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連是有名的“邊三縣”之一,與緬甸接壤。獨特的熱帶與亞熱帶濕熱氣候,賜予它連綿無際的綠色叢林。而地理位置也塑造了它長久介乎中國內(nèi)地與東南亞之間的曖昧歷史。
歷史上,統(tǒng)治孟連的傣族土司曾長期在中緬之間搖擺,而這里也是傣族、拉祜族、佤族的交匯之地,各種勢力在此對抗、共融,可謂典型的“中間地帶”。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族群互動史,使孟連的氣質(zhì)迷人而難以定義。在這里,旅行者既可以走入歷史深處,也可以泡在牛油果奶昔和小粒咖啡里,無所事事地等待春天的到來。
孟連在傣語里的意思是“尋找到的好地方”。巍巍橫斷山脈內(nèi),想找到孟連這樣一塊小平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況且此地有南壘河潺潺流過,水源充足;莊稼一年三熟,四季綠意,芳樹遍野。
700多年前,麓川王國王子思景法為逃離王兄的殘暴統(tǒng)治,帶領(lǐng)族人一路東遷,最終落腳于此。
橫屏觀看>>>
孟連落日 | ?視覺中國
由于地處極邊,且在660年的時光中保持著刀氏土司統(tǒng)治的半獨立狀態(tài),孟連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如今想還原一場古代漢族官僚的宴席,或許只能憑借古籍留下的蛛絲馬跡,但孟連的“土司宴”至今還能找到傳承人。甚至古代給土司做牛皮制品的匠人,其后代都還在祖宅里居住,沿襲著數(shù)百年的祖?zhèn)魇炙嚒?br/>
孟連娜允大橋 | ?視覺中國
除了土司宴,孟連土司文化還有更繽紛的孑遺,這便是孟連的孔雀舞,現(xiàn)代孔雀舞的鼻祖。孔雀是傣族人心目中的神鳥,孟連土司數(shù)百年來一直有飼養(yǎng)孔雀的傳統(tǒng),孔雀舞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土司宮廷樂舞的一部分。
與楊麗萍的翩翩舞姿不同,孟連孔雀舞的舞者必須是男性,且須身背兩個以竹子為骨架的巨大“翅膀”。舞者戴著面具,揮舞沉重的“翅膀”,盡力模擬孔雀在大自然里的典型動作,或振翅飛翔,或開屏邀寵,甚至細微如羽毛抖動,也要精確地刻畫出來。
楊麗萍舞劇《孔雀》 | ?視覺中國
孟連孔雀舞的舞姿或許沒有各種被現(xiàn)代改造過的民族舞那般輕盈、婀娜,卻更能看出一種真實的古意。現(xiàn)代的舞蹈大多比較意識流,孔雀舞對自然的直白模仿與崇敬,反而顯得彌足珍貴。
孟連的架子孔雀舞,孟連傣語稱為嘎曩諾(Ka nang nok),意思就是人鳥舞,其形象為頭戴金冠面具身穿模仿鳥翅鳥尾的架子起舞的扮相 | ?視覺中國
孟連的風俗多與佛教和動物有關(guān)。神魚節(jié)是孟連最熱鬧的節(jié)日,傳說在遠古時候,世間沒有谷物、蔬菜種子,佛祖就降下神魚和蕨菜來拯救人類,每年四、五月間,孟連人民為了接受佛祖的恩賜,就在南壘河盡情捕撈,神魚節(jié)便一代代流傳下來。
神魚節(jié)前一晚,人們在總佛寺前的南壘河邊放河燈,那些為世界眾生祈福的意念,凝結(jié)成水面上的星星點點。第二天,帕罕山上,青山碧水之間,處處可見傣族人踏青朝拜的身影;南壘河畔則擠滿了“捉神魚”的男女老少,他們拿著各式各樣的捕魚工具在水里撲騰著,歡笑聲此起彼伏。有人捉到大魚,岸上便一陣歡呼。
放河燈的夜晚 | ?圖蟲:Christian
路人臨時起意,想湊這份熱鬧,在馬路邊的小攤上就能找到全套裝備:解放鞋、漁網(wǎng)、手機防水套......忘記身上的泥巴吧,節(jié)日期間,傣族的武術(shù)、龍舟競渡、劃竹筏、趕鴨子、大魚舞等足以讓你目眩神迷。
神魚節(jié),呈現(xiàn)的是南壘河的人世之歡。我卻在這條孟連人眷戀的母親河畔,看見了它不屬于人間的一面。
潑水節(jié)放飛孔明燈 | ?圖蟲:carefree獅
那時我從上城佛寺出來,漫步在南壘河邊覓食,忽然看見河灘上立著一塊白幡。我隱約覺得這跟葬俗有關(guān),遂向當?shù)厝饲笞C。一位身著傣式筒裙的姐姐說,這塊白幡是用來祈禱的,在家人去世的紀念日或者一些節(jié)日上,都可能用到。白幡上其實寫著佛教經(jīng)文,若我走近看,就能看到。
我有些好奇地問她,漢族人清明時會去故去家人的墳前掃墓,在家里拜一拜牌位。傣族有沒有這種傳統(tǒng)?
她說,傣族人懷念故去的親人,都是在佛寺中完成的。傣族雖也是土葬,但只簡單的掩埋遺體,不立碑,也沒有其他標記。“人死了,不就應(yīng)該回歸土地嗎?”
生與死,在南壘河兩岸,恰似晝夜交替般自然。
傣族在瀾滄僅占總?cè)丝诘?.8%,在孟連和西盟也都不占多數(shù),但古代統(tǒng)治這片民族格局復(fù)雜的廣闊地域的民族,卻是傣族。古代傣族人在“邊三縣”構(gòu)建了一套完全不同于中原王朝,而更接近東南亞諸國的社會秩序,使得這片土地至今散發(fā)出一種神秘的異域感。
孟連的娜允古鎮(zhèn),還遺留有傣族社會典型的結(jié)構(gòu):平民百姓散布在田野上,有身份的人則住進依山坡而建的房子里。位于山腳的下城住下級官員,山腰的中城住官員和貴族,上城住著傣王一家,也就是孟連土司。
娜允古鎮(zhèn)的大金塔 | ?視覺中國
這上中下三城居民,都有專供本群體參拜的佛寺。下城佛寺由于面向蕓蕓眾生,也被稱為“總佛寺”,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也最為輝煌,可惜1953年毀于火災(zāi),現(xiàn)在能看到的是2011年落成的新寺。
孟連總佛寺 | ?視覺中國
中城佛寺由孟連的貴族和官員供奉,是清代古建筑,其大殿梁柱上的金漆圖案最具特色,寶塔、佛像、孔雀、樂舞、花卉等紋飾都是傣族的符號,但畫風似乎受到了內(nèi)地的影響。大殿的建筑也體現(xiàn)出漢傣交融的特點,屋頂是中原傳統(tǒng)的歇山頂,卻有著傣式的三層屋檐,殿門則開在側(cè)面的山墻上,與內(nèi)地迥異。
中城佛寺大殿外有一座12頭雕塑白象馱著的金塔,據(jù)說出自緬甸撣邦的工匠之手。
在東南亞,白象是最受尊崇的神圣動物,甚至成為統(tǒng)治者合法性的來源。泰國和緬甸這對“世仇”,曾因爭奪白象爆發(fā)過戰(zhàn)爭。而在孟連和西雙版納,每逢節(jié)日慶典,總有一群小伙子抱著模仿象腳制成的“象腳鼓”,跳起元氣十足的舞蹈。
中城佛寺
上城佛寺是孟連土司的家寺,在娜允古城的最高處,它的旁邊就是過去土司的家,也是整個孟連最氣派的建筑——孟連宣撫司署。
中原王朝的影響,在孟連宣撫司署的大門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大門飛檐翹腳,斗拱上飾滿清朝官式彩繪,色彩和圖案不敢有絲毫逾矩。走過大門,一條小路斜斜的指向主體建筑“議事廳”。佤族講解員說,這也是受到漢人“照壁”觀念的影響,不讓外人輕易透過大門看到孟連土司的起居辦公。
孟連宣撫司署
土司制度始設(shè)于元朝,是中原王朝邊疆政策的一大轉(zhuǎn)折點。一個個少數(shù)民族的“國王”從此成為中原朝廷的“臣屬”,一直延續(xù)到解放前。
延綿660年的孟連刀氏土司就非常典型,對朝廷稱臣,對內(nèi)為王。孟連宣撫司署的議事廳內(nèi),土司坐在高高的金色王座上,頭人們在兩側(cè)席地而坐,周圍擺滿了寒光閃閃的兵器,頗有些威嚴。但實際上,土司和頭人們的關(guān)系并沒有座次表現(xiàn)的那樣懸殊。
等級森嚴的土司制度|?視覺中國
孟連土司的統(tǒng)治結(jié)構(gòu)很像周天子與諸侯國、抑或歐洲中世紀的樣子,頭人們有向土司進貢和征兵的義務(wù),對自己的領(lǐng)地則保有相當大的自治權(quán)甚至私人武裝。這種脆弱的結(jié)構(gòu)下,土司要維護權(quán)威,往往需要中原王朝為自己注入合法性。
這一點在一個儀式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過去每逢除夕,孟連土司家族要按老規(guī)矩守歲祭印。這個“印”就是中原王朝賜予的“孟連宣撫司印”。祭祀搞得很隆重,其意圖是告訴百官和百姓——這枚大印,唯獨我有,你們都沒有。
娜允古鎮(zhèn)全景|?視覺中國
同樣,中原王朝也需要土司表示服從,來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為此,王朝統(tǒng)治者常常賜給土司一些禮物以示優(yōu)撫,對土司境內(nèi)的事務(wù)一般也不多過問,直到“改土歸流”的時機成熟為止。
如今,孟連刀氏土司已經(jīng)退出歷史舞臺。走在娜允古城的小路上,向賣米干和宮廷涼粉的大爺阿嬸們打聽打聽,他們也許就是土司家族的后代。
從中城佛寺出來,下幾級臺階,就能看到當?shù)厝俗钔瞥绲囊患遗S凸嬈返?strong>“牛咖茶茶”。孟連牛油果占全國總產(chǎn)量的80%,孟連小粒咖啡也在國內(nèi)咖啡評選中拿獎拿到手軟。兩種好東西相結(jié)合,滋味可想而知。
這家店的牛油果奶咖、牛油果奶昔都是我的心頭好,奶咖和奶昔的口感都較為細膩,七分糖就是剛好不會覺得膩的程度,有的新品上會撒堅果碎,口味更是一絕。在早上連喝兩杯后,下午離開孟連前,我又專程買了四杯,準備帶到車上慢慢喝。
加入牛油果制作的飲品和美食|?視覺中國
每年10月,孟連會舉行牛油果節(jié),各個牛油果種植基地敞開大門,任由老饕們采摘,還能邊看歌舞晚會,邊品嘗牛油果宴。
如果沒趕上牛油果節(jié),也沒關(guān)系,從孟連城驅(qū)車幾里地,就能來到藏在森林里的流浪者咖啡,這里也有各式各樣用牛油果做的菜肴。而對于大城市的小資來說,流浪者咖啡的氛圍野性而精致,堪稱打卡圣地:紅磚墻爬滿藤曼,大樹下蕩著秋千,在冬日里輕松get到夏日清涼感。
擺在街邊售賣的牛油果 | ?視覺中國
在孟連街頭閑逛,除了牛油果外,你還能看到本地出產(chǎn)的香水檸檬、釋迦、黑花生、夏威夷果……當然,最不容錯過也不會錯過的——是孟連總佛寺旁的咖啡一條街。
這里的咖啡館普遍是大山里咖啡種植園的“城內(nèi)體驗店”,如果你對手沖咖啡里紅酒味道的來源感興趣,那你大可去到孟連漫山遍野的咖啡種植園,花80元,在咖啡樹林里品一天的云南咖啡,聽莊主講一天的咖啡學問。
云南特色咖啡廳數(shù)量十分龐大 | ?視覺中國
在孟連,很多咖啡店主其實就是“新村民”,孟連氣候溫暖,植物茂盛,在冬日,穿件薄薄的外套就可以四處溜達,這種舒適體驗,自然逃不過全球旅居人的眼球。他們逃離都市內(nèi)卷的生活,選擇在孟連開啟新的人生。
這些旅居人的咖啡館和這座小城一樣自帶慵懶的氛圍,休假時間不固定,開門時間也不固定。來這里喝咖啡,一定要碰運氣。
我挑的一間咖啡書吧坐落于高處,屋頂有開的茂盛的三角梅,門前場院擺滿休閑桌椅。站在此處,舉目遠眺,連綿的青山如屏,店主說,如果幸運,清晨還能看到云海。
裝扮別致的小咖啡館,早起的話還有可能看到云海晨霧 | ?視覺中國
孟連盛產(chǎn)咖啡,在這里可以喝到不同品種的咖啡豆,手沖豆單可選的也不少,長期穩(wěn)定在十來種,都是來當?shù)禺a(chǎn)區(qū)。一份麻辣洋芋再加一杯云南咖啡,就是當?shù)刈畹氐赖拇钆洌苓m合坐在小院里,曬著太陽慢慢喝。
店內(nèi)限定款咖啡不容易喝到 | ?視覺中國
作為邊城,孟連的生活至今還受著緬甸的影響。孟連人自古管一部分佛寺叫“緬寺”,最接近邊境的村寨可能遭受緬北內(nèi)戰(zhàn)的炮火侵擾。
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孟連的一家小吃店吃午飯,點到了緬甸名菜——泡魯達和舂魚。上菜的小姑娘看起來很靦腆,我問她菜里頭放了什么香料,她只是笑笑,難得蹦出兩個含混的詞。
突然間我意識到,她可能不是害羞,而是漢語不好。結(jié)賬時,我問老板娘:“那個小姑娘是緬甸人嗎?”老板娘看著我,點了點頭。
咖啡館外三角梅盛開,春意融融 | ?視覺中國
孟連曾于700年前接納過傣族先民,又在今日迎接了他鄉(xiāng)朋友。古今移民來孟連的目的相同:在孟連安營扎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孟連古老的包容故事,仍在上演。
編輯/Tasia
文/楊凱奇
圖/楊凱奇、視覺中國、圖蟲
長期征稿
后臺私信“投稿”獲取聯(lián)系方式
社群添加
旅先森VX:LLxs0515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