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爾津縣,隨著全域旅游的發(fā)展,冰雪經濟的興起,與之相關的旅游新職人陸續(xù)出現(xiàn)。
這里的冰雪世界,成為了人們實現(xiàn)夢想的地方。
從雪場救援員到馬拉雪橇的制作者,再到雪崩研究員,不同行業(yè)不同領域的從業(yè)者,改變了人們對布爾津之冬的原有認知,也為冰雪旅游的發(fā)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三年前,25歲的巴特賽仁是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xiāng)禾木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他的生活節(jié)奏是夏忙冬閑;現(xiàn)在,28歲的巴特賽仁是吉克普林國際滑雪度假區(qū)的一名救援隊隊員,他的冬天忙碌又充實。
冬日里,他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和其他救援隊隊員一起進行雪道巡查。他們每天都要把雪場范圍之內的雪道巡查一遍,逐個排除安全隱患。
他們還要搭建雪道旁的圍欄、防撞墊等防護設施,并負責對其進行日常維護。
他對這份工作非常熱愛:“想成為一名雪場救援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先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之前,我參加了滑雪培訓,還學習了救援知識,取得了救援隊員資格證,才得到了這個就業(yè)機會。”
在滑雪場快速發(fā)展的同時,當?shù)氐拿袼蕖⒉蛷d、旅拍、咖啡店等業(yè)態(tài)也形成了規(guī)模,旅游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量逐漸擴大。
人們在“冰天雪地”里找到了自己的“金山銀山”。
沖乎爾鎮(zhèn)阿克齊村村民米爾克提憑著制作雪橇的好手藝,一個冬天下來,能有三四萬元收入。
他在村里開了一家手工藝坊。一件件做工精美的馬鞭、馬鞍,一架架色彩鮮艷的雪橇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以及遠方的訂單。
傳統(tǒng)手工藝人的技能,讓這里的冬天更有特色和驚喜。
禾木德瓦莊園民宿里,民宿管家歐東華正在幫助游客設計冰雪游線路、介紹當?shù)氐拿袼罪L情、特色美食。
不少游客會將在這里度過的冰雪時光,用文字或短視頻記錄下來,分享到社交平臺,吸引更多人關注。
民宿管家的出現(xiàn),讓這里的冬天更有“服務溫度”和“消費人氣”。
此時,來自北京的彭超在禾木村“過冬”,而這是他在布爾津縣度過的第四個雪季。
四年前,他是一名程序員,現(xiàn)在他是“阿勒泰雪崩研究與教育(Altay avalanche research and education,以下簡稱AARE)”創(chuàng)始人,找到了人生前行的新方向。
他和同伴們在禾木村居住的小院中設了氣象觀測點。
早晚定時觀測,根據(jù)風向、日照、溫度等因素,推測并發(fā)布禾木村及周邊山區(qū)雪層與雪崩風險的信息。憑借信息,多次發(fā)布雪崩高風險預警。
這個雪季,他和同伴們計劃以平均兩周一次的頻率,開設雪崩安全一級培訓,幫助大家提升安全意識和搜救能力。這份事業(yè)讓他感受到沉甸甸的“責任”和“成就”。
冰雪旅游新職業(yè)的不斷涌現(xiàn),得益于冰雪經濟的時代機遇,也折射出布爾津縣文旅發(fā)展的蓬勃生機。
布爾津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武雷說:“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我們在積極探索:如何把冰雪旅游市場做得更好,如何鼓勵、帶動更多人投身到冰雪旅游的熱潮中。為此,我們會不斷豐富旅游業(yè)態(tài),給予人才成長的沃土,讓更多旅游新職人站上‘C位’,在旅游大舞臺上施展才華。”
(文/黃鳥 胡艷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