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這首《元日》詩,我最早讀到它的時候是出現在我們小學的課本上,那時我們還是懵懂少年。如今,當再一次讀起它的時候,歲月的車輪悄然駛入乙巳蛇年,我也已是花甲重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解的加深,最能觸動我的應該就是那句“總把新桃換舊符”了。是的,每當新年來臨,雖然時間發生了位移,生活發生了變化,生活內容與質量也與往日發生了及大的不同,唯一不變的便是那家家門上的大紅春聯了。那一抹抹鮮艷的紅,如同一簇簇熱烈燃燒的火焰,在新年時分瞬間點亮了大街小巷,也點燃了人們心中對新年的熱切期盼。尤其那大紅“福”字,作為春節最具代表性的符號之一,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美好的祝愿,在這個喜慶的時節,貼滿了每一個角落,將溫暖與幸福播撒在每一個人的心田。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樂拜新年”小時候,我總是盼望著過年,因為那意味著可以盡情地玩耍,還能收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而最讓我著迷的,就是看著大人們貼福字。那一個個方方正正、筆畫飽滿的福字,似乎有著神奇的魔力,只要貼上它們,家里就會變得格外吉祥如意。
記憶中,每年臨近春節,父親都會帶著我們去集市上買年貨。集市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雖然在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但每每到了春節,各種各樣的攤位已然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我們會穿梭在人群中,挑選著春聯、鞭炮、糖果、點心,還有最重要的福字。那些福字有大有小,有的是金色的字體,有的是黑色的字體,但無一例外,都是寫在鮮紅的紙上。父親總是會認真地挑選,左看看右看看,仿佛在尋找最完美的那一個。我則在一旁好奇地張望,不時地伸手去摸摸那些福字,感受著它們的質感。回到家后,父親會把買來的福字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然后拿出剪刀、漿糊等工具,準備貼福字。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幫忙,但父親總是讓我站在一旁看著,說這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能插手。我只好傻傻地站在旁邊,目不轉睛地看著父親的動作。父親先是拿起一張最大的福字,仔細地在背面涂上漿糊,然后慢慢地把它貼在大門的正中央。他一邊貼,一邊還不時地往后退幾步,看看是否貼得端正。我則在一旁緊張地看著,生怕父親貼歪了。當福字終于穩穩地貼在大門上時,我忍不住歡呼起來。那鮮紅的福字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眼,仿佛在向我們傳遞著新年的祝福。
“街街飾彩家家撣,掃盡桃符換對聯。”貼完“福”字,父親又照例在大門的兩側貼上春聯,春聯的內容已經記不起來了,但按照現在的想法,不外乎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之類,依舊離不開“福”字。春聯和福字相互映襯,更顯得喜氣洋洋。我看著父親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敬佩。我覺得父親就像一位魔法師,用這些簡單的紙張和文字,為我們營造出了一個充滿年味的家。除了大門,父親還會在屋內的各個角落貼上福字。甚至堂屋的墻壁上、臥室的門上、廚房的窗戶上……每一個地方都被貼上了福字。整個屋子瞬間被紅色包圍,充滿了節日的氣氛。我常常會站在屋子里,轉著圈地看著這些福字,心里滿是歡喜。感覺這些福字就像一個個守護神,守護著我們一家人,讓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幸福快樂。
“紙上得來總覺錢,絕知此事要躬行”。每年看到門上的福字、春聯,心中時常會泛起一個念頭,什么時間我也能自己寫春聯!?機會來了,轉眼到了上學的年齡。上小學時,學校開設的寫字課,為我打開了這扇大門。學校每周兩課時,一節大字,一節小字,我對大字課尤為癡迷,每一次提筆都全神貫注,認真臨摹每一個筆畫,反復揣摩字的間架結構。我的努力沒有白費,老師常常在課堂上對我稱贊有加,鄰居看到我的大字作品,也都連連稱贊。這些認可讓我備受鼓舞,練習得更加勤奮。隨著我寫大字的水平日益提高,家里的春節也有了新變化。以往,每年春節都是去集市買春聯。可漸漸地,不僅家里,甚至全村寫春聯的重任就落在了我身上。每至除夕,我總會早早備好筆墨紅紙。在家人、鄰居的期待與圍觀下,我飽蘸濃墨,揮毫潑墨,寫下一幅幅飽含祝福的春聯。每到新年開篇,全村大部分帖的都是我寫的春聯,瀏覽之后,就如同我辦了一次次春聯書寫個展。看著自己書寫的春聯貼在家家戶戶門上,心中滿是自豪,喜形于色溢于言表。那一筆一劃間,不僅是書法水平的展現,更是鄰居們對我的認可,也是我與鄰里鄉親融洽關系的一種體現。
參加工作后,生活忙碌卻充實。工作的重擔未曾壓垮我對書法的熱愛,在忙碌間隙,我依舊刻苦練習,一筆一劃傾注著對書法的執著。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成功加入了書法家協會,這份認可讓我滿心歡喜。每至春節,我都會和同行們一起,參與為市民義務書寫春聯的活動。每當我們鋪開紅紙,飽蘸濃墨,筆鋒游走間,一個個飽含祝福的字躍然紙上。看著市民們拿到春聯時臉上洋溢的笑容,我便深感滿足。書法于我,不僅是愛好,更成為傳遞溫暖與祝福的紐帶,承載著濃濃的年味與情誼。
“新春福旺鴻運開,佳節吉祥如意來”。福字,不僅僅是一種裝飾,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它起源于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逐漸成為了人們表達美好愿望的象征。在這個已巳蛇年的春節,大紅福字貼滿了大街小巷,貼滿了每一個家庭。它見證了人們的辛勤付出和收獲,也為新的一年帶來了希望和力量。看著那滿目的紅色,我仿佛看到了新的一年里,人們在幸福的道路上奮力前行,收獲著滿滿的喜悅和成功。每一個福字,都像是一顆希望的種子,在新的一年里生根發芽,綻放出絢麗的花朵。由福而及,信作紅福四題:
一、福滿新春
新歲紅箋墨韻飄,揮毫落處福光昭。
家家門上祥符貼,喜樂盈堂瑞氣饒。
二、寫福迎春
墨染紅箋福字新,筆端凝韻意傳神。
貼于門戶添祥瑞,滿院春光歲歲臻。
三、書福賀歲
筆落紅宣福字成,春風送暖入檐楹。
千門萬戶同張貼,共賀蛇年好運生。
四、春箋凝福
裁春作紙墨含情,筆舞龍蛇福字成。
乙巳朱門迎瑞氣,豐年盛景啟新程。
牛家強先生
【作者簡介】牛家強,字呈心,號望草舍主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協會理事、安徽詩詞學會文藝部副部長、淮北市書協副主席、淮北市詩詞學會副主席。在書法篆刻領域有一定研究。作品先后入選“全國首屆篆刻作品展覽”、“甲骨文書法展”、“安徽省第一、二、三屆篆刻作品展覽”等數十次大小展覽并獲獎,2014年評為“書畫界最具貢獻人物”,多家媒體都作了專題報道。
責任編輯:若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