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穩則社會穩,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今年來,合江縣鳳鳴鎮人大主席團引導人大代表通過“115——代表在找我”活動,積極探索創新,深化“人大代表+”調處模式,為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開辟了新路徑,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
“人大代表+排查”,織密矛盾糾紛“過濾網” 。鳳鳴鎮9個村、社區積極組織人大代表走村入戶,圍繞婚戀家庭糾紛、債務糾紛、鄰里糾紛、山林土地權屬糾紛等各類矛盾糾紛開展地毯式排查。人大代表憑借熟悉鄉土人情、社情民意的特點,深入到群眾生活的各個角落 ,將矛盾糾紛隱患精準排查出來。如在黃金灣村,鎮人大代表李光華在走訪中敏銳地察覺到村民張某和張某因土地邊界問題產生了矛盾,雙方雖未發生激烈沖突,但言語間已有火藥味。李光華立即將這一情況記錄下來,并及時組織村社干部上門了解情況,為后續調解工作爭取了主動,成功避免了矛盾的進一步升級。通過人大代表的細致排查,許多潛在的矛盾糾紛被提前發現,真正做到了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人大代表+調解”,筑牢糾紛化解“橋頭堡”。充分借助人大代表群眾基礎好、群眾工作經驗豐富、在群眾中威望較高的多重優勢,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旦發生矛盾糾紛,人大代表迅速介入調解。在調解過程中,代表們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比如在牌坊村處理一起鄰里糾紛時,人大代表周傳賓耐心傾聽雙方訴求,了解到是因為日常瑣事長期積累導致矛盾激化。周傳賓同志一方面從法律法規角度向雙方講解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另一方面從鄰里情誼出發,勸解雙方互諒互讓。經過多次調解,最終促使雙方握手言和,達成和解協議。今年以來,人大代表參與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到100%,切實將矛盾糾紛解決在群眾家門口,助推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
“人大代表+宣傳”,營造依法解決“好氛圍”。人大代表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活動,通過舉辦壩壩會、發放宣傳資料、走村入戶講解等形式,向群眾宣傳法律法規和矛盾糾紛化解的相關知識,引導群眾樹立依法維權意識,理性表達訴求。在鳳鳴社區,人大代表喻明峰組織了一場法律知識講座,圍繞常見的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問題,結合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相關法律條款和解決途徑。同時,還向群眾介紹了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鼓勵群眾在遇到矛盾糾紛時,優先選擇調解等非訴訟方式解決。通過人大代表的宣傳引導,群眾的法治觀念明顯增強,越來越多的群眾愿意通過合法合理的方式解決矛盾糾紛 ,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通過這一系列創新舉措,鳳鳴鎮成功構建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新格局,實現了從“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的轉變。不僅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維護了社會穩定,還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一步,鳳鳴鎮將繼續深化“代表+”調處模式,不斷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合江縣鳳鳴鎮 姚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