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我曾在朝鮮羅先市工作,負責公司和朝鮮的外貿合作事宜,其中就有假發、煤炭、海鮮等商品。
由于身處異國他鄉,且回去一趟并不容易,總是難免會生出思鄉之情。
常言道:“唯有美食和愛情不可辜負。”
愛情我是不敢想了,畢竟國內還有老婆孩子,不可胡來。這時候,如果能每天吃到美味可口的中國菜的話,那確實是人世間的一大美事和慰藉。
可惜的是,我們辦事處的幾個家伙廚藝都很一般,唯有我的手藝還算湊合,能做個紅燒魚和排骨湯。
但一來我不可能每天都親自下廚伺候這幫糙爺們,二來老吃這兩樣菜也會覺得膩。
所以,當我們實在想打牙祭的話,就會選擇去羅先的中餐館好好地吃上一頓。至于為何我們不經常下館子,還不是因為貴!
在這里,我得先介紹一下羅先市的大概情況。
羅先屬于朝鮮的特別市,按級別來說,類似于我們的直轄市。而且,它的地理位置很優越,處于中、俄、朝三國交界處,很適合發展國際貿易。
此外,羅先還有一個比較好的地方,那就是無需簽證既能進入。因而此地的中國商人和俄國商人都不少,街頭還有一些中俄商人開設的百貨店、電器店、餐館等。
我們固定去的是一家川菜館,名字叫四川人家,老板姓李,是一名華僑,祖籍地是都江堰附近的。
相對于朝鮮本土人來說,華僑的頭腦還是比較活泛的。在羅先市剛剛成立國際貿易區的時候,很多身處羅先市的華僑就做起了小買賣,李老板就是其中之一。
餐廳共分為二層,裝修的還是比較豪華的至少在羅先的一眾館子中可以排到前五。
其中,餐廳的一樓都是一些散桌,二樓則有幾個包廂。
我們幾個在吃飯的時候喜歡吹吹牛,難免會涉及到國際政事,所以從私密性考慮的話,一般就會直接選擇去樓上的包廂吃飯。
由于每個月總會去個五六次館子,以至于餐廳服務員都已經和我們熟識了,一見面就“陳總、郭總……”的叫,搞得我們都有些不好意思。
從菜品上來說,我最喜歡的是他們家的椒麻牛舌、辣子雞丁、蒜泥白肉、麻婆豆腐這四樣菜,每次來都必點。
然后由我的其他小伙們,再加上幾個菜,就齊活了。
有了好菜,自然得來上幾口,不過餐廳里的白酒種類不多,茅臺五糧液之類的太貴,我們很少喝。一般就是喝點普通的白酒,再一人配兩瓶朝鮮生產的大同江牌啤酒。
大同江啤酒產自于平壤郊區的大同江啤酒廠,水源直接來自于江里,喝起來除了清冽爽口外,還有一股很淡的麥香味。
期間,餐廳的李老板還專門敲門進來送了我們一道菜,并敬了我們一杯酒,以感謝我們對他生意的照顧和支持。
臨出包廂門的時候,李老板還笑著夸我道:“陳總的朝鮮語說的不錯,幾級水平了?”
來朝鮮之前,我確實專門學了一段時間的朝鮮話,不過我的朝鮮語老師是名韓國人。
朝鮮語的水平等級共分為六級,從低到高分別是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
在我看來,北韓和南韓雖然系出同源,但語言還是有略微差別的。尤其是發音方面,北韓的發音比較硬朗有氣勢,南韓的發音則更平和溫柔。
因此,剛來朝鮮(北韓)后,我就又狠狠惡補了一下朝鮮人的發音習慣。以我個人的看法來說,我現在的朝鮮于水平應該已經達到了四級。
李老板聽了,笑了笑說道:“陳總真是謙虛了,以你的水平都可以來研究朝鮮古代史了。”
眾人又寒暄一下,李老板就告辭走出了我們的包廂,去招待其他客人了。
吃完飯一結賬,總要花費個千把塊錢,在我們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主要還是沒喝貴的酒,不然得三千元打底。
而羅先當地朝鮮人的工資并不高,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大概也就300多元一個月。
因此,從這方面來說,我們每在朝鮮中餐館吃一次飯,都要吃掉普通朝鮮人三個月的工資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地朝鮮人的工資雖然不高,但福利保障十分全面。不僅有免費的住房分配,還享有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待遇。
從這方面來說,朝鮮人也有比較令人羨慕的一面。
當我走在大街上的時候,一眼看過去,發現朝鮮人都是目光炯炯有神的模樣,似乎心中有著無比堅定的信念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