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區負責人耿銀東帶領團隊突破技術難關,成功為一名合并尿毒癥的復雜冠心病患者實施IVUS(血管內超聲)引導下零造影劑冠脈介入手術,標志著鄭州二院復雜高危患者精準介入治療領域邁上新臺階,為腎功能不全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診療選擇。
【當“冠心病”遇上“尿毒癥”,治療陷入兩難境地】
59歲的孫先生
早在20年前就查出患有
“慢性腎病,腎功能不全”
還伴有“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病”
平常并沒有按規律治療
直到7年前
孫先生做了冠脈支架置入手術
最近
孫先生因反復胸痛藥物治療不佳來到了
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考慮他冠脈的問題加重了
得趕緊做冠脈檢查
查看冠脈具體是什么情況
可傳統的冠脈造影得用含碘造影劑
而孫先生入院檢查肌酐已經達到765mmol/L
腎臟功能已經嚴重受損
到了“尿毒癥” 階段
要是用了含碘造影劑
腎臟功能可能會進一步受損
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怎么能既不傷害腎臟
又能準確地完成心臟手術呢?
這一難題擺在了醫護團隊面前
【“IVUS導航+零造影劑”技術創新,精準治療“無痕”護航】
面對挑戰,耿銀東主任團隊組織多學科會診,結合國際前沿技術經驗,決定采用IVUS引導下零造影劑介入方案:
血管內超聲(IVUS)全程導航+零造影劑操作+精細化球囊擴張治療
血管內超聲(IVUS)全程導航:通過超聲探頭實時呈現血管三維結構,精準定位病變位置,替代傳統造影劑的顯影功能。
零造影劑操作:術中全程不使用含碘造影劑,從根本上保護患者殘存腎功能。
精細化球囊擴張治療:根據IVUS評估結果,術前管腔面積1.83m㎡,對回旋支病變進行精準靶向治療(于病變處置入洗脫冠脈支架1枚),術后管腔面積4.92m㎡,恢復心肌供血。
手術歷時1個小時圓滿完成
術后患者胸痛癥狀顯著緩解
腎功能未出現惡化
為高危患者開辟綠色生命通道
耿銀東主任表示:“對于這類高危患者,每一毫升造影劑都可能成為壓垮腎臟的最后一根稻草,我們通過IVUS技術實現‘眼觀六路’,用更微創的方式為患者爭取生機。未來我們將持續探索復雜病例的個體化治療方案,讓更多患者受益于精準醫療。”
【什么是IVUS技術?】
血管內超聲(IVUS)被譽為介入醫生的“第三只眼”,通過導管將微型超聲探頭送入血管,可360°呈現血管橫斷面圖像,精準評估斑塊性質、血管狹窄程度及支架貼壁情況,是復雜冠脈病變診療的“黃金搭檔”。
傳統造影與IVUS引導手術的區別
1、成像方式,IVUS是通過導管將小型超聲探頭送入血管內部進行圖像采集,而造影則是利用對比劑增強血管影像。
2、成像原理,IVUS基于超聲波反射原理,顯示血管壁結構;造影則利用X線或CT掃描技術,在注射對比劑后觀察血管充盈情況。
3、操作方法,IVUS需要使用專門的導管系統,將探頭插入目標血管;造影則需注射對比劑并進行連續的X線或CT掃描。
4、IVUS主要用于評估血管狹窄程度、斑塊性質等;造影則用于定位病變部位及判斷血流動力學狀態。
(耿銀東 姜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