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歲的詹冬龍,江西九江都昌人,自 1982 年起,他便踏上了敬老助孤的公益之路,這一走,便是整整43年。從照顧鄰里老人,到軍旅生涯中關愛孤寡夫婦,再到轉業后持續組織公益活動,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大愛無疆,什么是持之以恒。他淡泊名利,帶動眾多人投身公益,成為溫暖社會的一束光 。
初露鋒芒:善意的萌芽
在江西九江都昌,悠悠歲月緩緩流淌,1971 年,詹冬龍出生于此,為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獨特的溫暖與希望。1982 年,尚在讀初中的他,身形或許還稍顯稚嫩,可內心已然滿是擔當。那時,隔壁鄰居詹元仕爺爺及奶奶的兒女遠在永修吳城工作,無法常伴左右照顧老人。于是詹冬龍便和哥哥姐姐一起,接過了照顧老人的接力棒。詹冬龍一家,便如冬日暖陽,照亮了兩位老人的生活。
清晨,陽光還未完全灑下,詹冬龍就已穿梭在街巷間,前往集市為老人買糧。沉重的糧袋壓在他并不寬厚的肩膀上,可他的步伐堅定而有力。挑水時,他一趟又一趟,清澈的井水映照著他認真的模樣,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他也只是隨意地用衣袖一擦。劈柴的時候,他雙手緊握斧頭,每一下都帶著十足的勁兒,木屑飛濺,他的臉上卻滿是專注。
“冬龍啊,真是辛苦你了,你比我那親孫子還親!” 詹元仕爺爺滿是感激地說道。
詹冬龍笑著回應:“爺爺,您別這么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幾年。詹冬龍一家人毫無怨言,他們用行動詮釋著善良與擔當,默默守護著老人的幸福晚年。直到兩位老人先后安詳離世,這段溫暖的時光,成為了鄰里間口口相傳的佳話,也在詹冬龍的生命里,種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
軍旅歲月:愛心的延續
1990 年 3 月,詹冬龍懷著滿腔熱血,應征入伍,開啟了他的軍旅生涯。那身戎裝,承載著他的責任與擔當,也為他的公益之路增添了新的色彩。1992 年 9 月,憑借著自身的努力與才華,他考上了軍校,來到武漢空軍預警學院讀書。在這里,他如同一顆閃耀的星星,照亮了周圍的世界。
1995 年 7 月,詹冬龍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因表現突出破格留校工作。此時的他,作為學員隊區隊長,心中時刻想著為人民服務。他與武漢市江岸區二七街道簽訂擁政愛民包戶協議,義務照顧孤寡老人沈友清、陳桂蓮夫婦。從此,每周的看望成為了他和學員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陽光明媚的周末,詹冬龍總是早早地帶領學員們來到老人家中。“大爺,大媽,我們來看你們啦!” 詹冬龍那熱情洋溢的聲音,瞬間打破了老人家中的寂靜。學員們迅速行動起來,有的拿起掃帚,認真地清掃著每一個角落,灰塵揚起,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的熱情;有的提著水桶,往返于井邊與家中,清澈的水在桶中晃動,就像他們純凈的心靈。詹冬龍則陪在老人身邊,耐心地傾聽他們的過往,時而露出會心的微笑,時而輕輕點頭。
“孩子們,你們真好,讓我們這兩個孤老頭子老太婆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沈友清老人滿是感激地說道。
“大爺,您別這么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您和大媽就把我們當成自己的親孫子、親孫女。” 詹冬龍緊緊握著老人的手,溫暖的力量在彼此間傳遞。
為了讓老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詹冬龍還會組織學員們帶著老人去周邊旅游。在公園里,他們陪著老人漫步在花叢間,欣賞著大自然的美景。陳桂蓮老人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開的花朵,燦爛而動人。
不僅如此,詹冬龍還發起了 “節省一元津貼奉獻一片愛心” 活動。他站在隊伍前,眼神堅定而熾熱,大聲說道:“戰友們,我們雖然津貼不多,但每一元錢都能匯聚成愛的海洋,為老人們送去溫暖和希望。” 在他的號召下,學員們紛紛響應,你一元我一元,將自己的愛心匯聚在一起。
后來,詹冬龍因工作調動到北京空軍總部工作。盡管距離變遠了,但他對老人的牽掛絲毫未減。每次出差或探親路過武漢,他都會毫不猶豫地抽空去看望老人家。那一份份精心準備的禮物,那一句句關切的問候,都飽含著他深深的情誼。而他所發起的愛心活動,也在學員們的接力下,一直堅持了下來。一任又一任學員接過愛心接力棒,用他們的行動詮釋著愛的傳承,義務照顧沈老夫婦 20 多年,直至兩位老人先后去世 。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愛心從未間斷,如同一條溫暖的河流,流淌在每個人的心中。
地方征程:公益的拓展
2010 年,詹冬龍告別了他熱愛的軍旅生涯,轉業到地方,分配到九江市人社局工作。新的崗位,新的環境,卻沒有改變他那顆熾熱的公益之心。他就像一顆蒲公英的種子,無論飄落到哪里,都能生根發芽,播撒下愛的希望。
2009 年,在轉業的前一年,詹冬龍回都昌和合探親時,便帶領退役軍人到和合鄉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那一天,陽光灑在敬老院的小院里,詹冬龍和戰友們的身影忙碌而溫暖。他們為老人們帶來了生活物資,有嶄新的棉被、美味的糕點,還有老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用品。這些物資,如同冬日里的炭火,溫暖了老人們的心。
“老人們,我們來看你們啦!” 詹冬龍的聲音充滿了熱情與關懷。他走到老人們中間,親切地與他們交談,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和身體情況。他的眼神里,滿是關切與溫柔,仿佛這些老人就是他的至親。
“孩子,你們真好,還惦記著我們這些老家伙。” 一位老人滿是感激地說道。
“大爺,您別這么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你們的幸福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詹冬龍緊緊握著老人的手,真誠地說道。
從那以后,每年的重陽節、春節,詹冬龍都會帶領愛心人士來到敬老院。重陽節,他會陪著老人們登高遠眺,感受秋日的美好;春節,他會和大家一起為老人們貼上喜慶的春聯,準備豐盛的年夜飯,讓老人們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一個溫馨的節日。
2017 年,詹冬龍受組織派遣到都昌縣土塘鎮潘垅村任第一扶貧書記。在這片土地上,他看到了貧困的現狀,也看到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要為這里的人們帶來希望和改變。
他四處奔走,發動社會愛心人士,為土塘鎮敬老院 90 多位孤寡老人置辦全新棉絮、被套,購買保暖內衣。他親自挑選每一件物品,仔細檢查質量,只為給老人們提供最好的。他還關注著老人們的健康,為他們聯系醫療資源,定期組織體檢,讓老人們能夠安享晚年。
在扶貧工作中,詹冬龍不僅關心孤寡老人,還關注著村里的每一個貧困家庭。他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幫助。他為貧困家庭的孩子聯系學校,資助他們上學,讓孩子們能夠擁有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他幫助貧困家庭發展產業,提供技術支持和資金援助,讓他們能夠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詹書記,多虧了你,我們家的日子才有了盼頭。” 一位貧困村民感激地說道。
“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詹冬龍微笑著回答。
2022 年,詹冬龍為都昌陽峰鄉敬老院上百位孤寡老人獻愛心,購買春節慰問物資;2023 年,他又發動愛心企業三凌寶集團公司,為南昌、九江、都昌等 13 家敬老院獻愛心。他的腳步從未停歇,他的愛心如同星星之火,在這片土地上蔓延開來 。
堅守與傳承:公益的力量
時光的長河靜靜流淌,詹冬龍在公益之路上的腳步從未停歇。四十余載,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堅守與奉獻的真諦,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溫暖燈塔。
歲月為他的臉龐刻下了痕跡,可他眼中的熱忱從未消散。多年來,詹冬龍獲得了眾多榮譽,“都昌縣最美扶貧書記”“九江市新農村建設先進個人”“九江首屆十大愛心人物”“感動九江 2018 網事人物”“九江好人”“九江第四屆道德模范”“九江市愛國擁軍模范”…… 這些榮譽,是對他多年付出的肯定,可他卻心靜如水。面對贊譽,他總是淡然一笑:“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這些榮譽不屬于我個人,屬于所有心懷大愛的人。”
在家庭中,詹冬龍是溫暖的陽光,照亮了家人前行的道路。他的愛人,默默支持著他的每一次公益行動,與他攜手同行,共同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孩子們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從小就懂得關愛他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爸爸,我也要像您一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兒子的話語,如同春日里的鳥鳴,清脆而動人,讓詹冬龍倍感欣慰。
不僅如此,詹冬龍還將公益的火種傳遞給了身邊的同事和朋友。在工作中,他常常向同事們講述那些孤寡老人和貧困家庭的故事,眼中滿是關切與憂慮:“他們太需要我們的幫助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出一份力。” 在他的感染下,許多同事紛紛加入到公益的隊伍中來,利用業余時間參與各種志愿活動。
他還積極發動社會愛心人士,共同為公益事業貢獻力量。他的真誠與熱情,如同磁石一般,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企業家們被他的精神所打動,慷慨解囊,為敬老院建設、貧困學生資助等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志愿者們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跟隨詹冬龍走街串巷,為困難群眾送去生活物資和關愛。
“詹大哥,您的行動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我們愿意跟著您一起做公益。” 一位愛心人士激動地說道。
詹冬龍的奉獻精神,如同一顆顆種子,在社會的各個角落生根發芽。他所帶動的公益活動,如同一股股暖流,流淌在人們心間,讓社會變得更加溫暖、美好。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弱勢群體,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社會正能量 。
結語:善的回響
四十三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可對于詹冬龍而言,這是他用青春與汗水、愛心與擔當,書寫的一部波瀾壯闊的公益史詩。他的每一個腳步,都踏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的每一次付出,都如同春日里的甘霖,滋潤著那些干涸的心靈;他的每一份愛心,都像是夜空中的星辰,照亮了黑暗中的前行之路。
他的故事,如同一首激昂的樂章,奏響了人性的光輝,也喚起了我們內心深處的善良與溫暖。他讓我們明白,善良并非遙不可及的星辰,而是每個人心中都能綻放的花朵;奉獻也并非高不可攀的山峰,而是我們每個人都能邁出的腳步。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詹冬龍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什么是無私的奉獻。他的精神,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們心間,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與溫暖。
讓我們以詹冬龍為榜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愛心去關懷他人,用行動去傳遞溫暖。或許,我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必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攜手共進,讓愛的光芒照亮每一個角落,讓溫暖的力量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地方 。(文/萬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