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再過幾天,當你路過格力電器,抬頭就能看到一幅紅彤彤的門臉,上頭用白色字體寫著六個大字:董明珠健康家。
蛇年開春,格力就以轟轟烈烈的門店更名運動,將董明珠的個人IP推至風口浪尖。
在發布會上,格力宣布“董明珠健康家”將成為企業全新的戰略品牌,其將通過場景化體驗數據可視化、智能交互服務,重構零售價值鏈。
珠海格力終端建設負責人高杰也信誓旦旦為這一全新品牌背書。他說,此次“董明珠健康家”的全新發布將是一場格力從產品到服務、從空間到體驗的品牌革命,也是格力對億萬家庭的美好承諾。
確實,格力不止擁有空調,也擁有董明珠。
盡管年逾古稀,董明珠卻絲毫沒有退居二線的意思。從“格力董明珠店”到“明珠商城”,再到如今的“董明珠健康家”,董明珠的名字早已從企業家的符號,演變為格力品牌的“精神圖騰”,深深地烙刻進了這個品牌骨子里。
董明珠確實給格力帶來了巨大流量。她以“鐵娘子”形象頻繁現身輿論場,從“十億賭約”到“格力手機”,每一次發聲都自帶話題效應。
她能說,敢說,會說,我行我素,充分自信,高舉高打,話題先行,不在意外界評價,甚至行事風格都與自己雷厲風行的表象如出一轍。
從格力手機開機畫面強行植入個人頭像,再到廣告印上公交車,在城區四處游曳。她不在乎自己的面相被四處懸掛,甚至有著深入發膚的迷戀。
她一邊批評明星代言“不靠譜”,解構個人權威凌駕市場理性的行為,一邊將自己的名字掛在千家萬戶的門頭上,形成一種近乎宗教式的品牌崇拜。
可這次,以空調起家,主打家電產品的格力豪賭一場,打出“健康”旗號。這不禁令人好奇,言之鑿鑿的健康家電到底是普惠性剛需,還是中產階層的精致想象?
門店雖掛上新招牌,但銷售產品短期內恐怕仍會是原有的格力家電,所謂“健康家”更像一場換湯不換藥的品牌包裝。姑且不論董明珠一把年紀,是否能持續保持健康。這種虛幻的,停留在嘴上的泡沫式“健康”,僅靠口頭嚷嚷,在當下的消費場域里,真的能打動日益較真的受眾群體嗎?
當消費者走進門店,他們是應該為“健康技術”買單,還是為“董明珠”買單?這種將企業品牌與個人IP過度捆綁的行為,若董明珠未來一旦退居二線,品牌名稱延續性面臨的嚴峻挑戰,是否提前進行過準確研判?
可以看到的是,在動輒過億的流量大盤面前,傳統制造企業確實顯得過于流量焦慮了。
做好空調,或許已經不意味著什么。當格力造手機、造芯片、造車沒砸出水花后,眼瞅著其他企業家IP橫空出世,拉動股價節節上升,網紅式營銷在內心的天平這頭,恐怕早已將技術深耕的另一頭壓得高高翹起。
如今的格力電器,經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早已不是純粹的國企。拋開珠海市國資委控股隔空控股的格力集團持股的部分,想揮霍股東財產,只要股東樂意就行。
這種將個人意志貫穿于企業品牌的行為,總讓人聯系起一些不太合時宜的人物形象。平凡個體,對自我權威的迷戀過甚,不管在任何時期,于公于私終究不是什么好事。
畢竟,能讓大部分理性消費者買的恐怕不是“董明珠”,而是一臺真正的好空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