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新春
轉眼間已經到了蛇年,祝大家蛇年大吉,萬事勝意!我們就來說說海洋中的那些“蛇”吧。
(下文有蛇圖,小心翻頁)
作為擁有 6000 多個物種的脊椎動物第一大目,有鱗目 Squamata 曾多次進軍海洋。在中生代曇花一現的滄龍就是該目的成員,而現在普遍認為它們是蛇類的姊妹群。
整個有鱗目的系統進化樹 / ResearchGate
蛇類曾多次演化出海生物種,而時至今日最繁盛的就要屬海蛇了。海蛇包含了眼鏡蛇科 Elapidae 的一些成員,并不是一個單系群:扁尾海蛇亞科 Laticaudinae 和海蛇亞科 Hydrophiinae 中水生的成員都被稱為海蛇,而澳大利亞的太攀蛇、虎蛇、棘蛇等也屬于海蛇亞科。
內陸太攀蛇是最毒的蛇之一 / blog.untravel.com
就像有淡水海豚、淡水海豹和淡水海龍那樣,同樣有幾種海蛇生活在淡水中。知名度較高的是呂宋島的淡水海蛇 Hydrophis semperi。這種蛇分布范圍十分狹窄,深受花身副麗魚 Parachromis managuensis 的入侵威脅。花身副麗魚這種兇猛的大型慈鯛俗稱“花老虎”,會捕食海蛇的獵物與它們競爭,甚至會捕食幼年的海蛇。
它們是少數生活在淡水中的海蛇之一 / inaturalist.org
黑黃相間的長吻海蛇 Hydrophis platurus 是分布范圍最廣的海蛇。它們的身體特化為側扁的帶狀,尤其是槳狀尾巴。腹鱗退化使其在陸地上行動困難,但非常擅長游泳,甚至成了唯一適應遠洋生活的海蛇。
長吻海蛇 / nicolauecology.com
眼鏡蛇科的海蛇主要捕食滑溜溜的魚類,多數海蛇是劇毒蛇。杜氏劍尾海蛇 Aipysurus duboisii 是劇毒的海蛇之一,其毒液對小鼠皮下注射的半致死量為0.044毫克/千克。而龜頭海蛇 Emydocephalus annulatus 是沒有毒的:它們的腦袋粗而短,毒牙退化,用有力的嘴刮取附著在珊瑚上的魚卵為食。與大部分耐餓的蛇不同,它們注重“少吃多餐”。
杜氏劍尾海蛇 / gbif.org
龜頭海蛇 / schoepfung.eu
身為爬行動物,海蛇當然是用肺呼吸的,但很多種類的海蛇可以用皮膚輔助呼吸。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青環海蛇 Hydrophis cyanocinctus 頭頂的皮下具有密集的血管網,可以直接在水中進行氣體交換,雖然還需要時不時浮出水面換氣,但作為輔助已經夠用了。
青環海蛇 / researchgate.net
與以上這些海蛇亞科的“真”海蛇不同,扁尾海蛇 Laticauda spp. 是卵生的,需要像海龜那樣去往陸地上繁殖和休息。這些海蛇也懂得合作,它們會與圓口副緋鯉和黑尻鲹等肉食性魚類共同捕食:體形細長的海蛇鉆入巖縫,而大魚在礁石四周游弋,將瑟瑟發抖的小魚趕入巖縫中,并隨時等待著被海蛇趕出巖縫的獵物。
扁尾海蛇 / rimba-ecoproject.com
不過,并非所有出現在海里的蛇都是海蛇,很多生活在淡水中的水蛇會“下海”。比如說瘰鱗蛇 Acrochordus granulatus,這種神奇的原始無毒蛇不屬于海蛇,但可以在海水中生活,粗糙而松弛的皮膚有利于絞殺滑溜溜的魚類。而生活在紅樹林中的食蟹水蛇 Fordonia leucobalia 會通過拆腿的方式捕食螃蟹,是吃飯比較“講究”的蛇類之一。
瘰鱗蛇 / singapore.biodiversity.online
食蟹水蛇 / inaturalist.org
文中部分圖片版權來源不詳,無法與著作權人一一取得聯系,未能及時支付稿酬,在此表示由衷的歉意。有關著作權人可與我們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