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毛主席開國以來最“不留情面”的一幕!
面對彭德懷上報的開國大將的名單,毛主席竟然一聲不吭提起筆來,就將五位候選大將從名單中劃去。
看到這樣的場景,在場的眾人更是一頭霧水完全摸不著頭腦,毛主席為何要這樣做,又是哪五個人被“踢”出了名單呢?
1955年1月,中央軍委圍繞開國將帥的授銜工作,開了整整兩天的大會。那時軍委由彭德懷主持工作,他帶領賀龍、陳毅等重要領導人,一起對于授銜人選開始逐個推敲甄選。
在16日,才形成了名單和報告,由彭德懷和羅榮桓一起提交給毛主席。
這份名單包含了元帥、大將、上將軍銜的所有人選,毛主席看到元帥的名單并沒有什么過多的意見,這份名單與后來正式授銜的十大元帥相比,只是多了一個“讓銜”的鄧小平。
到了大將的十五人名單時,毛主席提筆就劃去了其中五位重要將領。他們分別是肖克、王震、張宗遜、宋任窮、周純全,這五個人又是為何被毛主席排除在大將名單以外呢?
我們先從肖克將軍來講,有種說法是“粟裕鎮大將,肖克鎮上將”!
這話有一定的根據,因為資歷上來說,肖克紅軍時期就擔任過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八路軍改編時,他第120師副師長,當時八路軍三個師的一二把手,除他以外都是開國元帥,為何到了肖克這里連大將都評不上了?
其實是性格使然,肖克本人很是強硬耿直,先后做過賀龍等六位元帥的副手,相處并不算融洽,這樣性格也使得他在解放戰爭中無法擔任關鍵崗位上職務,在全軍授銜中也只能作為上將之首。
至于周純全將軍,雖然沒有肖克豪華的履歷,但是資歷也很深厚,早在紅軍會師時期就曾增補為政治局委員,但是因為這期間他犯過比較嚴重錯誤!
此后就主要從事辦學建校的工作,解放戰爭中也主要負責物資運輸支援前線,以及地方工作,因此他的落選并不算太過意外。
宋任窮將軍落選的原因就比較簡單,雖然他參加過秋收起義,上過井岡山,還是長征時期的干部團政委,但他主要從事政治方面的工作。可惜在政工方面已經有了譚政這一更合適的人選。
前三位將軍都有特殊的原因落選,但剩下的兩人中,張宗遜履歷堪比粟裕,卻被一位老部下反超,王震更是唯一可以帶槍見毛澤東的人,卻被毛主席親手劃去。這又是因為什么原因呢?
這是開國以來最讓人“意外”的時刻,在開國將帥評定如此重大的事項上,毛主席竟然不留情面,直接提筆劃去了五位候選大將的名字,一向公正和善的毛主席,為何突然做出如此反常的行為,這其中又有何隱情?
肖克、周純全、宋任窮三位將軍,分別因為性格太過強硬耿直、犯過比較嚴重的錯誤、從事政工而非軍事指揮工作的原因,被毛主席排除在大將名單之外。
張宗遜將軍的落選比較可惜,他也是五人中最后落選將領。他沒有前幾位那樣硬性的缺陷,履歷也比較完美,他出身黃埔軍校,從秋收起義就開始追隨毛主席。
長征之前,就已經是紅12軍軍長,解放戰爭時期還擔任了一野的副司令員,十大將中的許光達只是他麾下的第3軍軍長,那為什么許光達評上了大將,張宗遜卻失之交臂了呢?
有兩大原因的考慮,一是許光達是裝甲兵司令員,裝甲力量是新中國軍事建設重點,要有大將來鎮場子才能更好的發展和對外交流。
二是許光達紅二方面軍的代表,張宗遜出身于中央紅軍,如果他入選,名單上中央紅軍的將領太多了,有失偏頗。
正是多方比對之下,張宗遜才落選了十大將名單。
王震將軍在軍中很有名望,1935年陳家河戰役的時候,他是軍團政委,為了鼓舞士氣,他騎著戰馬沖鋒在前,深刻的體現出紅軍敢打敢拼的精神。
從南泥灣到“新疆建設兵團”他也都戰功顯著,他沒能入選大將名單的原因,其實還是因為許光達作用更加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許光達得知兩位赫赫有名的將軍都因自己而落選時,他特意寫信給中央,要求中央允許他“讓銜”,還表示很多同志都比他更有資格評獲大將。
最后還是在毛主席、賀老總等人的勸說下才接受大將評定,但他還是堅持降低自己的行政級別。因此他也是十大將中唯一領取五級工資將領。
您對十大將軍的評選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