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除了購物中心外,與兩棟寫字樓、兩棟酒店以及兩棟商務獨棟共同構成一座世博濱江城市綜合體。
項目全景(圖:來自官方)
本文旨在聚焦購物中心部分,從5個維度進行全方位的解讀和評述。
1、世博本沒有商圈,
商業項目多了,便成了商圈。
項目選址世博濱江片區——位于世博源、世博展覽館以及世博中心合圍的地塊,周邊還有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中華藝術宮等具有強目的性標簽的場館,以及大面積的公園。
片區商業、及場館示意圖????????????????
如上圖所示,項目是世博片區一軸四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了片區“大生態”的構成。其注入的全新活力,足以成為曾經笑迎四方賓客的世博板塊再度翻紅的契機。
項目為片區再次注入活力(圖:來自官方)
此外,世博天地的綜合體屬性又自成“小生態”,未來能夠為片區輸送進更多辦公、旅行客等全新的消費形態,形成“自循環”的同時,也會對周邊場館甚至旅客往來浦江兩岸都有推動作用。
項目具有綜合體屬性(圖:來自官方)
更重要的是,有了世博天地后,“商圈”一詞在世博板塊才終于適配。
于消費者端,商場除了為周邊的剛需客人提供更多空間、產品和內容的選擇外,也有望讓更多更遠區域的客人重溫世博片區,再次相識,并獲得優質體驗。??于商圈而言,引入更多的競爭,勢必有互相促進和共榮作用。
項目外立面??
2、你可曾記得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而世博天地想要鏈接這些美好。
選址的“目的地”特殊性,使得項目擁有家庭、辦公、旅客、玩家等復雜多元的客群構成。基于此邏輯,項目明確了“城市社交治愈場”定位,建立起“消弭地域邊界,鏈接城市美好”的運營理念,并最終提出了slogan——
“WOWEVERYMOMENT”
我們未必能做到“每一個瞬間”都充滿驚喜,但在當今高壓力、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發覺日常的每一個小確幸、小驚喜,找到屬于自己的“松弛感”顯得更符合當下人們的心境,這與世博天地“小而精美”的特質如出一轍,是項目想要傳達的價值觀。
世博天地的定位理念之所以讓我們覺得言之有物,是因為其所扮演角色的多面性——
1、在世博片區打造優質的空間環境和服務。
作為綜合體的商業組成部分,扮演好為剛需客人提供便利、愉悅心情的角色,成為周邊客人樂于前往的目的地。
打造優質的空間環境是華潤萬象生活的基本功
2、同時周邊的多個功能性場館以及強目的性標簽,項目有望成為人們前來觀看演出、賽事、展覽等各種生活工作體驗的重要落腳點。
商業項目不止是購物場所,也是休憩和社交空間。?
“鏈接”一詞由此而來。
能做到這兩點足以穩住基本盤,未來可伴隨更為細分的客群構成研究,可進一步挖掘出差異化優勢,并打造具有針對性的主攻方向。
作為一個新項目,各方面硬件設施的體驗是世博天地的優勢所在;充足的室外空間,也為人們在此小憩、體驗消費創造了更為輕松的環境,本質上也是其案名被冠以“天地”的重要原因。我們認為項目所營造的氛圍,更趨向于一個自在的“小天地”。
室內外空間有機結合?????
這里還有個彩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主題。而“鏈接城市美好”正是對項目選址幕后故事的致敬和重構,我們甚至能在場內發現不少關于世博的小情懷。????
位于走道墻面的世博宣傳畫面
在衛生間和手扶梯等提示區域閃現的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
3、新生代設計風格,
讓空間環境遙遙領先。
4.1萬平方米的世博天地雖然整體體量不算巨大,但擁有“購物中心結合街區”的多元化特性,呼應了上一趴的“天地”來源一說,我們通過剖面圖和平面圖即可一窺概覽。
項目的室內外空間,在水平動線側進行切割,購物中心部分“東傾”,除了東側主入口大階梯引導至B1層達成多首層效用外,戶外空間包括下沉式廣場等結構主要集中在西側。
購物中心位置示意
東側入口附近名為“走紅臺階”的大階梯區域
西側B1名為“嬉歡廣場”的下沉式廣場區域
西側L1名為“慢慢里巷”的戶外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區域命名都很有意思,我們從“慢慢里巷”走道內場的“吞吞食集”,會發現這“慢慢吞吞”的雙關著實彰顯俏皮和巧思。
而在垂直動線視角,項目的室內空間呈“金字塔”狀逐層縮小,因此自然形成了階梯退臺以及屋頂花園等結構元素。
西側外立面拾級而上的退臺設計對應了室內空間依樓層逐步收窄,各樓層平臺空間鏈接商場和寫字樓。
總體而言,項目的整體呈現簡約但不單調,室內外空間的合理配比能夠讓消費者獲得豐富逛感體驗。
風格方面,項目依舊秉承華潤萬象生活標志性的現代簡約標簽,呈現明亮干練的視覺特征。尤其在內場,大量的線條拉伸了空間感,是近年新生代設計的視覺濃縮,審美力和空間質感方面可謂引領片區。
內場觀感
多元但不復雜的結構,也助項目進行內容規劃明確方向。
首先看室外部分,以休閑餐飲業態為主打是科班手法,項目在寫字樓裙樓商業街區部分主要引入符合辦公客群偏好的高品質休閑餐飲業態,打造“輕社交”氛圍。
西式餐飲、咖啡、茶飲、烘焙等組成了“慢慢里巷”的整體氛圍???
而在與B1煙火氣小餐飲區域更為緊密的下沉式廣場區域,則以引入年輕人偏愛的具有“夜檔”屬性業態品牌為主導,打造出另一種調性風格。
以燒烤、火鍋等相對更具活力且偏重口味品類構成的“嬉歡廣場”?????
銜接內場以小餐飲集合空間“吞吞食集”???????????
內場方面,除了B1與下沉式廣場餐飲銜接的區域布局美食集合外,其余空間隨著金字塔結構自下而上商業面積逐層減少,品類也從零售逐步向生活體驗和大餐飲過渡,同樣是極為科班的打造手法。??????????????????
位于B1的“吞吞食集”東西兩側入口空間????
L2逐步引入生活體驗和餐飲業態
L3僅有單側動線,由三個餐飲品牌構成。
此外,華潤萬象生活旗下項目對于公共區域的打磨也是一如既往的細致。
公區通道設計
4、讓客人們先吃好,
后玩好,再愛上。
結合上文的定位、空間以及規劃,再來看實際的招商內容,會更易理解商業內容的構成。??????????????????????????
首先需要明確商圈競爭環境,經營10年的世博源擁有超過300個品牌,是成熟項目,世博天地在商業競爭中并非要扮演零和博弈的“破壞者”角色,而是如上文所述,結合萬象生活的規模化優勢以及定位特性,提供“合適”的內容、更為現代化和優質的空間與環境,帶動消費升級、活化片區,與世博源共同構筑起真正意義上的世博商圈,達成價值增值和區域共榮。
餐飲方面是華潤萬象生活相對于其他商業運營服務商更具資源優勢的品類。我們在多個商圈競爭環境的分享中,都有說到項目若作為后進者,人氣餐飲品牌能夠最快實現引人入場,并通過優質的環境和服務提高粘性,進而帶動其他品類的逐步升級調整,是相對最具有成效的策略。
世博天地同樣符合這一邏輯。???
在L1能看到多個耳熟能詳、適合商務及會面場景的休閑餐飲,布局于多個出入口點位以及室外區域,營造氛圍。??????????????????????
L1內場的部分餐飲品牌
L1室外“慢慢里巷”的部分餐飲品牌
B1的下沉式廣場,則引入了很久以前羊肉串、老墻根涮肉、江邊城外等具有夜檔屬性的品牌,形成夜生活及年輕感消費的氛圍區域,對其他空間也不打擾。?????
B1室外“嬉歡廣場”的部分餐飲品牌
B1內場部分“小餐飲加檔口”業態堪稱為打工人定制的“高配版食堂”,引入了眾多耳熟能詳且經過市場檢驗的熟牌,并且秉承華潤萬象生活主題餐飲空間的一貫品質,是原先片區所缺失的業態組合,成為區域商業的又一特色和優質參考樣本。
B1場內“吞吞食集”的部分餐飲品牌
L2、L3兩層面積收窄,餐廳面積則逐步擴大,引入更具號召力的聚餐及宴請類品牌為主。?????????
L2引入了一系列大眾人氣餐廳,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餐飲選擇,如上文所述,類似山緩緩等高人氣品牌資源正是因為與華潤萬象生活擁有良好合作關系才會來到世博片區。
L2的部分餐飲品牌
L3僅三個品牌,分別為Latina、牛new壽喜燒、煙火長安,同樣適合家庭聚餐。???????????
L3的部分餐飲品牌
零售方面,目前的規劃主要以滿足大眾日常消費為基礎目標。??????
L1主打時尚/戶外運動,也是近年在零售領域業績表現方面比較穩定的品類。??????
部分鞋服零售品牌
承租能力較強的3C數碼品類也是L1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占據了中庭附近主要點位。
部分3C數碼類品牌
另一個零售業態占比較大的樓層是B1。除了上文提及的西側引入美食集合區外,東半部分則以年輕導向的美妝、服裝及生活雜貨等零售業態為主,與常見的地鐵層是類似的打造邏輯。????
部分服裝及生活方式零售品牌
部分點心、小食類品牌
由于兩側下沉式廣場的存在,結合B1擁有主中庭以及層高優勢,該樓層已成為場內最為聚客和凝聚活力的空間。開開業期間的主力活動都設置于此。
B1的中庭活動空間?
開業活動特設點位
層高優勢帶來良好的品牌形象
就我過往在世博片區的耳聞目染,周邊擁有不少家庭為單位的消費客群,他們會享用片區以及后灘等公共空間,但消費選項不多,世博天地的啟幕,勢必帶來了更多更新的選擇,是這些剛需客群“轉場”以及形成客群增量的核心競爭力。??????????????????????????????????
5、一起去數LABUBU!
優質的硬件配置還需配上現代化的活動內容,為顧客在消費體驗過程中帶來額外的價值增值。???????????????????????
開幕期間項目不乏形式多樣的內容呈現,其中最為出圈的當屬“THE MONSTERS可口可樂系列LABUBU華東首展”,作為當今最炙手可熱的熱門IP之一,其?全系列11款LABUBU造型悉數登場,散布于項目各處,并設置了打卡集章機制,吸引到不少粉絲參與,打造開業的歡樂氛圍。
室內外、各樓層都能偶遇的LABUBU
主入口呈現了由藝術家納迪姆·卡拉姆致獻的泡泡藝術裝置《溯光 Fizzy》,從視覺和品質感層面為項目添加藝術內涵。
位于主入口的藝術裝置《溯光 Fizzy》
此外,項目還將貫徹“騎行友好、商旅友好、粉絲友好”三大運營策略。分別對應了上文提及的后灘片區健康生活方式、世博片區的景點屬性,以及周邊演唱會、行業展所帶來的粉絲效應。這些將在未來配合實際事件落地,并發揮出潛移默化的效用。???????????????????????
項目內場??
以上是關于世博天地“新鮮出爐”的完整報告,目前只是基于過往見聞的考量對未來進行展望,項目的發展更多會取決于宏觀環境的實際影響,例如酒店、辦公的入駐率,世博展覽館和梅奔中心舉辦活動的頻次、能級,各種方式前來的消費者對于世博天地便捷性的認可度……各種變量都會成為世博天地未來發展的變化和升級調整的動因。
商業的有趣看點就在于從來都不具備“說明書”,對于世博天地,我們同樣會以長期主義視角持續關注其因地制宜的變化,并帶來更多動態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