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公布了一系列半導體管制新規,全方位限制中國獲取先進半導體及各類終端應用產品。主要措施包括:修訂《出口管理條例》(EAR)中對先進計算項目、超級計算機和半導體制造設備的管制規則;在“實體清單”新增中多家中國機構;對經認證終端用戶(VEU)的修改。
本文將對新規主要內容進行詳細解讀,并分析新規的管制思路及影響。
一、新規主要內容
管制新規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新增兩項外國直接產品(FDP)規則
一項是半導體制造設備FDP,管控對象是與先進節點集成電路生產相關的半導體制造設備,管控范圍涵蓋使用美國任何技術直接或間接生產的關鍵產品,這些產品需要持有EAR的許可證方可出口至敏感國家或地區(包括中國);另一項是FN5 FDP,管控對象是“實體清單”中具有FN5標記的機構,這些機構被認為具有生產先進芯片的潛力。對被標記的機構實施FDP新規,旨在防止這些機構通過全球網絡實施先進半導體相關的“產品和技術中轉”。
(二)新增高帶寬內存(HBM)管制規則
根據新規,存儲帶寬密度超過每平方毫米2GB/s的內存芯片將受到管制。目前主流HBM3芯片的存儲帶寬密度是每平方毫米16GB/s,2013年發布的首代HBM1的存儲帶寬密度也超過每平方毫米2GB/s,這代表市場上能獲取的主流HBM芯片均在管制范圍內。美國商務部同時對先進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實施更嚴格的管控規定,將先進DRAM的管控技術標準,從“≤18納米半間距”,更新為“存儲密度>0.288Gbit/mm2”或“存儲單元面積<0.0019μm2”[1]。
(三)擴大半導體制造設備管制范圍
美國商務部針對半導體制造設備,新增了多項管制物項(見表1),覆蓋光刻、離子注入、沉積、蝕刻、退火,以及晶圓清洗、計量和檢測等制造環節的多種關鍵設備,管制的深度和范圍進一步擴大。
表1 美國BIS新增半導體設備管制范圍
資料來源: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美國聯邦法規》第15卷
(四)更新“實體清單”和“經認證終端用戶”
本次共有136家中國機構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詳見附表一),主要集中于半導體制造設備、關鍵材料和存儲芯片等。同時,美國商務部對中芯國際、鵬芯微、武漢新芯等14家中國機構添加FN5標記。此外,4家與中國半導體企業相關聯的海外公司也被列入“實體清單”。其中,Kingsemi Japan是中國芯源微在日本的全資子公司,新加坡Skyverse Pte、韓國的ACM Research Korea和Empyrean Korea分別是中科飛測、盛美和華大九天的關聯公司。除此之外,美國商務部還將3家中國企業(中微、華虹和華潤微電子)從“經認證終端用戶”(VEU)“白名單”中移除。VEU是美國商務部設立的一項授權機制,允許經過認證的企業無需單獨申請許可即可接收特定的受管控商品、軟件或技術。
表2 添加FN5標記的14家中國機構
(五)新增對軟件密鑰的管控要求
新規明確,軟件密鑰(也稱為軟件許可證密鑰)與其所支持訪問的軟件或硬件面臨相同的出口管控。軟件密鑰同樣需要申請適用于軟件或硬件的出口、再出口或境內轉讓的許可證,這對已出口的部分軟硬件產品同樣設下了“定時炸彈”。
二、新規的管制思路及影響
美國商務部在本次新規中綜合采用了多種措施,從產業垂直和全球網絡兩個縱橫交錯的維度,限制中國獲取先進半導體的路徑。
第一,新規進一步擴大了對半導體關鍵設備、產品及關鍵部件的管制范圍,限制中國企業獲得關鍵半導體制造設備,尤其是對先進制程技術的獲取。
第二,新增兩項FDP規則和擴大“實體清單”范圍,限制更多中國機構通過各種間接渠道(非美國家)獲取采用美國技術生產的先進半導體技術及產品,多措并舉切斷中國半導體關鍵供應鏈。
第三,針對高性能芯片出口制定嚴格管制標準,減少美國技術外溢的同時阻礙中國AI領域技術發展。美國商務部新增對HBM和DRAM的嚴格限制,遠不局限在對中國先進半導體發展設卡,重點矛頭直指中國人工智能和先進計算領域的創新發展。
[1] 新標準下,在14nm及以下工藝生產的DRAM,包括1a(14nm-12nm)、1b(12nm-10nm)和1c(10nm以下)工藝,均在管控范圍;依賴極紫外光刻(EUV)的先進制程技術也在管控范圍。
附表一:被美國商務部新列入“實體清單”的136家中國機構(2024.12.02)
劉冉,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涵,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
◆ ◆ ◆
編輯郵箱:sciencepie@126.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