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汽車銷量大爆發!易車發布的“2024年汽車品牌全球銷量TOP10”排行榜上,比亞迪位列第四,較2023年的全球第10名躍升了6位。在全球汽車品牌銷量單月榜上,比亞迪更是多次位列第二。這份榜單見證了全球汽車行業前所未有的巨變——汽車工業的權力中心正從西方轉移到東方。
“2024年汽車品牌全球銷量TOP10”排行
榜單上,日本豐田以844萬輛排名第一、德國大眾以502萬輛列第二,第三為美國福特(375萬輛)。第四名的位置出現了變化,比亞迪(373萬輛)后來居上。昔日中國車企遙不可及的本田、現代、鈴木、日產、起亞和雪佛蘭只能位居其后。在月銷量TOP10榜單中,比亞迪在8月、11月均斬獲了第2名的佳績。
這個數字背后,是新加坡每賣出3輛新能源車就有2輛來自比亞迪,是泰國街頭隨處可見的Atto3電動SUV,是馬來西亞市場60%的新能源車消費者用真金白銀投出的信任票,以及成為巴西年度增長最快的汽車品牌,在哥倫比亞等國榮膺電動汽車品牌銷冠。
德國專家贊中國汽車
中國汽車品牌首次躋身全球前四,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逆襲,實則是中國汽車工業數十年磨一劍的厚積薄發。
全產業鏈垂直整合戰略讓比亞迪掌握了70%的零部件自研自產能力。從IGBT芯片到電機電控,從車載操作系統到智能駕駛域控制器,比亞迪構建起完整的生態閉環。在動力電池這個決定新能源車生死的賽道上,比亞迪用刀片電池改寫了游戲規則。這種恐怖的供應鏈掌控力,讓比亞迪即使在全球危機下也能從容完成訂單。
這種模式也讓比亞迪在成本控制上具備絕對優勢,2024年比亞迪單車平均成本比特斯拉低 15%。在規模化效應下,秦PLUS DM-i 價格下探至 8.98萬元,宋Pro DM-i只要9.98萬起。
比亞迪在多國位居第一
另一方面,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車企,正奮發踐行著加速中國新能源汽車國際化的步伐,讓“中國的”成為“世界的”。截至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足跡已覆蓋全球六大洲,遍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城市。在曼谷街頭,比亞迪與當地財團合作建設的54家體驗店,正在重塑東南亞消費者的購車體驗。在成熟的歐洲市場,用e平臺3.0打造的豪華車型樹立品牌形象。
在市場策略上,比亞迪摒棄了早期中國車企 “低價換市場” 的做法,采用 “技術 + 本地化” 雙輪驅動。以比亞迪 ATTO 3為例,它成為了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多國電動車銷冠,漢 EV 在德國高端市場市占率突破 8%,這都是其本地化策略成功的有力證明。
去年11月份的排名
同時,比亞迪已在匈牙利、烏茲別克斯坦、泰國、巴西等國家設有乘用車工廠。據稱,巴西總統盧拉親自試駕海豚車型后,當場敲定了3座工廠的投資計劃。在“國車自運”方面,比亞迪也已建設自己的滾裝船隊,并先后投放“開拓者一號”、“常州號”、“合肥號”。
比亞迪用15年時間證明了戰略定力的價值:累計投入新能源研發資金超1200億元,建成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專利申請量連續8年位居行業榜首。
中國汽車船駛向世界各地
世界格局瞬息萬變,各國車企競爭已近白熱化。根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的最新數據,特斯拉在德國1月份的新車注冊量同比下降60%,是在德國月銷量超過1000輛的汽車制造商中,降幅最大的一家。法國汽車工業協會(PFA)和英國汽車制造商和貿易商協會的信息也顯示,特斯拉在法國和英國當月的銷量分別同比下降63%和8%。
再看看比亞迪,1月銷量超30萬輛,海外銷售同比增長83.4%。比亞迪的崛起不僅代表了中國汽車工業的進步,更彰顯了中國車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許多中國網友已經在預測,比亞迪2025年很可能會沖到世界第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