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有王炸手段,有大量19.9元電影票。
不能保證每部電影每個電影院都會有,我也只買到兩張。
《哪吒2》的位置非常差,為了第一時間看到,我忍了。
19.9元票價,肯定會比沒有更能吸引觀眾去影院。
燈塔和貓眼的數據也證實了我的推測。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25年春節檔于1月19日開啟預售,僅用時40分鐘,檔期預售總票房便突破1000萬,刷新中國影史預售最快破千萬紀錄;
1小時40分鐘后,預售總票房突破3000萬;截至當日12時43分,預售總票房突破7060萬,已超過去年春節檔首日預售票房;
貓眼數據顯示,16時,2025年春節檔預售總票房已達1.1億。
預售榜前三名分別是射雕、哪吒2、唐探1900。
預售成績只是開始,射雕能不能成為大爆款,還要看路人盤。
我曾經分析過武俠片的票房表現,從2015年至今,就沒有出現過一部10億級體量的武俠片。王晶拍了一輩子商業片,武俠片上流媒體,都不上院線,他太清楚武俠片在院線的天花板并不高。
肖戰和徐克能讓武俠片變成大爆款嗎?
我不知道。
至于誰能成為大贏家,我比較看好合家歡氣質更強的哪吒2(個人觀點,不代表客觀事實),如果餃子依舊保留第一部的水準,《哪吒2》成為冠軍的可能性太高。
在25電影春節檔預售中,還有個值得一提的亮點。
那就是有政府補貼(淘票票首頁就有“政府補貼”入口)。
盡管有補貼門檻,但聊勝于無。
利用政府補貼,真金白銀提升消費者的意愿。消費者受益,影院受益,餐飲等其他行業也受益,每一角色都能得到好處,這樣經濟才可能好起來。
2024年,有太多唱衰電影不行的聲音。
為什么開啟低價預售,依舊會破紀錄?
消費心理學可以解釋。
在消費行為中,讓甲方和乙方發生交易的前提,就是兩者不僅能各取所需,而且兩者都覺得自己賺到了。
幾乎沒有人能扛得住這種“賺到了”的心理。因此,消費心理學有個原則,并非所有人都喜歡便宜貨,但所有人都喜歡占便宜。
近幾年,電影票越來越貴,已經是觀眾的共識了。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近幾年春節期間電影票的平均票價如下:
? 2017年:37.8元
? 2018年:39.7元
? 2019年:44.7元
? 2021年:48.9元
? 2022年:52.77元
? 2023年:52.3元
? 2024年:49.7元
第一財經在22年發文,就提到春節檔預售票價偏高。
燈塔專業版顯示的預售數據,2月1日至2月3日平均票價分別為58.2元、58.0元和57.9元,其中《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平均票價甚至達到了60元以上,《四?!返钠骄眱r也達到了58元以上。甚至在一線城市等影院票價已經漲到了130元,比如百麗宮影院大年初一的《四?!?。
事實證明了第一財經的推測,22年果然是春節檔票價最貴的一年。
現在19.9元就能看一場電影,相當于以前票價的三分之一,這對路人盤也會有吸引力的。
這些年,春節檔對票房爆款的貢獻超越任何檔期,成為中國電影最強的檔期,也能看出春節期間看電影,已經成為當下的新民俗。
新民俗的出現,無非是因為傳統的春節儀式,對年輕人缺少吸引力了。就我個人來說,去影院刷幾天電影,可比走親訪友吃吃喝喝更快樂——僅代表個人看法。
我之前就說過,不能用“經濟越差電影越火”這種幾十年前的口紅效應論調解釋今天的中國電影市場。
193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全美1.5萬家電影院能賣7億美元,每個家庭每年能看一二百場電影。
電影市場能火爆,因為當時看電影是一種非常廉價的娛樂方式,它比旅游這些休閑方式的性價比更高。
而我們當下面對的是互聯網時代,人們可以花更少的錢消遣,和在家打游戲刷劇看小視頻相比,電影的性價比并不算高。幾十塊的電影票看起來不高,但交通費用,飲食這些都需要花錢,看一場票價兩位數的電影,消費能輕松達到三位數。
說到這里,想起燈塔研究院在24年9月還做過一份線上用戶研究,其中“32%的觀眾表示今年“變得更節省”,23%的觀眾外出購物/逛商場的花銷減少了”。
群眾的日子不好過,電影人次降低,是因為電影對大多數人來說,觀影本就不是剛需,經濟環境不好,電影容易被精簡掉。
關于電影人次降低,會有一種論調,爛片當道,才不去看。
這種論調,乍一看很有道理,但站不住腳。
爛片和不去電影院,只存在相關關系,不存在因果關系。
怎么理解呢?
就是說,影響我們看或者不看,這一行為的背后有很多復雜的影響因素。
這些影響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如爛片,可自由支配收入降低,不是自己感興趣的類型片,討厭某一位流量,沒有人陪。
影片質量從來都只是影響人是否觀影的一種相關因素,它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相關因素。
否則的話,那些口碑差的不會拿到高票房,而高口碑的電影早就賺翻了,事實并非如此。像王晶這些年重度參與的爛片,不走院線只走流媒體,依舊能賺到千萬級別的分成。
以前有《倚天屠龍記》,今年有《東方不敗》,6元一部的新片,不確定電影足夠精彩,但這個定價對觀眾依舊有吸引力。
現在的預售成績,給25年春節檔開了個好頭。至于25年的票房成績能不能破紀錄,還要看影片的質量硬不硬。
畢竟,今年春節檔6部電影,有5部都是經過市場考驗的大爆款。它們可以說是近幾年中國電影最拿得出手的作品了。
希望這些爆款續集不會辜負之前積累的商業口碑,讓每位買票進電影院的人,物有所值,感受到電影的快樂。
在此預祝25年春節檔能有個好成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