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該來一波開門紅的時候“掉隊”,對于一家頗有聲望的汽車企業來說,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2月4日,長城汽車發布1月銷量數據,銷量達到80,933臺,同比下降22.20%。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且與比亞迪、長安汽車、奇瑞、吉利汽車并稱為“自主五虎將”的長城汽車,在開年第一個月拿出這個成績,著實給大家帶來了不小的落差感。
反觀其余“四虎”:
比亞迪1月銷量達30.05萬輛,依舊占據車企銷量老大的位置;
吉利汽車1月銷量為26.67萬輛,同比增長24.9%,創吉利有史以來最好的單月銷量記錄;
奇瑞1月整體銷量達224,323輛,實現了同比增長10.3%;
即便是1月銷量微降的長安汽車,仍然以27.57萬輛的銷量成績,保持了品牌銷量“2字”開頭。
這么一比較,長城汽車顯然給人一種“掉隊”的感覺。
2025年開門不利,長城汽車到底怎么了?
從整體環境上看,2024年底至2025年初這段時間內,其實整個汽車行業都面臨著一定的壓力。
經濟下行,消費者信心波動等因素導致汽車消費市場需求有所減弱,再加上新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的影響,大家在購車方面變得更加謹慎。
大背景之下,整個行業都受到了較大影響。
1月份,車市消費勢頭相對疲軟,乘聯會數據顯示,第一周零售同期下滑28%,第二周零售同期下滑16%,雖然第三周同比增長20%,但中間有個春節假期,所以,1月份車市數據看上去并不是很“漂亮”。
當然,長城汽車1月的“失利”,并非全部與大環境相關。從其過往的表現上看,長城汽車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長城汽車掌門人魏總曾說過,長城汽車(銷量)哪怕跌落前十也不怕,因為要健康地發展,寧可少干點,市占率少一點,也不去追求沒有意義的銷量。
這話聽起來頗為大氣,但細想一下就會發現,這種對銷量的“大氣”顯然有些過了。放眼當下汽車市場,任何品牌都需要靠銷量打天下。
一般來說,市場給企業排名,往往只看銷量這一個指標。 看看海內外的主流車企,比如豐田、大眾爭霸主爭的是銷量,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爭第一,爭的也是銷量。
而長城汽車對銷量方面的“淡泊”態度,也使得其近兩年來,單月銷量始終在10萬上下搖擺,相比其他開啟加速模式的中國車企,長城汽車顯然已經落后不少。
就最近公布的1月份銷量來看,長城旗下“五子”的銷量都有所下降。其中,哈弗品牌1月銷量為48,557臺,同比下降17.84%;WEY品牌1月銷量為5,007臺,同比增長49.42%;
歐拉品牌1月銷量為2,193臺,同比下滑63.46%;坦克品牌1月銷量為12,845臺,同比下降35.99%;
長城皮卡1月銷量 12,321輛,同比下滑20.33%,跌幅也在進一步擴大。
總體來看,長城汽車旗下五大品牌中,除了WEY品牌銷量同比增長,其他四大品牌跌幅都在兩位數以上。
銷量的下降不僅僅讓長城汽車的數據看上去不給力,其對車企搶占市場份額也有著極大的影響。
長城汽車一直主打SUV車型與皮卡,哈弗品牌更是其銷量擔當,但從哈弗H6(參數丨圖片)不再持續奪冠,市場競爭對手越來越多之后,其在SUV領域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
轎車領域的歐拉品牌銷量同樣是連續下滑,其1月銷量只有2000多輛,使得長城汽車在轎車市場幾乎喪失了話語權。
而坦克品牌這兩年的優勢地位,也逐漸被比亞迪、奇瑞、長安汽車所稀釋,在硬派越野產品遍地開花的當下,能跟坦克品牌正面硬剛的車型不再稀缺,長城汽車很難在這一領域獲得更多份額。
即便WEY品牌處于增長狀態,但其1月銷量僅為5000多輛,對整體的銷量拉動作用有限。
更何況,WEY推出的車型多,但停產的也多。近年來,已相繼停產瑪奇朵DHT、瑪奇朵DHT-PHEV、拿鐵DHT等多款車型,這種上市“一年即停產、購車數月便絕版”的做法,很難讓消費者對其產生信心。所以,其市場地位也相對有限。
在極為現實的汽車市場中,旗下各大品牌無法在銷量上證明自己的強大,從長遠的角度上看,長城汽車在市場上的影響力自然很難得到突破。
當然,長城汽車也并非毫無追求。其曾為2024年定下190萬的銷量目標,只不過實際完成率只有64.91%,累計銷售僅有123.33萬輛。
車企完不成銷量目標是常事,但對于長城汽車這種大廠來說,企業目標與工廠匹配產能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一般來說,企業制定次年目標之前,需要提前為工廠配備產能,這也是保證工廠正常運作的關鍵。
如果銷量持續走低,就意味著生產力很可能會過剩,當企業無法靠產品自身養活工廠,經營上的問題自然也就接踵而至了。
即便目標總是難以達成,長城汽車仍然對立Flag樂此不疲。其在企業成立30周年之際給自己制定了2025戰略目標,全球年銷量要達到400萬輛。
雖然目前長城汽車并未爆出此類問題,但如果其低迷銷量與遠大目標之間無法平衡,這一切也并非是杞人憂天。
在銷量上不是很出色的長城汽車,也有自信的一面。魏建軍公開表示過,“如果長城汽車都不賺錢,那么就沒有賺錢的企業了”。
今年1月14日,長城汽車發布盈利預告,2024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24億到130億,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3.78億-59.78億,同比增幅在76.60%-85.14%之間。就盈利能力來看,長城汽車的確有自信的資本,堪稱全國最賺錢的車企之一。
另外,長城汽車的海外市場做的也不錯,其1月份海外銷量達到28,016臺,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23%,國際化戰略布局初見成效。
在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銷量與盈利是車企必須要平衡好的兩個方面,甚至可以說是缺一不可的兩個生存條件。對于車企來說,有銷量才有份額才能穩住用戶基本盤,車企及其上下游的生態鏈才有活下去的可能,而僅有盈利優勢的長城汽車,顯然做得還不太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