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治已病又治未病
努力實現從治罪向治理轉變
——上思縣人民法院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
打造十萬大山特色司法品牌成果顯著
近年來,上思縣人民法院深刻領會、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和“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結合上思縣民族區域等實情,打造獨具十萬大山特色的司法品牌,努力構建多元解紛機制,推動更多矛盾糾紛從終端裁決向前端化解延伸,堅持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有關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高。2024年共受理案件5365件,結案率88.82%,排全市法院第一。其中收民商事案件2505件,同比下降8.17%;收刑事案件317件,同比下降5.65%;民商事案件以調解撤訴方式結案921件,調撤率為36.94%,排全市法院第一。年內有5個集體和個人獲自治區級表彰,28個集體和個人獲市級表彰。1個案例入選人民法院案例庫,1個司法建議入選全國十大優秀司法建議,1個案例被評為全區十大維護婦女兒童典型案例。
堅持品牌引領,以“小”法庭為抓手
做足基層社會治理“大”文章
充分發揮思陽、華蘭、在妙三個派出人民法庭地處矛盾糾紛前沿,服務一線群眾的平臺陣地作用,探索創建“一庭一品”,獨具十萬大山特色司法品牌。2024年三個法庭新收案件總數730件,同比下降8.29%,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思陽人民法庭深度融合家事與未成年人審判制度,創新刑事、民事、行政“三審合一”模式,打造家事婚姻和涉未成年人專業法庭。以“用法打造專業調審團隊、用理排查防控家少糾紛、用情引導家少和諧”的“法理情”相融合工作法,堅持“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將治罪向治理轉變。堅持調解優先,年內思陽法庭家事婚姻案件調解撤訴率達68.07%。定期向社會發布典型案例,一件家事婚姻案件被評為全區十大維護婦女兒童典型案例。就未成年人文身亂象向有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書,有關工作成效獲《人民法院報》報道。思陽法庭被命名為首批“廣西示范人民法庭”,黃冠婕被評為全區法院金牌調解能手。
華蘭人民法庭以駐南屏瑤族鄉巡回法庭和駐英明村“石榴籽調解室”為載體,深入瑤族聚居地開庭、調解、宣傳,年內審結案件147件,結案率95.45%,為偏遠地區群眾提供優質司法服務,把矛盾糾紛化解在田間地頭,讓民族團結之花在邊境盛開。
在妙人民法庭深化“蔗區巡回法庭”舉措,構建“法院+公安+司法+政府+村委”五方聯動機制,調解糾紛案件65件,調解工作成效得到《廣西法治日報》頭版頭條報道。年內轄區沒有一件涉蔗糾紛轉成訴訟案件,為“甜蜜事業”注入“法治活水”。
堅持調解優先,凝聚治理合力
解鎖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善治密碼”
利用本院有5個全國法院先進工作者(其中返聘2名老法官),老法官閱歷豐富、耐心細致、做群眾工作能力強的優勢資源,2021年起成立“全國法院先進工作者調解信訪工作室”。
一是采取調解前置,對到本院立案的訴訟案件,符合條件的先予調解。二是調解未成的,在審判執行中全程參與調解。三是參與3個派出法庭的糾紛調解。四是整合各方資源,積極參與行政調解、人民調解、行業調解。2024年共成功調解各類糾紛案件125件。其中成功調解涉及29名當事人的兩村屯土地使用與租金問題,避免因矛盾激化造成群體性事件,得到當事人送來的錦旗。堅持情理法相融有效化解積怨10多年合同糾紛案件,為當事人當場拿回16萬元合同款,有關工作得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堅持源頭治理,巧用司法建議“良方”
助力提升社會治理新效能
牢固樹立從治罪向治理轉變的理念,以司法建議書方式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年內結合在審判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發送司法建議書7份,并得到重視和采納,回復落實率達100%。其中有效整治未成年人文身亂象,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實質性化解兩起困擾當事人超20年的虛假婚姻登記撤銷案件等相關司法建議成果獲《人民法院報》、《廣西法治日報》多次報道。關于打擊礦產資源違法違規行為的司法建議被最高法院列為全國十大優秀司法建議書。
堅持黨建領航,深化“黨建+”品牌建設
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
設立上思縣法院“黨旗引航·上法善治”黨建主題,將黨建工作與法院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探索推進“黨建+審判”“黨建+調解”“黨建+執行”“黨建+法庭”等“黨建+”品牌建設,推動黨建工作脫虛向實,有關工作成效得到上級法院和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強化黨建共建,年內組織黨員和積極分子到南屏鄉英明村幫助農民收甘蔗、種玉米等活動,與縣人民檢察院、中國移動上思分公司、上思農村商業銀行等組織開展各種主題黨日活動4次,參與干警350多人次。
堅持以案說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主體責任,努力實現“審理一案,教育一片”
定期向社會發布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普法案例,結合“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家庭教育宣傳周”、“防范非法集資及反電詐”等主題活動,向群眾宣傳刑法、民法典、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識。年內“法律六進”22次,與中小學開展“公眾開放日”、“模擬法庭”等活動4次,受眾5000余人。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開展普法,拍攝制作《平平說法》、《以案說法》等普法小視頻4期,提升全民法治意識。
來源:上思縣法院
編輯:黃舒婷
責編:吳凰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