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從俄羅斯買到了一款“撒手锏”?據稱,俄羅斯近日向印度建議出口R-37M空空導彈的生產許可證,該導彈射程可達400公里,被認為是目前射程最遠的現役空空導彈。
如果消息屬實,那么印度軍隊在未來一段時間又有了能夠在全世界炫耀的“國產大殺器”,甚至不排除對外出口,上一個例子就是“布拉莫斯”反艦導彈。
據保加利亞新聞網報道,印度當地消息宣稱俄羅斯已準備好向印度出售R-37M空空導彈的生產許可,用于印度空軍的蘇-30MKI戰斗機。這則消息,可能是最近的班加羅爾航展上傳出來的,俄羅斯派出了不少展品參加了這次航展,其中就包括了蘇-57隱身戰斗機。
從印度空軍的角度看,目前不太可能采購蘇-57戰斗機,印度在多年前試圖參與蘇-57項目,但是雙方合作遭到失敗,印度正在嘗試自行研發五代戰機。但是,印度從俄羅斯進口一些“先進”武器或設備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主要用于升級現有的蘇-30MKI戰斗機,以及作為印度五代機的技術儲備。
R-37M遠程空空導彈,是R-37導彈的升級版,后者被北約稱為AA-13“箭”,則是從更早的R-33遠程空空導彈發展而來。這三款導彈都是用于裝備米格-31高空高速截擊機,用于遠距離超視距作戰,以狙擊敵方的預警機、加油機等高價值平臺。
R-37導彈在1980年代開始研制,但是隨著蘇聯解體,由于裝備成本太高,R-37研發計劃一度終止。據稱在2006年,R-37導彈作為米格-31BM截擊機的配套武器,重新上馬,并且改進了射程、速度和制導系統,重新命名為R-37M導彈。
據了解,R-37M導彈的引擎為固體火箭發動機,并采用可拋棄的火箭助推器,最大射程可達300-400公里,速度可達6馬赫,射程和速度都遠超過大部分現役導彈。例如俄空軍大量裝備的R-77中程空空導彈,射程只有80公里(改進型可到160公里),速度也只有4.5馬赫。
但是,R-37M導彈卓越的射程和速度,伴隨而來的缺點就是重量大了一些,據稱全重達510公斤(前身R-37重量達600公斤),全長4.2米,戰斗部重量60公斤。相比之下,R-77重量只有175公斤,長度3.6米,戰斗部為22公斤。不過,考慮到美國海軍最近用“標準-6”導彈改出來的AIM-174B遠程空空導彈,重量超過850公斤,長度達6.5米,R-37M導彈已經算是比較“小巧”了。
R-37M導彈的制導方式比較復雜,采用慣性制導和主動/半主動雷達制導結合的復合制導方式。據稱,R-37M導彈允許在大部分飛行過程中,可采用慣性制導或半主動雷達導引方式,保持自身“靜默”狀態,在靠近目標時才打開主動雷達。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俄羅斯雖然允許出口R-37M導彈,但是并不是米格-31截擊機使用的那個型號,而是兼容其他戰機的特殊版本。目前,俄羅斯推出了R-37M的兩個變型,分別是RVV-BD和Izdeliye 810。RVV-BD是專門的出口型,尺寸略有減少,重量略減為510公斤,射程則大幅縮水到了200公里。Izdeliye 810(也稱K-100)則是能裝備蘇-35、蘇-57、蘇-30等戰機的“精簡版”,尤其是為兼容蘇-57的內部彈艙,Izdeliye 810的彈翼可折疊,長度也減小到4米,重量減為400公斤,射程也縮短為300公里,相對來說實用性更高。
那么,俄羅斯向印度推銷的R-37M導彈,到底是哪一款呢?很明顯,只能從RVV-BD和Izdeliye 810這兩個變型中選擇,這兩款R-37M的“縮小版”理論上都能裝備印度的蘇-30MKI戰斗機。但是,這兩款導彈的射程分別只有200公里和300公里,只有米格-31BM搭載的原版R-37M才能勉強實現400公里射程,所以印度媒體吹噓的“400公里射程”完全做不到。
即使是印度拿到“最先進”的Izdeliye 810導彈,僅憑蘇-30MKI的性能,也很難發揮出300公里的最大射程。蘇-30MKI的無源相控陣雷達雖然號稱探測距離300公里,但達到這個指標的條件很苛刻。正常情況下,蘇-30MKI的雷達最多也只能達到150公里的探測距離,根本談不上引導300公里射程導彈的能力。
即使印度空軍考慮用預警機來引導Izdeliye 810導彈,基本上也是天方夜談。印度目前使用的“費爾康”預警機,與蘇-30MKI戰斗機根本無法實現“數據鏈傳輸”,互相聯系還要靠語音。所以說,蘇-30MKI發射導彈,由預警機的雷達來引導,這種“理想場面”以印度空軍目前的能力來說是過于奢求了。
事實上,即使是俄羅斯空天軍,至今也沒能完全發揮R-37M導彈的最大射程。俄烏戰爭期間,俄軍蘇-35戰斗機曾使用R-37M遠程導彈(估計就是Izdeliye 810),在213公里距離上擊落了一架烏軍米格-29戰斗機,從而創造了世界紀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300公里”的最大射程目前也是很難達到的。
盡管如此,印度空軍如果拿到R-37M導彈(Izdeliye 810版本或更差的RVV-BD),也算是一個巨大進步。當前,印度空軍的“陣風”DH/EH戰斗機配備有“流星”遠程空空導彈,最大射程為150-200公里。
印度蘇-30MKI戰斗機如果裝備了R-37M導彈(即使是縮水版),基本也能實現150-200公里的最大射程,比現有的R-77導彈強了不少(目前僅有不到80公里射程),將大幅提升印度空軍的超視距作戰能力。
更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印度如果獲得了R-37M導彈的生產線,很可能效仿“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印度從俄羅斯引進的“寶石”導彈的改進版)的成功經驗,將其改頭換面變成“印度國產之光”,大肆向其他國家出口。
這樣一來,印度版R-37M很可能像“布拉莫斯”導彈一樣,淪為印度的外交工具,在國際上制造各種麻煩,甚至向我國周邊鄰國擴散,足夠達到“惡心人”的目的,這是我們最需要警惕的。(作者:陶慕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