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上臺后,關于“臺獨”的論斷甚囂塵上,一旦有了合適的機會,其就開始大放厥詞,如同一只下了蛋的老母雞,唯恐全天下不知道他的存在。
也正在這個時刻,我國的綜合國力與之前相比,更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逐漸呈現出反超美國的態勢,一切似乎都在預示著一個偉大時代的來臨。
而來自于臺灣的這些不和諧的聲音,如同盛大交響樂之旁的雜音,總讓愛國的炎黃子孫們感到別扭,感到不舒服。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問,臺灣到底什么時候回歸?
這個問題背后藏著數十億國人焦灼的心臟,大家都渴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這一幕,而不愿意如陸游那般,臨死前遺憾地說出: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其實早在數十年前,李敖就已經給出了預言,這些預言到底是什么呢?
李敖的預言
李敖向來以敢言、善言而聞名,其自稱精通諸子百家,放眼歷史,能入他法眼的唯有教員一人而已,且在每一個場合都提出這句話:沒有教員,就沒有今日的中華民族。
這是他經過長期的讀書、思考以及實踐后得到的經驗,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三國演義》的一個開篇即可給出證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國,并入于秦,后楚漢紛爭,又并入于漢,漢高祖斬白蛇而起義,奠定了大漢四百年之基業。后光武中興,時至桓、靈二帝,遂分為三國。
三國兩晉南北朝后,隋文帝楊堅橫空出世,結束了紛紛擾擾持續了百年的亂世。
一個更為偉大的朝代——大唐,在大漢之后,再次唱響了中華民族的最高聲,后朱溫篡唐,紛紛五代亂離間,后幸而宋太祖趙匡胤一根棍棒等身齊,打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
元明之后,便是清朝,中華民族遭遇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若非教員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咱們這個民族險些有累卵之患。
這也是為何李敖崇拜教員的原因,咱們還能以中國人的姿態生活在這片土地之上,與教員他老人家息息相關。
李敖當年就在節目中說過:秦始皇統一六國,衛國還僥幸存在了幾年,結果歷史沒給它留下名字,最后也順水推舟地并進來了。
這個意思很明顯,后世只會看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并不會在后面再看另外一句:臺灣沒有解放。
李敖也曾在多個場合表達過這個意思。如同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如果不是歷史學者細致的考究,這一信息或許會永遠地沉寂在歷史的深處。
接下來,咱們再說回咱們中華民族的歷史規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任何人都無法阻擋這一潮流,經過了近代百年屈辱史的中華民族,在迎來偉大的復興之際,必然要統一國土。
這是時代賦予這一代人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如今,咱們大陸的GDP是臺灣的16倍,這個數字仍舊在攀升過程當中,至于雙方在常備軍數量以及武器裝備方面,更不在同一個層次。
若不是考慮到生活在臺灣的同樣是同胞,咱們自然不會這么猶猶豫豫。李敖也曾經說過:“真正要打起來,最倒霉的不是島上的政治人物,而是普通的老百姓。”
李敖要是活到今天,估計賴清德輝讓的嘴巴徹底張不開,畢竟他這張嘴巴說出了太多的實話,揭露了太多臺灣的內部,若是任由其言語,怕是會直接把自己的賣國行為公之于眾。
就在今年的5月份,臺灣的《鏡周刊》公布來了一份調查,有七成的人不愿意為了所謂的“臺獨”而上戰場,有超過90%的家庭明確表態,不會為了某些人的錯誤主張,把孩子送向戰場當炮火。
當然,會有一些人對李敖的人生態度和人生方式存疑,畢竟他活得太特立獨行,活得太過于狂傲。
但是人家不和賴清德那樣,表里不一,敢說敢做,尤其在民族大義面前,更是堅定了自己的立場,其曾經公然批評一次支持“臺獨”的女孩。
事情過程到底是如何呢?
臺灣注定回歸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有一位女孩子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歷史潮流走向,大言不慚地問道:“為什么非要搞什么一國兩制,搞兩國兩制好不好?”
李敖無語地笑了笑,用夜郎自大來作比喻,告訴那位女生:“有的小國不知天高地厚,以為自己能和強國比肩,其實在大局面前微不足道。”
臺灣的賴清德們不就是這個理念嗎?
其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初,就將自己比喻成了烏克蘭,認為自己同樣可以與母親祖國一戰。
卻不知其與烏克蘭的問題的兩個概念,烏克蘭是前蘇聯解體后的產物,而臺灣則始終是中華民族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母親不愿意讓其一直漂流海外。
同樣,祖國母親也不會任由其被西方勢力所利用,祖母母親心疼這個孩子,畢竟,在近代時期,這個孩子在受苦受難的時候,母親沒有及時過來安慰他,幫助他。
因此,母親不愿意動手打他,正是因為如此,某些孩子便利用母親的這份慈悲,做出了背離祖宗的決定,試圖要把體內的民族血脈抽離出去,去擁抱西方所謂的“自由”和“民主”。
但是統一大勢不可避免,聞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中說出了大多數臺灣民眾的心聲: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臺灣民眾不愿意受到外國人奴役,難道愿意收到漢奸們的奴役?
因此,李敖是數十年前就一直提到這句話:歷史統一是大趨勢,誰也改變不了。
但是到底是哪一天統一?當前還不能說出具體的日期,畢竟,這不是中國與外國之間的矛盾,而是一家人之間的矛盾,很多事情坐下來談一談比動武要強一些。
賴清德們也不敢動手,今年五月份我國在臺海一帶的軍演,足以令其聞風喪膽,惶惶不可終日,他們不過是借著這個所謂的主張來牟取個人的私利而已。
說實話,臺灣解放對我們而言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我們就是在尋找一種更為平和的方式。
不信的話各位可以翻開歷史書,在宏大的歷史脈絡之中,解放臺灣所占據的席位很小,與之相比,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文景之治”,是“貞觀之治”,是“永樂之治”。
而征服周邊的小國、解放臺灣之類的事情不過是這些盛世的點綴。
如今我們就處于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盛世之中,但這并不是我們追求的最高目標,我們追求的最高目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讓中華民族重新回到世界的巔峰,畢竟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我國始終是巔峰式的存在。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不是杜撰,而是切實在這片土地上真實存在。
用官方的話來說就是,如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要在這最關鍵的時刻,戒驕戒躁,以永葆“趕考行”的初心,砥礪前行。
只要按照這個節奏往前大踏步地走,臺灣回歸指日可待,各位耐心靜候佳音即可,相信看到這篇的文章的各位,一定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臺灣的回歸。
很多人已經見證到了澳門和香港的回歸,接下來我們將再次見證臺灣的回歸。
我們這一代人注定要看到一個更加輝煌,更加雄壯的中華民族。
我們這一代人注定要在這個新時代再創一份偉業,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增光添彩。
參考資料:
1.賴清德煽動“為臺澎金馬而戰”,臺灣人很清醒:你兒子呢?——東南網
2.李敖最后專訪怒斥美國和臺當局:把臺灣榨干再賣掉——海外網
3.83歲,李敖多彩人生謝幕 曾主張兩岸實行“一國兩制”——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