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舒說事(308)
球許多國家通過候選人的演講和辯論作為投票的主要依據。選舉國家領導人,是要選擇執政能力最強的人來做領導人,但是辯論能力最厲害的人,演講能力最強的人,并不能保證就是執政能力最強的人,這是最淺顯的道理,卻被西方社會長期忽略不計了,把口才奉若神明,當作投票選舉最重要的依據,豈不是有點滑稽嗎?那些依靠記憶能力、擅長背誦稿子的人往往會被人們捧為“脫稿演講的英雄”。
治理國家是最復雜多變的事情,絕對不可能靠口若懸河來解決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現代政治學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大多數國家選舉領導人都在使用一個錯誤的方法和路徑,而且耗費了全社會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結果卻是投入產出最不成正比的一項浩大工程!
所以,那些選票政治的國家,在選擇領導人的工作上,就與瞎子摸象差不多的效果!摸象是根據手感,投票則是根據看候選人是不是入眼,這種感情用事的邏輯拿來決定國家命運,實在是太過草率。還數百年樂此不疲!不禁令人嘆為觀止!
諾貝爾獎肯定是頒發給具有出色成果的人,很多就是根據一篇論文或文學作品,或者是一項研究成果,從來沒有根據某個人的演講或辯論而獲得諾貝爾獎的,這就證明靠口頭表達是出不了一流的科學成果或偉大的文藝作品的,僅憑一場演講也不可能給某個地區或獲國家帶來和平。
治國理政的難度絕對不亞于諾貝爾獎成果,怎么可能靠現場辯論和發表施政演說來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呢?這是選票政治最大軟肋。現場辯論并不代表執政能力的高低,演講具有鼓動性、煽情能力,也不代表就一定能夠管理好國家,多年的實踐證明選票政治已經成為一項風險很高的賭博行為,口才一流而執政能力平庸的人不乏少數。
形成文字和團隊協作產生的結果顯然要比口頭表達內容靠譜得多,這是不需要高深學問就能知道的客觀事實,會選舉不等于會管理國家, 但是西方國家為什么數百年還沒有改變這個致命的缺陷,這是政治學研究者的缺位,也是所有研究與思考治國理政的專家和智庫必須要解答的一道歷史命題。
再從那些著名的企業選擇接班人來看,也從來沒有一家知名企業是靠候選人發表演說與辯論來決定誰接班的。肯定是根據候選人的經歷和工作表現來決定誰能夠勝任接班人。
所以,通過演講與辯論來決定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是一場滑稽可笑且極不負責任的拙劣表演。
2025-1-2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