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大波新車降價,其中包括極狐多款新車直降3.2萬元、領克08EM-P/07EM-P官宣直降1萬元。
才過完年廠商就進行這樣的大幅降價,車市明顯“卷”瘋了。
不過,我們卻嗅到了和往年不一樣的氣息:除了降價幅度之大、車企快速跟進外,不同的是,高階智駕成為觸發“卷”的關鍵詞。
這或許要從比亞迪開啟全民智駕開始說起。
前幾天,比亞迪一口氣上新了21款智駕版車型,包括秦PLUS DM-i(參數丨圖片)、漢DM-i、宋PLUS EV、海鷗等爆款車型均搭載了“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
其中有幾個關鍵點值得一提:
1、比亞迪海鷗智駕版搭載高階智駕的車型指導價已經下探至7萬級,并且支持高快領航、撥桿變道、自動/代客/遙控泊車、盲區監測等27項智駕功能,在同級市場中沒有對手。
2、搭載高階智駕后,比亞迪智駕版車型價格基本一致。以比亞迪海鷗智駕版305KM自由版為例,新增高階智駕功能后,售價保持不變。
3、比亞迪智駕版車型價格區間覆蓋7-25萬級,品類涵蓋轎車、SUV車型,這也是目前傳統大廠和新勢力都必爭的地盤。
以上特點注定今年車市的競爭程度將更為激烈,不只在價格層面,更是在智駕層面,目前蝴蝶效應已經顯現。
比亞迪的智駕版車型已經上市,短時間內勢必會影響大量用戶的選購決策,競品以往可能在價格、配置等方面與比亞迪車型接近,但是現在就能看出有明顯差距了,所以天平會往哪邊傾斜相信大家心中已有答案。
此時還未大量上新高階智駕車型的車企要穩定市場份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降價,以此彌補在智駕方面的不足。
不過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選擇降價的品牌,它的智駕能力就不行,很有可能是還未對所有車型進行針對性地升級。
所以接下去一年內,甚至快的話在半年內,車企或將出現兩種趨勢:一是跟進比亞迪,增加高階智駕功能的同時不加價,這在傳統自主大廠中出現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在于它們財大氣粗且體量大;二是不以高階智駕為賣點的品牌,跟進極狐這樣直接降價的方案。
換言之,之后車企要么“卷”智駕、要么“卷”價格,而這對于弱勢品牌來說無疑是一場生存大逃殺。
那么有誰已經站在懸崖邊了?
肯定有不少人會先想到新勢力品牌,但是買它們的用戶更追求新鮮感和智能化體驗,估計短時間內不太會受到比亞迪這種傳統品牌的影響。
另外,小鵬等新勢力品牌在智駕能力上的領先優勢已經是行業共識,這一大“護城河”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被攻破。
所以危險將會率先逼近客戶群體與比亞迪接近的合資品牌。現在合資品牌的銷量、吸引力均大幅下滑,和主流國產新能源車型相比,普遍沒有價格、配置優勢。
比如東風日產的純電動SUV車型——ARIYA艾睿雅,指導價為19.99萬-28.29萬元,即使終端降價5萬元以上,但是銷量也沒有起色。
所以降價這條路對目前合資新能源車型來說,基本起不到急救效果,那么只能寄希望于領先的智駕技術。
但是合資品牌在智駕領域的自研技術進展普遍緩慢,公開消息顯示不少品牌都選擇與供應商合作。合資品牌選擇供應商沒什么問題,但是肯定要面臨極大的成本壓力,那么就不可能像比亞迪一樣給幾乎所有車型賦能高階智駕,畢竟銷量少,賣一輛智駕版車型可能比賣一輛普通版車型虧得更多。
所以對合資品牌而言,今年或許走入了一個死局。
最后,又到了我們經常討論的一個問題,買車要繼續觀望嗎?結合前文分析來看,今年車價將會有較大波動,所以建議最近想買車的朋友等等看。
一方面,現在不少車企都在推出免息政策,可以觀望下目標品牌是否會跟進,如果是的話,那么能省下一大筆錢;
另一方面,短時間內其他品牌很難復制比亞迪的全民智駕模式,所以大部分車企應該會選擇降價。如果你挑中的車是沒有高階智駕的,那么后面降價的可能性不小;
再一方面,高階智駕現在已經有全民化的趨勢,不少車型可能會在改款或者換代時進行針對性提升,那么我們之后買車也許能用相同的價格享受到更好的體驗。
還是那句話,目前買新能源車無法避免被背刺,所以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比亞迪的21款智駕版車型無疑將敦促整個車市提升智駕能力,但是智駕技術費時費力還費錢,所以今年車企的淘汰速度將比往年還要快。
另外,全民智駕將新能源的準入門檻無限拔高,之后或許很難再見到新的品牌,小米或許就是最后一個新勢力,你們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