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2815 字
閱讀時間約:5 分鐘
本文章節:
01、一年前,殘忍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被執行死刑
02、吳謝宇是“精致利己主義者”?李玫瑾錯了
03、高學歷、高智商不代表一定就能成功
01、一年前,殘忍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被執行死刑
中國人歷來看重農歷,今天是臘月廿一,大寒,離過年還有8天。
去年的今天,“北大學子弒母案”吳謝宇被執行了死刑。但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他為什么殘忍弒母。
吳謝宇,圖片來源于網絡
吳謝宇從小學習成績優異,中考時就獲得福州市第二名,后來考上了北京大學。
吳謝宇的媽媽謝天琴是一名中學歷史老師,在她認識的人里,大家都夸她教出個好兒子。
可是,謝天琴萬萬沒想到,這個別人眼中的好兒子,竟然秘密謀劃殺害自己!
2015年5、6月時,吳謝宇購買了殺人工具,開始籌劃。那一年7月10號,吳謝宇在家中用啞鈴擊中母親的后腦,將其殺害。
緊接著,吳謝宇非常細致地在母親的尸體上覆蓋了75層包裹物,每一層中間用活性炭等去除異味,還安裝了監控器等用來觀察家附近的情況。
作案后,吳謝宇用媽媽的手機給親友們發微信,以“帶兒子出國學習”為由,騙取親友錢款共計144萬元,還先后購買了30余張身份證件,用來逃避追捕。
2016年2月,吳謝宇母親的尸體被吳謝宇的舅舅等人發現,案情才得以被曝光,警方開始了對吳謝宇的追捕。
作為一名高智商犯罪者,吳謝宇的反偵察能力太強了。警方追捕了3年,直到2019年4月,才在重慶江北機場把吳謝宇抓獲。
這個案件像個重磅炸彈,一經曝光就在社會中激起了千層浪,吳謝宇是北大學子,為什么竟然殘忍弒母?
02、吳謝宇是“精致利己主義者”?李玫瑾錯了
網上的議論聲音很多,很多人猜測吳謝宇的作案動機。
國內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經公開分析,她認為吳謝宇是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的內心是空的,空到沒有靈魂”。
李玫瑾的點評,圖片來源于網絡
李玫瑾的言下之意,是說吳謝宇是個極度自私的人,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不惜殺害母親、騙取金錢。李玫瑾認為這是吳謝宇作案的心理動機。
其實,李玫瑾的分析是錯誤的,對不起“犯罪心理學家”這個稱呼,她不了解吳謝宇犯罪的真正動機,她也沒有深入理解“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真正含義。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只在乎自己的最終利益,而且對于生活品質有一定追求,會精心打扮,享受物質上的“精致”。
而吳謝宇很清楚,他殺害母親后,自己要么很快入獄,要么就要過上亡命天涯的日子,這對他最終其實沒有任何好處。
而且他在逃亡期間自甘墮落,充分暴露了自己的動物本性,甚至到夜店當牛郎,更是談不上精致。
對于這一點,我們曾撰文分析過。
吳謝宇弒母背后的真正根源,與他的偏執型人格障礙、性成癮密切相關!
他完全符合人格障礙的3個典型特征:毫無自我反省的意識與能力、毫無同理心、行為遠遠超出社會的規范。
可是,國內外主流精神科大夫對于人格障礙的識別意識和能力都不足,即使吳謝宇當時到精神科就診,大夫往往也識別不出來。
吳謝宇身邊的人作為普羅大眾,就更不會識別并防范了。
話說回來,雖然李玫瑾教授在國內的名氣很大,還經常發表家庭教育方面的意見。但其實,她對科學心理學的了解是很膚淺的。
李玫瑾教授是國內犯罪心理學的大咖,深入了解過很多犯罪案件,跟很多犯罪者對話,她在犯罪心理學方面確實是專家,有豐富的經驗。
可是,在其它心理學范疇,尤其是普通心理學、病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她其實了解得很少。而且,她了解的主要是低效的、傳統的精神分析流派。
所以,她對一些犯罪者的心理根源問題,其實是看不清楚的。
比如她談及“馬加爵案”時,曾說馬加爵是個“人格較健全的孩子”,他的殺人動機不是人格異常,而是他壓抑的情緒特點、扭曲的人生觀等。
但其實,精準精神心理學的高效知識告訴我們,馬加爵有非常嚴重的偏執型人格障礙。
去年,李玫瑾對電視劇《繁花》發表了很多不理性言論,言語之間非常自戀、自大。
網友震驚了,一向給人感覺有素養、有深度的“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怎么會說出這樣的話來?最終,李玫瑾被迫刪掉了言論,向王家衛導演道歉。
其實,如果李玫瑾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認知邊界,她發表不當言論,激怒網友,這幾乎是必然。
她最擅長的是犯罪心理學,她學習的所謂心理學知識并不能指導父母們的家庭教育,更不能指導精神心理障礙的康復,這只會誤導了大眾。希望父母們對此要有意識。
03、高學歷、高智商不代表一定就能成功
最近,我們回顧了兩起慘絕人寰的案件——吳謝宇弒母,還有陳立人殺妻。
這兩個案件的兇手都有很多相同之處:高智商、高學歷、天之驕子,卻殘忍地殺害了身邊至親的人!
他們是高學歷的“人渣”!
很多人想不明白,這兩人能考上清華、北大,可見是人中龍鳳,怎么會出現那么嚴重的人格障礙,犯下滔天罪行?
有些人認為他們天生就是“壞種”,跟學歷和成績無關。
其實,他們的人格異常甚至障礙和“邪惡”是在后天形成的,主要根源是后天的病理性記憶,尤其是嚴重扭曲的歸因模式!
他們在“逆境”時,比如遇到人際矛盾,或者困難與挫折時,他們會采取完全外歸因模式,把所有責任都歸咎于外界與別人身上,內心憤怒不已,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識與能力;
但他們在“順境”時,尤其是取得一些成績與榮譽時,又會采取完全內歸因模式,將所有的功勞都攬到自己身上,忽視了客觀因素以及他人的幫助,毫無感恩之心。
這種不良的歸因模式絕對不是天生的,與父母對孩子缺乏這方面的教育有很大關系。父母沒能引導孩子學會理性的綜合性歸因模式。
有些父母自身也存在人格異常,有嚴重的不良歸因模式,經常茶余飯后抱怨社會,吐槽別人。
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很容易就會習得這種不良的歸因模式,這也是孩子出現人格異常的另一主要原因!
所以,父母要學會真正科學的、有智慧的育兒方式,要避免自己的行為在無意間對孩子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還有,很多父母總是盲目“雞”娃,過于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
他們沒有深刻地意識到,學習成績并不能代表一切。孩子即使考上了清華、北大,也不代表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雖然吳謝宇、陳立人是少有的極端個例,但在清華、北大學子中,出現精神心理問題的概率并不低。
國內知名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博士徐凱文教授曾調研過北大大一學生,發現大量學生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心里很空虛。
徐教授據此提出了“空心病”這個問題,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
有些成績頂尖的學子一直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最終還選擇了出家。北京的龍泉寺是一所“網紅”寺廟,里面就有不少頂尖名校畢業生。
龍泉寺,圖片來源于網絡
所以,父母不要光盯著孩子的成績了。父母要懂得引導孩子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防止孩子出現“空心病”。
尤其是當孩子問人生有何意義時,父母一定要警惕!
其實真正的“雞娃”,最重要的是要“雞”孩子的逆商(AQ)。
在決定一個人最終是否能夠成功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逆商(AQ),其次是情商(EQ),最后才是智商(IQ)。
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及挫折時能學會事后復盤,真正地自我反省,找到自身的不足,這能快速自我提升,實現螺旋式上升!
沒有父母想自己的孩子成為下一個吳謝宇、陳立人!
那么,從現在開始,父母就要積極掌握精準心理學的高效知識,學會真正科學的、有智慧的家庭教育方式,預防孩子出現人格異常,引導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