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跟跑」到「領跑」,回望中國肺癌50年發展變遷
我國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惡性腫瘤首位。2000年以前,肺癌的治療僅有化療、放療和手術3種手段,特別是晚期肺癌患者選擇有限。隨著研究發展,靶向和免疫時代逐次到來,肺癌患者預后不斷改善。同時,我國學者緊跟國際潮流,致力于自主研發,并得益于中國創新藥企業發展,中國研究開始頻繁出現在國際學術舞臺上,不斷引領肺癌發展前沿,走出一條從「跟跑」到「領跑」的發展之路。
肺癌治療飛躍迭代,中國創新蓬勃發展
20世紀70年代之前,肺癌化療藥物少,環磷酰胺等藥物有效率低,毒性大。20世紀80-90年代出現了療效更佳的鉑類和三代化療藥物,明顯改善了肺癌化療有效率,含鉑雙藥方案成為肺癌治療的經典方案。但是含鉑雙藥方案有效率僅為 30%-40%,治療依舊面臨瓶頸。因此,肺癌領域研究者開始追求更為高效低毒的治療方案。
靶向治療不同于化療,對攜帶特定生物標志物的腫瘤細胞具有特異性殺傷作用。EGFR靶點的發現開啟了肺癌精準診療序幕。同時中國專家也開始順應潮流,逐步與國際接軌。2004年,中國研究者首次參與了對比EGFR-TKI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賽的III期國際多中INTEREST研究,全部入組人群中中國患者占比15%,開始為國際臨床研究貢獻力量[1]。2006年,中國學者參與的IPASS研究進一步厘清 EGFR-TKI獲益患者的臨床特征,并探索生物標志物價值,為肺癌靶向治療奠定堅實基礎,肺癌精準治療更進一步[2]。之后,肺癌靶點發現開始呈現井噴之勢,EGFR突變、ALK融合、ROS1融合、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HER2變異、KRAS G12C突變、RET融合、NTRK融合等靶點逐個被發現,一次又一次證實了精準治療理念的正確并為患者帶來巨大獲益。
過去,中國新型藥物的應用依賴于進口,新藥在中國上市時間較國際晚數年之久,同時中國制藥企業更多研制「me too」仿制藥,發展受限。中國學者孜孜以求,傾注心血,發展中國力量。中國龐大的肺癌人群和與歐美患者的基因變異差異也為靶向治療發展提供契機。同時隨著創新藥企業自身發展,原創新藥也開始明顯增加。中國主 導的研究數量明顯增加,中國專家的身影頻繁出現在國際學術舞臺上,在肺癌中的成績和貢獻逐漸被全球看到。例如賽沃替尼是首個中國自主研發的MET抑制劑[3], 藥物在我國獲批標志著罕見靶點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無藥可用時代的終結。短短數十年,我國完成從仿制到創新的根本性轉變,肺癌患者從無藥可用,到實現有條件的藥物可用,再到包括我國自主研發創新藥物在內的治療藥物廣泛可及,患者的預后也實現了飛躍式發展。
除了靶向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發展迅速。2018年,免疫治療研究者獲諾貝爾獎,標志著免疫治療時代的全面開啟。在我國,多種國產PD-1/PD-L1抑制劑層出不窮,中國學者牽頭的相關臨床研究在包括肺癌在內的惡性腫瘤治療中獲得良好結果,中國研究和中國新藥依舊占據免疫治療時代的重心,并使得驅動基因陰性的肺癌患者生存期突破2年,帶來前所未有的獲益。
目前,中國正在融入全球醫藥創新體系,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和藥物研發,新型治療藥物如抗體偶聯藥物、雙特異性抗體,CAR-T等研發如火如荼,我國藥企在全球研發中占據優勢力量,并已經迎來多款新藥獲批。從「跟跑」到「領跑」,這些實實在在的成績見證了中國研究者國際地位和話語權的變遷。
整合學術平臺,助力診療規范
我國肺癌領域學術組織在推動肺癌診療規范化和臨床研究飛速發展方面同樣功不可沒。1978年,全國腫瘤防辦肺癌協作組召開首屆全國肺癌大會。1984年中國抗癌協會(CACA)成立,1986年全國腫瘤防辦肺癌協作組更名為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致力于肺癌學術推廣和科學普及工作,負責肺癌指南修訂,學術大會籌備和臨床研究開展工作,推動了全國肺癌防治研究的開展。同時自2004年開始,肺癌專業委員會每年開展中國肺癌高峰論壇,召集全國肺癌領域專家針對臨床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并達成共識,形成基于循證醫學證據的臨床指南共識,出版的《中國腫瘤整合診療指南》在我國肺癌診療規范化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而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成立于1997年,是由臨床腫瘤學工作者組成的全國性專業學術團體。CSCO長期開展臨床腫瘤學繼續教育和多中心協作研究,推動腫瘤診斷治療的規范化,提高中國臨床腫瘤學的學術水平。CSCO在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加速新藥研發方面積極努力,包括制定多部肺癌生物標志物檢測共識,編纂《中國臨床腫瘤學年度研究進展》,對于肺癌診療標準和規范起到重要作用。2016年起,CSCO發布系列腫瘤診療指南,兼顧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目前已經成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診療指南,有效指導包括肺癌在內的惡性腫瘤診療臨床實踐。
除了權威學術組織,2007年, 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張力教授、上海市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 等帶領全國12家醫療單位成立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CTONG),為中國肺癌研究提供協作平臺。目前研究協作組發起的多項臨床研究在《Lancet Oncol》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東部戰區總醫院宋勇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馬勝林教授等帶領長三角地區47家醫療單位成立長三角肺癌協作組(ECLUNG),為中國胸部腫瘤臨床試驗轉化研究長三角模式探索提供一個新的協作平臺。目前研究協作組發布系列腫瘤診療共識和指南。CTONG和ECLUNG也成為全球肺癌研究中極具影響力的學術組織,助力中國學者在全球臨床研究中從「參與」到「主導」。
這些肺癌學術組織積極落實創新研發協作等工作,加強和拓展臨床研究質量和范圍,通過整合全鏈條資源和平臺,為中國抗擊肺癌事業貢獻力量。
小結:
隨著肺癌有效治療手段和創新藥物的不斷發展,肺癌患者迎來更多治療希望,「無藥可用、用藥難、用藥貴」等問題得到極大改善,生存和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
國家衛健委等13部分聯合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我國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達到46.6%的主要目標。肺癌作為惡性腫瘤的關鍵構成,其相關診療更是抗癌事業的重中之重。隨著不同治療時代的推進,中國學者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創新型制藥企業積極發展,必定可推動中國肺癌防治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健康中國2030」癌癥防治目標實現。
參考文獻:
[1]Kim ES, et al. Gefitinib versus docetaxel in previously tre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TEREST): a randomised phase III trial. Lancet. 2008;372(9652):1809-18.
[2]Mok TS, et al. Gefitinib or carboplatin-paclitaxel in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N Engl J Med. 2009;361(10):947-57.
[3]Lu S, et al. Once-daily savolitinib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s and othe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s harbouring MET exon 14 skipping alterations: a multicentre,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2 study. Lancet Respir Med. 2021; 9(10):1154-1164.
? 本文僅供醫療衛生等專業人士參考
聲明: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
時代背景
趕潮兒(1999-2009)
1999年,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成立,中國自此有了真正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指導原則。那時,我國肺癌學者緊跟國外潮流,按國際的臨床標準做臨床試驗。大多臨床研究都由國外學者設計方案,當時的中國只能照本宣科。在這10年當中我們和外國人學習臨床試驗怎么做,臨床試驗方案是外國學者定的,我們只是執行,只是在貢獻患者,沒有話語權。
弄潮兒(2009-2019)
2009年,振奮人心的IPASS研究發表,這是中國肺癌學者的姓名首次登上了權威N Engl J Med。屆時,我國在自身基礎上參與國際大型研究設計。在肺癌領域的臨床試驗中,中國很多學者開始擔任研究的領頭人和研究委員會成員,我們參加了方案的討論,最終的試驗方案也根據我們的意見做了一些修訂,包括對照組的化療劑量等方面。雖然我們很少有機會做領頭人,但是我們有話語權,可以對試驗方案提出我們的意見。
領潮兒(2019- )
在越來越多的研究中我們開始擔任領頭人。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得益于前20年我們臨床醫生對臨床研究的理解積累、貢獻和影響;第二個也是得益于中國創新藥企業的發展,中國藥廠做的藥,臨床研究中肯定會有中國人做領頭人。
中國胸部腫瘤臨床試驗轉化研究長三角模式探索(2019-2059)四部曲。
重要歷史事件——CTONG成立(2007)
成立于趕潮兒階段末期,發展于弄潮兒階段并達到高潮。
中國胸部腫瘤協作組(CTONG)啟動會:2007年第十屆全國肺癌大會
踏歌而行-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十年發展歷程(2007-2017)發布會:2017年第七屆中國腫瘤學臨床試驗發展論壇
CTONG YOUNG成立:2023年第十三屆中國腫瘤學臨床試驗發展論壇
重要歷史事件——ECLUNG成立(2019)
成立于領潮兒階段初期。
長三角肺癌協作組(ECLUNG)啟動會:2019年第八屆西湖肺癌論壇
迎難而上-長三角肺癌十年發展史(2019-2029)
砥礪前行-長三角肺癌二十年發展史(2019-2039)
踏歌而行-長三角肺癌三十年發展史(2019-2049)
傳承發展-長三角肺癌四十年發展史(2019-2059)
ECLUNG YOUNG成立:2021年首屆長三角肺癌博士研究論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