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新聞,莫過于美國大量網友涌入小紅書平臺,跟中國網友進行面對面交流及對賬了。
很多人評價這次交流史無前例,讓雙方都見識到了事情的真相,認識到自己被從小灌輸的宣傳騙了,原來西方國家的月亮并沒那么圓,中國的空氣也有絲絲甜。這也讓一直從雙方信息差中賺差價的各類公知,尤其是信口雌黃,顛倒黑白的人,一覺醒來,感覺天都塌了。
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在《西游記》中,也有類似的事件發生。比如如來佛祖就一直宣傳,東土大唐所在的南瞻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
那么,等到唐僧師徒走遍西方國家,跟那邊的人們對賬后,真實情況如何呢?
楊角風談西游系列文章第391期:中外網友對賬,并非近期發生在小紅書,早在《西游記》中就對過了!
一、
眾所周知,《西游記》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萬難,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
整個故事的大背景,是唐朝初建,李世民在位時期。而學過歷史的大概都知道,李世民在位時期,政治清明、經濟復蘇、文化繁榮,國家強盛,又因為其年號為貞觀年,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也為后來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事實上,在這之前,隋朝隋煬帝在位期間,就已經實現了萬國來朝:
“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
雖然萬國來朝起源于隋朝,但將其發揚光大并盛行起來的,恰恰是唐朝李世民在位期間。史書上也有記載,在貞觀十三年的時候,萬國來朝,唯獨高昌國沒有前來朝貢,讓李世民大為惱火,打算發兵討伐。
而在《西游記》中,如來佛祖派觀音菩薩前往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恰恰也是貞觀十三年,正是大唐萬國來朝的時期。
能讓即將開啟盛世的大唐前往西天取經,那也得有個前提的,最起碼是西方有,東土沒有,而且東土非常迫切需要的東西。
為此,西方的如來佛祖就發話了:
“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貪多殺,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二、
既然佛祖都給東西方的情況定性了,那接了宣傳差事的觀音菩薩,就得按照這個綱領去東土大唐執行這項任務。
按照正常的邏輯,南瞻部洲的大唐正處于多貪多殺的惡海之中,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一到。就跟通天河附近的百姓一樣,大家倒地磕頭,求解救。然后菩薩順勢一講,你們這里之所以這么多苦難,就是因為缺少三藏真經啊,速速去西天取經吧。
但等到觀音菩薩到了東土大唐后,發現情況跟佛祖說的完全不同,不存在苦難一說。而且人人好善,這就導致如來佛祖嘴中可以勸人為善的三藏真經,也失去了市場:
“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滿朝的文武,無不奉行。”
沒有問題,那就制造問題,先是設法讓李世民來了一次地府一日游,讓他感受到死去后的恐懼。隨后,觀音菩薩又在大街上轉悠,試圖拉住幾個和尚,想用如來佛祖送的袈裟和錫杖,來勾起他們的貪欲,沒想到卻被懟了:
“這兩個癩和尚是瘋子,是傻子!這兩件粗物,就賣得七千兩銀子?只是除非穿上身長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這許多!”
沒人花錢買,那就免費送,而且宣傳的非常夸張,比如袈裟:
“這袈裟,龍披一縷,免大鵬蠶噬之災;鶴掛一絲,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處,有萬神朝禮;凡舉動,有七佛隨身。”
三、
果然,通過白送袈裟和錫杖,觀音菩薩成功跟唐王李世民接觸上了,也知道他最在意的是什么。這才有了唐僧在水陸法會上講經時,她的突然降臨,并變換了一套說辭:
“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是啊,勸人為善沒有市場,那度亡脫苦總是李世民在意的事吧。菩薩話語剛落,李世民就興奮的站出來,急忙詢問:
“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
見李世民上鉤了,為了鞏固效果,觀音菩薩又趕緊補充了幾條大乘佛法的好處,什么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啥的。
等到唐僧接旨正式出發時,這大乘佛法已經厲害到,能保大唐江山永固的程度了:
“貧僧不才,愿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王李世民派唐僧去西天取經,固然有自己的訴求在里面,但大唐還是有明白人存在。比如法門寺的和尚們,他們就講了,西天并非像我們大唐一樣安全,到處都是坑:
“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嶺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
就連大唐邊境上的劉伯欽,也是納悶這唐僧,大魚大肉吃起來不香嗎,非要念什么短頭經。直到地藏王菩薩配合唐僧念經,超度了其父亡靈后,才對和尚有所改觀。
咦,觀音菩薩不是說,小乘佛法不是不能超度亡靈嗎?
四、
就這樣,唐僧離開大唐國境,踏入西牛賀洲,開始了跟西方諸國的對賬之旅。
途經的第一個國家是寶象國,當唐僧死里逃生,一路趕到寶象國都城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也有那太極殿、華蓋殿、燒香殿、觀文殿、宣政殿、延英殿,一殿殿的玉陛金階,擺列著文冠武弁;也有那大明宮、昭陽宮、長樂宮、華清宮、建章宮、未央宮,一宮宮的鐘鼓管,撒抹了閨怨春愁。”
作為離大唐最近的國家,寶象國是將唐朝作為上邦看待的,連宮殿都是依照長安城所造,唐僧見到國王時,兩邊的文武百官都是驚嘆不已:
“上邦人物,禮樂雍容如此!”
所以,在寶象國的國王和文武百官的印象中,大唐國富民強,就算是外出求經的和尚,也是高僧,具備降妖除魔的手段,這才求唐長老拯救百花羞公主。
當然,也不排除寶象國乃大唐的藩屬國,大概每年都要去上貢求保佑,請求身為上邦人士的唐僧出手協助也是理所當然。
可以想象的到,若是在大唐,李世民的女兒被妖魔擄走十三年未果,皇上哭著求底下的武將出兵被拒,反過來求一個路過的和尚拯救嗎?
當然不會!
別說是妖怪了,就算是鬼,在大唐也不在話下。有能算天命的袁守誠,有夢里斬龍的魏征,更不用說弄兩張畫像貼門上,就能將鬼嚇破膽的秦叔寶和尉遲敬德。
五、
離開寶象國,進入到烏雞國后,第一個被西天散布的輿論所蒙蔽的受害者出現了,不是別人,正是堂堂的烏雞國太子!
實際上,在剛進入烏雞國之前,唐僧就感覺到了該國人的傲慢和無理。比如在寶林寺,唐僧進去求宿并自報家門后,不僅沒受到熱情款待,反而被羞辱了一番,當時就哭了:
“可憐!可憐!這才是人離鄉賤!”
他又怕被孫悟空看到,跑進去一頓打砸,反而壞了事,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求情。可惜,再次詳細報了家門之后,卻被對方僧官給了一句評價,唐僧聽了心寒了半截:
“古人云,老虎進了城,家家都閉門,雖然不咬人,日前壞了名。”
也就是說,大唐的人在烏雞國人眼中,是出了名的壞。最后還是孫悟空替師父出氣,跑進院子一通打砸,嚇壞了這群和尚,這才將唐僧請進門去。
到了烏雞國太子這里,按照他父王的說法,可謂從小飽讀詩書,給學士講書,博學多才:
“他只在金鑾殿上,五鳳樓中,或與學士講書,或共全真登位。”
可是,等見到了自報家門,想要獻寶的唐僧后,竟然是鄙視的一笑:
“你那東土雖是中原,其窮無比,有甚寶貝,你說來我聽。”
即便是唐僧明確告訴了他,自己身上的袈裟是寶貝,太子也是一萬個不信,還大罵唐僧無恥:
“這潑和尚胡說!你那半片衣,憑著你口能舌便,夸好夸強。”
六、
當然,最終烏雞國太子被狠狠打了臉,被唐僧師徒教育一番后,也意識到了大唐的強大,最后也是他扯住假冒國王的青獅精,不讓他沖唐僧動手:
“若知我王害了他御弟圣僧,一定興兵發馬,來與我王爭敵。奈何兵少將微,那時悔之晚矣。”
后面的車遲國其實跟烏雞國存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國內人才凋零,連個求雨的術士都沒有,還得指望妖怪相助。
單就求雨這一點,在大唐是完全不存在的,會求雨的術士多到欽天監都裝不下,以至于袁守誠都得去長安街上擺攤賣卦。更不會像車遲國國王一樣,幾個妖怪被打死了,竟然差點哭死:
“卻說那國王倚著龍床,淚如泉涌,只哭到天晚不住。”
以至于孫悟空都生氣了:
“若再過二年,你氣數衰敗,他就害了你性命,把你江山一股兒盡屬他了。幸我等早來,除妖邪救了你命,你還哭甚?”
相對來說,整個西行路上最弱的是女兒國,或許是被西方國家欺負慣了,對大唐反而很親近,稱為上邦:
“老爺恕罪,下官乃迎陽驛驛丞,實不知上邦老爺,知當遠接。”
等到女兒國國王得知唐僧乃唐王御弟之后,更是急不可耐的要嫁給他,還想要江山永固。說白了,就是想傍上大唐這條大腿,以后西方國家再欺負自己,也有個靠山。那么,欺負女兒國的西方國家,又是哪個國家呢?
七、
沒錯,就是擁有一顆佛家至寶——舍利子的祭賽國,也是受佛家扶持的國家!
這一點,在唐僧師徒進入到祭賽國國境后,有人就告訴他了:
“此城名喚祭賽國,乃西邦大去處,當年有四夷朝貢:南,月陀國;北,高昌國;東,西梁國;西,本缽國。年年進貢美玉明珠,嬌妃駿馬。我這里不動干戈,不去征討,他那里自然拜為上邦。”
等于是,西天極樂世界,扶持這么一個國家,可以覆蓋周邊的四國,誰要不聽話,直接發兵來討。
一開始,唐僧還不理解,以為祭賽國跟大唐一樣,君明臣賢,國力強悍:
“既拜為上邦,想是你這國王有道,文武賢良。”
后來跟知情人士一對賬,才明白,這就是一個完全靠佛寶撐著的國家。也是靈山佛祖依靠佛寶舍利子,篩選周邊的國家,哪個敢不敬的一條途徑。事實上,他們的國君相當昏庸,以為人家其他四國來朝貢他,真是因為他厲害,國家強盛:
“這兩年外國不來朝貢,我王欲要征伐……昏君更不察理。”
其實不然!
之所以佛家選擇扶持祭賽國,也是出于這個考慮,因為其地理位置剛好處于東西方的中間位置。可以東南西北覆蓋多個區塊,而且,其周邊的幾個國家都是苦靈山久已。由于他們一直被輿論引導,導致根本看不到東土大唐的強大,還以為全天下都是這樣。
八、
正因如此,才有了唐僧拿著通關文牒跟朱紫國國王對賬的場景,這么一對賬,國王傻眼了,問個不停:
“法師,你那大唐,幾朝君正?幾輩臣賢?至于唐王,因甚作疾回生,著你遠涉山川求經?”
等到唐僧一一告知后,朱紫國國王竟然大哭起來,看來自己被騙了太長時間,自己國家跟大唐根本就沒法比:
“那國王又呻吟嘆道:‘誠乃是天朝大國,君正臣賢!似我寡人久病多時,并無一臣拯救。’”
后面兩個國家更是沒法跟大唐比,連唐僧都看不下去,直罵他們是昏君。其實不止唐僧,他們國家的人也看不下去,比如比丘國看門的老兵就看不慣國王的做法:
“長老,長老,恕小人之罪,此處地方,原喚比丘國,今改作小子城。”
除了老兵以外,連接待唐僧的驛丞,同樣看不慣國王的做法,可又無可奈何,只能偷偷跟唐僧師徒講:
“適所問鵝籠之事,乃是當今國王無道之事。”
滅法國國王更是不可理喻,連書中都說了,也不知道和尚怎么就得罪他了,竟然發誓要殺光一萬名和尚。結果等見識到唐僧等人的實力后,竟然要帶領著文武大臣,還有老婆們出家當和尚:
“如今君臣后妃,發都剃落了,望老師勿吝高賢,愿為門下。”
其實這幾個國家,一是離東土大唐比較遠,二是離靈山也不近,又不鳥祭賽國,所以消息并不靈通,也分辨不出東西方到底哪里好。
九、
所以,這幾個國家的百姓,見到東土來的和尚,都會主動抱怨自己的國君昏庸,這是在東土大唐的百姓難以想象到的結果。
等到唐僧師徒真正到達靈山如來佛祖所在的天竺國后,跟那里的人們一對賬,佛祖的那一套西牛賀洲不貪不殺,養氣潛靈的鬼話,就徹底暴露了。
被滅國的獅駝國就不說了,那是佛祖的舅舅大鵬鳥干的事,最終也不過落得一個不要再去那里吃人了,在我靈山,以后有了貢品先給你吃的處理意見。
同樣被滅國的還有舍衛國!
舍衛國這個國家很特別,也是最信任佛祖的西方國家,當時唐僧師徒來到了布金禪寺:
“山門上,大書著‘布金禪寺’;懸扁上,留題著‘上古遺跡’。”
唐僧還算是博學多識,看到布金二字,馬上就想到了,這是舍衛國的邊界,也告訴了大家布金禪寺名字的由來。當時這個園子屬于舍衛國太子的,給孤獨長老想請佛祖來這里講經,太子不肯賣,說除非黃金滿布園地才行:
“給孤獨長者聽說,隨以黃金為磚,布滿園地,才買得太子祗園,才請得世尊說法。”
即使這樣,后來如來佛祖還說自己去講經,虧大發了:
“向時眾比丘圣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后代兒孫沒錢使用……”
十、
能請來佛祖講經,保舍衛國的給孤獨長老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你以為長老賺了?
錯!
虧大發了!
因為佛祖去他們那講經后不久,整個舍衛國都沒了,這座莊園也成了天竺國的了,長老家的后代是否安全,去哪了,也成了謎。
你以為取代舍衛國的天竺國就安全了?
錯!
那里人們的生活更是困頓不已,鳳仙郡人民飽受大旱之苦,他們的郡守卻有吃有喝,還被稱為賢侯;玉華州境內卻有一群獅子精,勇猛到敢進攻州城,最終被斬殺;金平府更有意思,竟然有三只犀牛精假冒佛爺騙香油,至于這收集來的香油去哪了,就不清楚了;就連天竺國的國度,都有兔子精出沒,以至于自己的親生女兒要裝瘋賣傻逃避和尚玷污:
“那女子也聰明,即解吾意,恐為眾僧點污,就裝風作怪,尿里眠,屎里臥,白日家說胡話……”
按理說,天竺國的百姓,守著靈山,理應像佛爺對外宣傳的那樣,養氣潛靈,人人固壽。可惜,事實卻完全相反,反而是佛爺口中南瞻部洲的樣子,貪淫樂禍,多貪多殺。
就連佛家的忠實信徒,把一生都獻給了佛爺的和尚們,面對東土大唐來的唐僧,吐露了心聲:
“我這里向善的人,看經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才見老師豐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當下拜。”
十一、
聽到這話,估計唐僧自己都懵逼了,一萬只羊駝飛奔而過……
啥玩意?
貧僧辛辛苦苦歷經磨難,走了十萬八千里,跑到西天求取真經,結果你們告訴我,你們天天念著真經,竟然是為了來生托生到大唐?
咳,生在南瞻部洲南海的觀音菩薩,跑到西牛賀洲鍍了金,回頭到了東土大唐宣傳對方多么美好。到頭來,唐僧親自走了一圈,才發現,自己竟然被騙了!
也難怪取經路上,剛出發不久,就有一個老漢警告要去西天取經的唐僧:
“去不得,西天難取經。要取經,往東天去罷。”
其實這個老漢并沒有說錯,如來佛祖嘴里提到的三藏真經,連西天眾菩薩們都不知道還有這玩意,以至于都要問:
“如來有那三藏真經?”
之所以他們有疑慮,是因為唐僧最后取到的真經,也并不是完全版的真經。比如《金剛經》一共一百卷,就給了一卷;《首楞嚴經》一共一百一十卷,隨便抽了三十卷;《華嚴經》一共五百卷,給了八十一卷;《法華經》也是一百卷,給了十卷……
這玩意就跟修煉降龍十八掌一樣,就給了第一掌半的秘籍,這要是修煉起來,不走火入魔都得阿彌陀佛。
也不能說所有的經書都給的少,有一種就給的比較多,《佛國雜經》一部一千九百五十卷,給了一千六百三十八卷。
但是,你知道這種經書是什么嗎?
沒錯,就是詳細講解在靈山佛祖引導下的眾佛國,人民生活現狀的宣傳冊。說到底,還是不放棄對大唐的宣傳,你看,他們在佛家的領導下,生活多么滋潤啊?
既然是宣傳冊,那夸張的情節就不用多說了,至于為什么沒有全給,還少了幾十卷?
估計啊,那些國家已經不存在了吧!
所以,小紅書的中西方對賬事件,可不是發生在現在哦,早在《西游記》的大唐時期就被唐僧對過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游,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