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是很多人熱衷的美食,在一年四季,燒烤都能收獲較高的人氣,尤其是一些連鎖燒烤店,在標準管理下,食材、佐料品質有保障,吃著更放心。像在武漢武昌區丁字橋路沿線,就有一家很有江湖氣的烤肉店,名叫水滸烤肉,其規模不小,主打水滸英雄元素的就餐環境。在食材上,通過炭火烤架,秘制調料,烤出來的串串就是香。
前往水滸烤肉,走城市交通主干線武珞路。一直向東走出城方向,到丁字橋后向南轉到丁字橋路上,過紫菘中南特區小區后就能看到烤肉的門店。在門店門口,也有公共交通,公交小巴15路、59路、320路、569路、587路、電4路、電8路,在丁字橋路文安街下即是。以此為中心,歷來是城市傳統老城區之一,商業體豐富,生活小區多,居住人口密集,哪怕是很小的臨街商鋪,也能開出連鎖店門,何況水滸烤肉的裝飾偏復古風,相當醒目。
走到水滸烤肉大門前,是一棟很顯眼的古典閣樓樣式府邸。木質建筑的門窗,黑瓦門頭,吊著門楣,掛了燈籠,毫無違和感。門頭中間有牌匾,上書“水滸烤肉”,前面點綴了一個估計是連鎖品牌的logo,貼了春聯,門開著,有門檻,一股復古氣息。在大門口,還放了一只老虎模型,《水滸傳》里稱之為“吊睛白額大蟲”,與之關聯的故事章節有“武松打虎”“李逵打虎”等。當然,再聯想下,這等打虎英雄行動前,必然會有好酒好肉吃著,自然能和烤肉店聯系在一起。
進到水滸烤肉店里面,依舊還是遍布閣樓風格。一是建筑層高有限,帶了很多棱角、圓柱與油漆盆子,應該是純粹的點綴作用。二是室內的光線并不亮堂,營造出幽靜的氛圍。三是天花板處,橫切著固定了木梁,油漆打得很厚,清掃十分到位。另外,室內一樣裝扮了很多水滸英雄的介紹,比如108好漢的事跡、宣傳畫,經典的“三碗不過崗”招牌,還有幾首宋江題寫的詩句,古色古香。
到座位上,點菜單,服務員很快端上來燒烤架和食材,因為是自助烤肉,上菜的速度快。落座的桌子很大,上面放了燒烤爐子、吊著油煙排氣管,炭火的盆子擺放好,爐子打開,一下子覺得暖和不少。食材擺開,佐料攤開,自行調制,一排沾好的料子疊放好,等于就能開烤。主食材以肉為準,還有各類蔬菜,腌制的料盤看著很新鮮,還有贈送的水果,先吃一會兒暖暖胃。
與其它烤肉店不同,水滸烤肉的燒烤等于是自助式。直接拿金屬簽子,架在炭火上,連烤盤都沒有鋪,這種烤制的方式,就是傳統的圍著火爐吃肉的狀態。再者,這些肉串用的是清一色的金屬簽子,導熱速度還很快,于是大家紛紛取出餐巾紙穿在一邊,繼續隔著火盆烤制。拿著手酸,再用簽子頂著排氣管,過一會兒翻一個面;翻完了接著拿刷子刷上料汁,沾好孜然粉、辣椒面,反復撒上幾層,看著串串被料盤掩蓋,很快就冒出呲呲的聲音。
燒烤的話,過程慢,節奏慢,而烤肉的香味呼之欲出。烤了大概十分鐘,幾串肉串差不多有五六分熟,表層鋪著料汁,彌散著麻辣的味道,而肉串本身還夾帶著焦黃。反復再加熱幾分鐘,拿筷子夾著,推到碗里,肉串很有彈性,沾著漿料,重口味的美食,搭配飲品,吃著滿口留香。肉串烤制,一邊吃一邊接力燒烤,忙的有條不紊。
在水滸烤肉里,主打確實是肉類食材,牛肉片、羊肉卷、五花肉,還有傳統的排骨等,經過簡單腌制,再慢慢加熱,不斷添加佐料,刷好油脂,烤制的味道逐步沉淀,變成炭火中升華的美味。吃燒烤,尤其是冬天,必然要再加一點飲品,熱飲的話更適口。(喵星人日志原創隨筆文字,部分插圖未及時標注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