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網上經常能夠看到烏軍每天又消滅多少俄軍的報道,其實里面提到的數據基本都是來源于烏軍的每日戰報,這個數字累積到2月15日是856660人。
也就是說,在烏軍的宣傳口徑下,將近三年的戰爭殲滅了80多萬俄軍。
這一數據嚇不嚇人呢?當然是很嚇人的,但更嚇人的是該數據的最初版本可是“擊斃”數。到后來累計的數據越來越大,要還按照擊斃戰果計算,再加上幾倍的傷員,那數據就太夸張了。
畢竟俄羅斯那邊可沒有全國動員,也沒有滿大街的抓壯丁;以其動員的兵力體量,恐怕都不夠給烏軍的戰報湊數的。
在意識到這一問題后,烏軍戰報的口徑標準悄然改成了傷亡合計。
可是80多萬的人的殺傷戰果照樣還是挺嚇人,俄軍若真能被殺傷至此,恐怕在目前的戰線上是湊不出六七十萬人,并且在基本控制戰場的情況下,還能夠維持進攻。
俄軍基本控制戰場這點,現在是沒啥疑問的。
即以最近咱們談到的雙方交換陣亡者遺體的數據來說,在3個多月時間內,交換數量是俄軍遺體221具換烏軍遺體3082具,交換比例高達1比14。
我們說過,這一數據不代表雙方在戰場的真實損失比例,只能說明俄方對戰場的控制要更多些。但對戰場的控制本身就是作戰優勢的體現,而這一優勢是在俄軍參戰兵力并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取得的。
所以邏輯很簡單:
俄軍若在參戰總兵力不占優勢,還要付出幾倍于烏軍傷亡的代價下,還能夠維持進攻;總兵力更多,且戰損比占絕對優勢的烏軍,卻在連連后撤,這是說不通的。
當然,在粉圈邏輯下,永遠是它們的哥哥最棒;可是真實的戰爭不是粉圈邏輯,粉絲們覺得它們的哥哥天下無敵,跟真實世界中它們的哥哥是否天下無敵,可以說沒有半毛錢關系。
畢竟戰場是靠軍人的拼殺和戰斗力定勝負的,不是拉出一票粉圈敲鍵盤,看誰聲量大的。
阿瓦迪夫卡、捷爾任斯克、紐約鎮、謝利多沃、烏克蘭斯克、赫尼克、弗勒達、大諾沃西爾卡、庫拉霍沃,哪一個是靠誰口號喊得響來決定勝負的?
哪怕是烏軍占領的俄庫爾斯克州蘇賈鎮,這也不是烏軍口號喊得響,才能保持至今的吧?這是靠烏軍集中了全戰線最強的機動兵團,才能固守至今,而不是靠網上那些嘴炮來實現的。
所以軍事邏輯和事實,是需要尊重的。
而烏軍那個宣傳戰報為何要打折扣呢?
前面所提的擊斃和傷亡標準,連這些極其重要的要素都前后不一,就說明它本身就是不嚴肅的。
不嚴肅到了什么程度?
就是烏克蘭的軍政要員——比如總統澤連斯基,都未必相信這個數據,而總是拿出自己版本的數據;而澤連斯基版本的數據當然也不嚴肅,因為它自己的話也是互相矛盾的。
矛盾在何處呢?就在這十來天的時間內,澤連斯基就“復活”了10萬俄軍,您說離奇不?
在2月15日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到,俄軍已經陣亡了將近25萬人,并且有61萬余人負傷;依照這個數據,俄軍的傷亡大約是86萬人,這跟當天烏軍總部的戰果數856660人相當,可以視為是一個級別的數據。
可在2月4日澤連斯基接受采訪時提到的數據是,俄軍陣亡了35萬人,負傷60萬到70萬人,還失蹤了5萬到7萬人。
短短十來天的時間,俄軍陣亡數就從35萬人減少到了25萬人,突然就“復活”了10萬人出來。
這可都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的話,一個35萬,一個25萬,到底信哪個?
很顯然,25萬之說加上負傷數可以跟烏軍總部戰果對得上,35萬之說是對不上的。
那25萬之說就合理了嗎?也不合理,我們照樣能從烏克蘭自己的數據中發現問題來。
因為在2024年12月8日時,澤連斯基公布當時版本的數據為,俄軍死亡19.8萬人、負傷55萬人,傷亡合計大約75萬人;當天烏軍總部的戰果數為753370人,大體是同一量級。
我們以澤連斯基最新所說的俄軍死亡25萬人、負傷61萬人計(因為該數據跟總部數據基本對得上),就會發現:
在最近2個多月的時間內,烏軍宣稱打死的俄軍增加了大約5萬人,擊傷的俄軍數增加了6萬人。這個傷亡比例接近于1比1,而總比例差不多是2.5比1,怎么俄軍死亡率突然就高起來了?
而且不光是宣傳的死亡率高,死亡數也高,最近兩個月的月均死亡差不多22000人,而整個戰爭宣傳的俄軍平均月均死亡數為7000人,一下子就是3倍。
俄軍被打得這么慘,戰場肯定落花流水了吧?可偏偏是大致同期,俄烏交換陣亡士兵遺體,雙方的比例達到了懸殊的1比14。
結合到戰場形勢來看,俄軍在同期徹底攻占了庫拉霍沃、大諾沃西爾卡、捷爾任斯克三座堡壘城鎮及若干村莊;烏軍只在最近反攻中,攻入了個把的小村莊。
在戰爭中,多統計、多宣傳些對方軍隊的損失,其實非常正常,也不是不難理解。
可哪怕就是純去編造數據,也得講究一個標準統一,總不能總參謀部提供的數據,連總統本人都不采信;而總統的數據,卻又前后矛盾吧?
之前烏軍就宣傳打死了俄軍第8集團軍司令莫爾德維切夫,如今這哥們“復活”后帶著中部集群橫沖直撞;現在烏克蘭總統又“復活”了10萬俄軍,你說這仗能不難打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