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的人們認為,蛇很怕鵝糞,一旦接觸到鵝糞蛇鱗就會腐爛,逐漸脫落。還有一些地方的人認為蛇很怕大鵝,因為鵝的攻擊力很強。要知道的是,大鵝在農村里可是以“街霸”的形象出現,它們非常霸道,不僅欺負小動物,還會追著人類擰。那面對蛇時,大鵝是不是也會發揮出它們街霸的實力呢?
大鵝與蛇
關于大鵝克制蛇的說法,早在北宋時期就有,蘇東坡在《仇池筆記》中寫:鵝能警盜,亦能卻蛇。其糞殺蛇,蜀人園池養鵝,蛇即遠去。
從這段話中可以明顯看出,古人認為鵝糞可以殺蛇,那事實上究竟是怎么樣?
有人認為,蛇之所以怕鵝糞,是因為蛇皮是由蛋白質所構成,在強酸強堿環境下它們的鱗片會遭到破壞。但其實這個說法已經被辟謠,研究發現,鵝糞的主要成分是有機質25.5%,碳水化合物11%,纖維7%,氮1.63%,磷1.54%,鉀0.85%,這一點和雞糞、鴨糞沒有明顯區別,也就是說如果鵝糞可以殺蛇,那么雞糞和鴨糞也具有同樣的功效,但事實并非如此。
而且要知道的是,人類的皮膚和指甲也是由蛋白質構成,而且人類的皮膚比蛇鱗片更脆弱,接觸到強酸強堿也會被腐蝕,如果鵝糞能夠腐蝕蛇磷,那么人類接觸到鵝糞時也應該會被腐蝕,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并沒有出現這一現象。
還有一種說法是,鵝糞中具有揮發性氣味,比如:氮,而蛇感知氣味的能力非常強,所以它們才會害怕鵝糞。但曾經有工作人員做過實驗,分別使用了揮發性氣味較強的:蒜末、風油精、雄黃粉等,結果發現它們并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反感,甚至有一條蛇還穿過了雄黃粉,使得身上沾染了雄黃粉末。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蛇對揮發性氣味比較敏感,但也并不會懼怕氣味較強的物體,由此可以看出,鵝糞其實很難殺蛇。
不過也有一些人指出,蛇怕的不是鵝糞,而是鵝。我們知道鵝是村霸一樣的存在,它們不僅敢于挑戰狗子的權威,就連人類它們也照欺負不誤,如果不小心被大鵝盯上,大鵝將會追著你啄。
大鵝為什么敢欺負蛇?
我們知道,蛇也是食肉動物,它們的殺傷力非常強,其中有毒的毒蛇能夠直接毒倒獵物,而無毒的毒蛇將會通過纏繞的方式使獵物窒息死亡。既然如此,大鵝為什么還敢欺負蛇呢?
這和大鵝的眼睛有關系,大鵝的眼睛呈凸透鏡,所有的物體到它們眼里都會縮小,也就是說在我們看來很大的一條蛇,但在大鵝眼里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蚯蚓(蚯蚓可能是更小的小蟲子了)。
正是因為所有的物體看起來都比較小,所以大鵝即使看到比自己體型大的物體也敢于挑戰對方權威。
除此之外,在我國境內的大型蛇比較少,大多數蛇的體型較小,這是因為蛇屬于冷血動物,它們自身不消耗能量用于維持體溫,而是依賴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這樣的好處是蛇比恒溫動物更節能,可以依賴較少的能量存活下來,但缺點就是蛇的體型大小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在熱帶地區,蛇的體型較大,比如:緬甸蟒、森蚺都需要在熱帶雨林等溫度較高的地方生存;而東北地區的蛇體型都非常小,超過2米就很罕見。
正是因為我國境內的大型蛇比較少,所以大鵝能夠輕易制服對方,令蛇望而生畏。
當然,一些毒蛇對大鵝具有一定的威脅,但是大鵝全身布滿厚厚的羽毛,而且大鵝的脖子較長,脖子又非常靈活,它們在攻擊對方時,相當于使用頭部遠程攻擊對方,令毒蛇難以攻擊到自己。
正是憑借著以上的手段,大鵝才無畏蛇的攻擊,敢于消滅它們。
因此在一些地方,人們在飼養家禽的同時,會飼養幾只鵝充當家禽們的保鏢。
總結
鵝糞并不能驅蛇,但是大鵝可以 ,由于特殊的眼睛構造,再加上大多數的蛇體型較小,難以對大鵝產生威脅,所以大鵝在遇到蛇時也僅僅是把對方當作是小蟲子。
另外,從蛇的角度來看,大鵝并不是它們的食物,原因是蛇沒有可以分解食物的牙齒,只能將獵物整個吞下,而大鵝體型較大,所以體型較小的蛇無法吞下大鵝,因此它們會盡量遠離對方,而不是和對方死纏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