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區作為上海的“心臟、窗口、名片”,地處上海中心城區核心區,區域經濟密度連年位列全市第一,各類高能級資源在這里集聚。過去一年,黃浦區委、區政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推進法治黃浦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效,為黃浦區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筑牢了堅實的法治基石。
2025年1月20日,《解放日報》外灘專版四個整版聚焦黃浦區法治建設成果,分別從“黃浦:打造法律服務業發展高地”“法律服務,‘零距離’送到企業身邊”“讓每個人在執法決定中感受公平正義”“法治保障送進社區,為基層干部賦能”四個專題,向廣大讀者介紹黃浦區2024年在法律服務行業建設、法治助力企業發展、提升行政執法監督實效、強化基層法治建設等工作領域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今天,“浦江法韻”推出“讓每個人在執法決定中感受公平正義”。
講規則、尊法治、尚誠信是黃浦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中心城區的比較優勢,也是市場主體在黃浦展業的信心保障。近年,黃浦區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持續完善工作機制,提升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
傾聽最真實聲音,讓文件制定更接地氣
在Citywalk風靡的這幾年,黃浦區以其獨特的街區風貌和歷史人文底蘊吸引著市民、游客的目光。以兼顧風貌保護與民生改善為原則,黃浦區圍繞衡復風貌區南昌路主軸線開展了歷史建筑保護性修繕工作。而社區微更新、市政改造、市容綠化改造以及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具體怎么做,則需要規范性文件作為依據。《黃浦區加強歷史風貌區、優秀歷史建筑和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實施辦法》的意義正在于此。
家住南昌路的劉先生之前沒有想過,能在這個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規范性文件發布前,發出聲音、提出建議。2023年3月,在實地踏勘風貌保護區和優秀歷史建筑,詳細了解有關保護措施落實情況的基礎上,劉先生作為社區居民代表參加了由黃浦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的《關于加強歷史風貌區、優秀歷史建筑和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實施辦法》的備案審查意見征詢專題會,與專家學者、人大代表一起與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面對面。
南昌路口袋公園 海沙爾 攝
“在規范性文件發布前開展備案審查,可以讓政府聽到來自各方面的真實聲音,吸收各方的意見建議,讓文件制定更符合實際,更有針對性、可操作性。”黃浦區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何建紅介紹,這場專題會標志著從“閉門審查”向“開門辦理”的轉變,不再是“從文件到文件”的單一書面審查模式,而是現場征詢人大代表、政府部門、社區居民和專家的意見、建議。當天,區人大當面向政府部門反饋審查意見,政府部門當場采納了5條人大審查建議,并會商后續整改落實措施。
這種新方式,是黃浦區人大備案審查工作創新探索實踐的縮影。積極適應備案審查的新形勢,近年來,黃浦區人大著力完善備案審查制度,擴大備案審查范圍,增強備案審查合力,提升備案審查質效,在全市人大系統實現了“四個率先”。
除率先試點規范性文件備案“開門辦理”外,黃浦區人大率先制定了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實施辦法,堅持探索創新、務實管用、簡便易行的編制原則,明確規定了備案審查工作的職能定位、備案范圍、審查標準、審查方式、審查程序、報告制度等,大膽將探索實踐成果轉化成具體條文,增強制度供給的針對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為基層備案審查探索實踐提供制度保障。
“之前的備案審查規定分散在立法法、監督法、地方組織法等多部法律中。制定統一的備案審查工作制度,并根據實踐需要進一步細化、補充和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形成一套相對系統完善的備案審查制度體系,為的是確保備案審查工作依法合規進行。”何建紅解釋。
逢年過節,豫園燈會都會迎來大客流,“頂流”商圈的有序安寧,離不開高效能治理。2024年1月,黃浦區人大法制委在豫園街道辦事處組織開展專題活動,針對《豫園地區綜合管理辦法》現場征詢人大代表、政府部門、社區居民和專家的意見建議。備案審查現場,與會者結合審議《管理辦法》提出了許多專業性、針對性、可操作性都很強的意見建議,為區人大備案審查工作和區政府重大行政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舉是黃浦區人大響應全國人大關于推動備案審查向基層一線延伸的工作要求,開創了本市人大系統將備案審查工作延伸到街道辦事處的先河。為拓展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的領域,黃浦區人大還率先對法院、檢察院業務類規范性文件開展備案審查。
為避免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流于形式,黃浦區人大還積極重構備案審查的體制機制,率先對規范性文件開展實質性全面審查。審查標準,從原來的合法性審查拓展為合憲性、政治性、合法性和適當性等四個審查。審查內容方面,從原來的對備案報告進行審查拓展為“1+6”全面審查,其中“1”為備案報告,“6”為起草說明、公眾參與報告、風險評估報告、專家論證報告、合法性審查意見、制定依據等6個附件。
堅持“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的備案審查原則,黃浦區人大積極推動正確監督、有效監督和依法監督,助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和規范性文件進一步科學化、規范化。近年來,共完成“一府兩院”規范性文件開門辦理和目錄審查60余件,提出合法性、適當性審查意見和文字修改意見70余條,大部分意見建議均得到“一府兩院”重視與采納。
探索求新,過程民主,監督問效。黃浦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姚曉紅表示,黃浦區人大備案審查探索實踐在全市人大系統實現的“四個率先”具有較強的“首創價值”,通過與政府、法院、檢察院同心同向、同題共答,積極發揮人大法律監督職能,以高質量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為助推法治政府建設貢獻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探索服務型執法,開展包容審慎監管
新年首日,南京東路、外灘、豫園、新天地四大商圈熱鬧非凡,錯開市民游客逛街購物的時間,黃浦區市場監管局執法工作人員對多家企業開展了食品、特種設備安全檢查。走入企業門店,執法工作人員的第一個動作就是“亮證亮碼”,通過“檢查碼”向企業展示檢查任務內容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后再進行檢查。
2024年12月,黃浦區積極落實《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規范本市涉企行政檢查的實施意見》。進入2025年,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全面啟用“檢查碼”入企檢查。通過“檢查碼”,可完成“啟動檢查、生成任務、現場告知、結果反饋、檢查評價”全環節,實現“一碼閉環”。為盡可能減少現場檢查對企業的打擾,執法人員特意避開午市、晚市等客流高峰時段,錯峰開展食品餐飲、流通經營、特種設備等安全檢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為落實好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相關要求,黃浦區持續踐行服務型執法、開展包容審慎監管。以讓企業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為出發點,黃浦區率先響應國務院、上海市政府相關部署要求,發布《黃浦區精準高效協同監管實施辦法(試行)》,并依托互聯網+監管平臺、運用“融e查”小程序,實現制度落地實景化,完成多個領域的跨部門綜合檢查項目,以“精準高效協同監管”打破部門主義,實現政府監管與服務的規范化、標準化、集約化。
黃浦采用“檢查碼”開展元旦安全檢查 資料圖片
據介紹,2024年,“檢查碼”在跨部門協同監管場景中的運用不斷走深走實。通過對行政檢查的基本要素進行歸集、合并、加工,對跨部門檢查進行全面整合,實現了不同類別、不同形式檢查的“水乳交融”。隨著“檢查碼”與“隨申辦”“企業云”等平臺的銜接,監管對象可通過掃碼方式進行執法評議反饋,行使咨詢、投訴、發表意見建議等社會監督權利。
在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過程中,黃浦區尤其注重政府法律事務管理標準化的探索與實踐。2023年末,作為基層法治建設樣本,《黃浦區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的實踐與探索》成功入選《上海法治發展報告(2023)》。2024年,黃浦區發布了兩項區級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重大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指南》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規范》,兩項文件均于該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
記者了解到,兩項標準化文件系全市首個區級層面涉及重大行政決策和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領域的地方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兩項標準化文件的出臺,科學量化了重大行政決策風險評估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的標準和流程,一方面填補了黃浦區在政府法律事務領域的標準空白,有效形成“法律法規+管理制度+區級地方標準”的宏觀、中觀、微觀相結合的“三維”制度體系,體現黃浦特色;另一方面通過統一標準、細化審查內容等,切實寫好黃浦重大行政決策和重要文件制定的“前半篇文章”,真正把風險評估和合法性審核落到實處。
在基層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方面,黃浦區在小東門街道司法所實踐基礎上,發布了《黃浦區基層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目錄》,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和權力制約監督工作。
2022年10月底,黃浦區檢察院公益檢察室通過上海市公益訴訟全息辦案智能輔助系統推送獲知一條市民投訴,反映黃浦區外灘觀景平臺上某處存在施工單位破壞綠化樹木的情形。據調查,當時外灘一家餐廳因周圍的香樟樹遮擋了部分用餐者的景觀視野,在未取得綠化管理部門對苗木遷移及砍伐的行政許可的情況下,砍伐了7株香樟樹并用卡車、吊車將樹木清運處理。
2023年1月19日,黃浦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認定涉案餐飲公司擅自砍伐樹木的行為違反了《上海市綠化條例》等相關規定,結合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程度、違法事實、損害后果,按綠化補償標準七倍依法處罰,罰款47.88萬元。2024年6月,7株香樟樹已在指定點位種植完畢。侵權單位也通過購買碳排放交易配額的方式,對生態損害賠償進行了替代性修復。
對擅自砍伐樹木的行政處罰,是《黃浦區基層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目錄》212個事項中的一項。目前,黃浦區司法局已研究制定《關于進一步完善黃浦區各街道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實施細則》,推進執法監督工作走深走實。
跨省協查,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消毒產品的來源是否可靠、成分是否安全是消費者關切的問題。為確保消費者“所買必可用”“效用皆安全”,黃浦區衛健委持續加強對消毒產品的監管,力查違規消毒產品,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黃浦區經營消毒產品的藥房連鎖企業共計19家,其中總部注冊在該區的為2家,19家連鎖企業下屬經營門店近79家。經營消毒產品的超市連鎖企業13家,下屬經營的門店18家。
監督員對消毒產品經營單位開展監督檢查 資料圖片
經過多年對消毒產品的監管,黃浦區衛健委不斷總結工作經驗,根據企業需求,跨前一步為管理相對人提供業務指導服務,現場審核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等相關資料,培訓指導企業識別違法違規產品,避免違法違規產品流向市場。聯合企業總部,加強對總部質控負責人培訓,提升其消毒產品質量審核業務能力,從源頭把關,杜絕違法違規產品進入流通領域。
在服務指導的同時,黃浦區衛健委持續加大對區內消毒產品經營單位的監管力度。對于監管中發現的涉嫌違法違規的產品,堅決一查到底、一管到底。對發現的可疑產品及時發放《衛生監督協查函》至產品生產企業或責任單位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進行協查確認,從源頭著手,鎖定違法證據。通過跨省協查、市區配合,對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第一時間要求責任單位收回違法違規產品。將銷售鏈上的違法行為抄告、移送至具有管轄權的衛生行政部門進行查處。對于監管中發現的非本部門管轄職責范圍的違法線索,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抄告。
2024年,在處理一起美容場所投訴件時,黃浦區衛健委工作人員發現該場所疑似經營使用違法違規消毒產品,立即向該產品標識上標注的生產地衛生行政部門發出協查,在收到該產品為假冒產品的回復后,及時抄告區市場監管部門。衛生執法部門服務指導與執法監督并舉的理念,得到了消毒產品經營單位的支持和認同。
秉持將違法線索一管到底的治理理念,黃浦區衛健委持續加強與橫向部門的溝通聯絡和協查抄告。為確保跨部門聯合檢查有效開展,在黃浦區2024年度零售藥店跨部門聯合檢查前夕,黃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黃浦區衛生健康監督所)事前先與各部門協調相關工作內容,并集中于2024年10月23日、24日兩天針對5家零售藥店開展集中式檢查。經檢查,5家零售藥店涉及6件第一類消毒產品,檢查結果均為合格產品。
“數字+監管”,實現精準核查
2024年2月底,黃浦區建筑業管理所對區內公開招標的建設工程項目進行監管時發現:A、B公司提供的項目負責人簡歷中業績部分疑似非本人真實業績,均涉嫌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C項目招標人隨即向行政主管部門申請暫停后續評標工作。2024年3月,黃浦區建管所正式對A、B公司立案調查。
執法人員搜集了C項目招標電子文件,A、B公司投標電子文件,當事人詢問筆錄,當事人提供的書證材料,案件調查全過程的錄音錄像,政府信息平臺公示數據截圖等證據材料。經過調查發現,A、B公司在投標文件項目負責人簡歷表中,填寫的業績均不是該項目負責人本人完成的個人業績。A、B公司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違法行為事實清楚,證據鏈完整。
A、B公司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黃浦區建管所依據《上海市建設工程行政處罰裁量基準(2022年版)》第19條規定,對A、B公司處以中標項目金額7‰的罰款,對A、B公司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單位罰款數額7%的罰款,依法向A、B公司送達《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A、B公司隨即提出了陳述申辯。
經黃浦區建管委法制審核辦、建管所慎重討論決定,考慮到當事人最終未中標、涉案工程標的較小且危害后果較輕,對該案涉案單位的行政處罰罰額比例由7‰下調至5‰,對單位主要責任人的行政處罰罰額比例由7%下調至5%,于2024年8月向A、B公司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當事人均已繳納罰款。
招標投標是市場配置資源的重要方式,經營主體通過招標投標進行供需對接、競爭擇優,有利于實現各類要素優化配置。為優化建設工程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近年來,黃浦區建管委借助上海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大數據智慧監管平臺,運用數字化手段強化招標投標全過程管理。
黃浦區建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化數字化的監管方式提升了執法人員案件辦理、收集證據的效率。精準核查的同時,執法部門始終把保障權利、維護公平放在心上。“優化營商環境,執法為民。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范健康的過程中,充分保障當事人知情權、陳述權和申辯權,使每個人在執法決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來源:解放日報記者吳越
編輯:張海燕 張曉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