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字總結日本電影市場的2024年——本土天花板,進口拖后腿。
本土電影的成績再度刷新紀錄,但進口片的發行數和總票房雙雙下滑,拖累日本大盤錄得6.5%的同比跌幅。不過,在海外發行上,日本電影成績首次突破5億美元,已實現超過十年的穩健成長,成為亞洲國家“文化輸出”的優等生。
本土與進口錯位而行
1月29日,日本映畫制作者聯盟公布了年度數據。
據統計,2024年日本總票房以逾2069億日元收官,同比前年的2215億日元下跌6.5%。對比2019年錄得的2612億日元,去年日本大盤的復蘇進度約為79%,優于北美(75%)和韓國(62%)但不及印度(108%),在各大電影市場中位居中上游。
另外,2024年日本總觀影人次下滑7.1%至1.44億,平均票價則創下1433日元的新高,可見線下業態面臨的通脹壓力。
若以國別劃分,2024年本土電影共進賬1558億日元,超過2016年產出的1486億日元,創下歷史最佳數字。由此其市場份額膨脹至75.3%,時隔兩年重回3/4以上的高位。
與此相對,進口片的票房則萎縮至512億日元,比前年錄得的733億暴跌三成,市場份額也只剩下24.7%,為整體大盤不振的最大肇因。
從影片數來看,2024年合計公映685部本土電影,僅比2019年的689部略低,為有統計以來第二高的產量。但受制于好萊塢雙罷工的影響,進口片的數量從556部掉到505部,跌至過去三年的最低谷。此消彼長之下,去年日本院線共發行1190部電影,與2019年的峰值(1278部)尚有差距。不過,影院建設的速度并未被市況拖累,去年日本銀幕總數上升至3675塊,較前年的3653塊有一定增長。
去年撐起影市脊梁的主力軍依然是劇場版動畫。1月底,《機動戰士高達SEED FREEDOM》率先激活大銀幕,院線總收益達到53.8億日元,接棒前年12月公映的《間諜過家家代號:白》。2月中旬,《排球少年!!垃圾場決戰》又刮起一股運動旋風,首周前三天以22.3億日元登頂,打破由《灌籃高手》保持的體育劇場版開畫紀錄,最終長線續航至116.4億日元,成為去年首部突破百億關口的本土電影。來到4月,《名偵探柯南:百萬美元的五棱星》接力出擊,首周末便以33.52億日元創下影史次高紀錄,累計票房更飆升至158億日元,在歷年排行榜上居第14名,離身前的《阿凡達》(159億)僅一步之遙。
在真人電影方面,暑期檔登場的《王者天下4》橫掃80.3億日元,在大幅改寫系列最佳成績的同時,也締造近六年來本土真人片的新高,力壓前年席卷院線的《哥斯拉-1.0》(76.5億),再度印證原著漫畫的超強人氣。此外,《最后的里程》和《詭譎屋》雙雙突破50億關口,前年12月開畫的《與你再遇鮮花盛開之丘》則拿到45.4億日元。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末亮相的《工作細胞》也完成四連冠,為漫改真人版再添勝績。
相比之下,去年好萊塢在日本市場則表現平平。由皮克斯出品的《頭腦特工隊2》于8月初公映,以53.6億日元奪下進口片年冠。這一成績較前作的40.4億有顯著增長,也創下皮克斯近三年來的最佳數字,接近于《瘋狂元素城》(27億)的兩倍。不過,對比2019年賣過百億線的《玩具總動員4》,皮克斯的市場號召力尚未恢復至頂點。
照明娛樂新作《神偷奶爸4》則報收于45.3億日元,助動畫電影包攬進口片前兩席,但與前年隸屬同一廠牌的《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140.2億)不可同日而語。另外,年末公映的《海洋奇緣2》也發揮不俗,累計票房已超過師出同門的《星愿》。
漫威R級大作《死侍與金剛狼》以21.1億日元領銜真人電影,延遲八個月公映的《奧本海默》則拿到18.7億,但都不及前年12月登場的《旺卡》。由東寶發行的《哥斯拉大戰金剛2:帝國崛起》只進賬17.4億,反倒是在圣誕節出爐的《獅子王:木法沙》走勢平穩,截至1月份已落袋逾21億日元。
進軍海外拓展受眾
即便去年本土電影的成績再度刷新紀錄,但難以彌補進口片的疲弱表現,全年大盤無奈中止連續三年的漲勢。
墻內開花墻外香。日本電影的海外成績首次突破5億美元,已實現超過十年的穩健成長。以日本映畫制作者聯盟成員松竹、東寶、東映和角川為準,2024年日本電影的對外輸出成績達到5.4億美元(約合850億日元),比前年同比提高11.8%,更相當于2014年的逾6.9倍。這一數據包括電影和電視電影的海外發行權、海外放映權、翻拍權、海外播放權、海外二次使用權和影視角色商品化權等。
以《鬼滅之刃 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問鼎2020年全球年冠為新起點,日本動畫電影的海外影響力在過去數年持續攀升。無論是北美賣過3千萬線的《咒術回戰0劇場版》和《龍珠超 超級英雄》,抑或總票房落在3億美元左右的《鈴芽之旅》、《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和《灌籃高手》,都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刷出存在感。受益于這些熱門動畫長片的接力推動,再加上近年日元貶值帶來的放大效應,去年日本電影的海外收益已達到本土市場的一半以上,將經年累月的文化輻射力兌現為票房佳績。
冀望以海外“文化輸出”對沖影市下行壓力的亞洲國家并非只有日本。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統計,2024年韓國總票房為1.19萬億韓元,較前年錄得的1.26萬億韓元,同比下滑5.3%。這一大盤數字僅相當于2019年的六成強,復蘇進度在各大主要市場中名列倒數。與線下業態的停滯不前相對照,韓國影視內容在全球流媒體上則成為“香餑餑”。
在去年9月發布的第三份What We Watched報告中,Netflix表示2024年前半年的總觀看時長達到940億小時,并特別列出多套播放數據亮眼的韓語劇集,包括《淚之女王》(2920萬)、《寄生獸:灰色部隊》(2540萬)和《與惡魔有約》(1770萬)等,和西班牙語一道成為非英語作品的佼佼者。
就在上個十年,韓國剛經歷票房井噴的繁榮期,一舉躍升為世界第四大電影市場,更以人均超過4次觀影領跑全球。但隨著2020年全球影院被迫陷入歇業潮,韓國電影產業仿佛被按下暫停鍵。在原來的“泡沫”被戳破后,韓國電影行業又面臨強大外力的挑戰,遭遇復蘇乏力的陣痛期。
從這個角度來看,以《魷魚游戲》為代表的韓劇在全球飄紅,反倒可能為整體的韓國影視行業提供新出口。
根據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發布的最新報告,2022年韓國內容產業出口額達到132.4億美元,比上年的124.5億美元增長6.3%。這一數字在2016年還只有60.1億美元,短短六年間就實現翻一番。
定義上,內容產業是向公眾制作受版權保護的作品的組織的總稱,包括出版、音樂、游戲、廣播(即劇集)、電影、動畫、角色、廣告、信息和內容解決方案等。值得一提的是,韓國內容產業在2021年的出口額就超過了家用電器和充電電池,已成為韓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隨著Netflix等流媒體平臺持續加碼,韓國影視內容的海外影響力正逐年提升,不僅在增長乏力的本土之外拓展新受眾,也為“文化輸出”的實績添磚加瓦。
韓國影視行業在過去數年間所遭逢的“劇變”,足以作為其他新興市場未來發展的借鏡。作為對比,日本市場在面對巨變時則展現出更強的韌性,并以動畫等強勢片種加快進軍海外院線,展現出老牌“電影強國”的深厚底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