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的導演,餃子,一直沒有忘記他的初心。他的公司門口,就是當年他的作品的沙盤。
1999年,餃子考入華西醫科大學,大三那年,他開始學習動畫創作,畢業后,他放棄醫學,去了一家廣告公司。2004年,餃子從廣告公司辭職,一個人在家啃老,創作自己的動畫喜劇短片《打,打個大西瓜》。
應該說,從那時起,他就成名了。
該片先后入圍第6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第26屆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評委會特別獎等30多個國內外獎項。
《打,打個大西瓜》畫面、技術、分鏡、構思都很好,但主題其實平平無奇,講述的是兩個霸主為了爭奪土地而展開了世界大戰。雙方的兩名飛行兵在空中相互糾纏,一起落難到大海中的一個小島上,本來敵對的兩人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后來成了生死之交。
他們拒絕戰爭,在小島上下棋
這是一部反戰動畫片。百度百科中就是這么說的,這是一個餃子官方認可的定位。反戰題材很多,所以,《打,打個大西瓜》的主題平平無奇。但正是這個平平無奇,是一個年輕人看世界、看人類的初心。
什么叫反戰呢?就是避開宏大角度去談戰爭的對錯,而是從個體角度出發,通過凸顯個體的主體性,去反襯、凸顯戰爭對個體的摧殘。
反戰電影,本質上都是個體主義的。
餃子沒有忘記他的初心,《哪吒》當然也是一部個體主義的電影。“我命由我不由天”,沒有比這更明顯的了,不用作其他解讀了。即便有其他意思,餃子的初心不變。
他畫的慶祝海報,就是當年他的處女作。他沒忘記。
餃子沒忘記初心,但,很遺憾的是,《哪吒》在一些人煽動的汪洋大海中,變為了宏大的敘事。
哪吒的成功,破票房紀錄,有新聞性,應該報道,值得慶祝,但一些人魔怔了。
《哪吒》在全國,只有在上海還不是票房冠軍,他們就開地圖炮,“上海哪里看得上國產”“喝咖啡是要配外國電影”。
他們編造北美、歐洲打壓哪吒不給排片。說什么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封殺哪吒。這些謠言都被正規媒體辟謠了。
還有些人呼吁抵制美國隊長,還找了個理由,美國隊長辱華。要知道,所有的電影內容都是經過審核的。
有電影院不給美國隊長排片,理由是支持哪吒。
有人刷很多次,就為了給哪吒支撐票房,有人請同村的所有人去看,有老板讓工廠停工去看。
最終,餃子的初心,一部個體主義的電影,在一些人的煽動中,又陷入宏大敘事。
這些人幫不了《哪吒》,反而是在添亂。讓電影回歸電影、回歸市場,才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捷徑。把一切都綁在宏大敘事中,當其他國家不把中國電影視為一個公司,一個導演的作品時,這對中國電影反而是不利的。
餃子的初心,是叫人做自己,而不是用宏大敘事去煽動他人。他想讓人做一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而不是一模一樣,動作整齊的土撥鼠。
有老師讓學生第二天統一哪吒頭,“我命由我不由天,明天統一哪吒頭”,這是一個諷刺,統一的哪吒,就不再是哪吒,而是統一的土撥鼠。
已開快捷轉載,歡迎轉載
已開過白名單的公眾號,轉載請遵循轉載規則
歡迎關注更多深度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