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拳架(套路),二是勁道。
練拳架,不練勁道,只是一個空架子。
練拳架,同時練勁道,才能練出太極功夫。
一般人練拳架,只練套路,不練勁道,或練不出勁道,那么這個拳架只是一個空殼子,就跟簡化太極拳相似。
不管練什么拳架,只要沒練出勁道,這時都可以認為是空架子。
什么是勁道?
大體上說,就是通過松,練出沉來,當身體帶著這種沉感做動作,時間長了就能練出一種沉勁,就是松沉勁。
根據動作的不同,又細分為掤勁、按勁等其他勁,這就是勁道,但本質都是松沉勁。
總體上太極拳的勁又分為上下兩種勁。
一是力發于脊,當手臂練出沉來以后,手臂是非常沉重的,通過不斷的松肩,就把手臂的沉重,傳導給脊椎,等于是沉重的手臂掛在脊椎上,這時,手臂就會有一種沉重的,同時又向下、向外的撐勁。這種沉重感越練越沉,而且,最主要的是手臂的性質開始改變了,變得又沉又硬,就如同棉里裹鐵一般。
當有了這種撐勁以后,脊椎到兩手臂就成為一個開口的圈形,使得脊椎傳到整個手臂有一個向外的膨脹感。
太極拳要求做動作非常的緩慢的練,慢練的原因就在于此,當緩慢的做動作時,一是為了練出這種沉感,再一個就是在做動作時保持這種沉感,也就是不丟勁,并且還要把這種沉勁越練越足。
同時,為的是把肩關節練開,這樣氣就能練到手臂,直到手掌紅等等。由于肩關節拉開,對于治療肩周炎有很好的療效。
一般人的打擊對方時,就手臂而言,基本上都是用拳、肘、這兩個點,而太極拳練出撐勁以后,除了拳、肘、掌、指以外,整個手臂,隨意一個地方都能發力。而且,手臂既可以前后發力、也可以左右發力、也可以里外發力,還有上下都可以發力。
另一個就是力發于跟,當身體都練出松沉勁以后,這時由于身體是沉的,這種沉勁最終會練到并往下作用到腳底下,造成腳跟對大地的作用力加大,感覺腳往下的踩勁非常大,同時大地的反作用也會加大,當大腿由彎曲往伸直的狀態運動時,腳下的踩勁進一步加大,大地的反作用也進一步加大,這種踩勁就會催動沉重的身體運動,同時加上力發于脊的撐勁,其威猛的剛勁非常巨大,而且,發出的力,非常的冷、脆、硬。
編輯:小七
來源網絡,轉載旨在分享,侵權聯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