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學歷史但從不執于歷史的花鹿不花。
南航事件已經發生了好多天了,我也有在默默關注。
7月1日那天,31歲的南航機長李某某突然抄起尖刀,刺傷兩名領導。
然后毫不猶豫地從15樓破窗而出,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誰能想到,一個工作了近10年的年輕機長,會以如此慘烈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人生?
凡事都是有原因的,也需要有原因。
事情發生之后,我也一直關注這件事情,想從眾說紛紜的信息中窺探這件事情背后的一些真相。
但網上的消息真真假假,我也無法分辨清楚。
有一個“資深的從業者”嘗試還原了事件背后的原因。
他說,當前因為經濟大環境不好,南航為降低運營成本正在大規模削減機長。
而這時候,單位領導以“能力不過關”為由,將李某某從機長降至副駕駛。
這一決定,意味著李某某的職業生涯很可能進入到了一個死路。
如果以臥薪嘗膽的心態接受降級,暫時忍受薪資待遇最少降低一半的條件,想未來再努力晉升機長,那最快也還需要四五年。
而且晉升回機長也需要有大的前提——經濟形勢整體好轉、有人推薦、晉升競爭不激烈。
但這些前提條件哪一個對李某某來說不是苛刻的紅線?
五年后他三十六、七,誰來推薦?還有什么競爭優勢呢?
況且,誰敢保證就目前這情況,航空業一定會逆勢好轉?
而如果不接受降級,那他就要辭職。
可問題是,一個三十多歲辭職的飛行員,如何再就業呢?
所以,可以想象得到,這個降職對李某某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年紀輕輕,剛成立家庭,孩子也還很小,正是用錢之際卻突然遭遇這樣的變故。
如果這些爆料屬實,李某某的行為雖然絕對不能肯定,但他的遭遇也讓確實會讓很多普通人同情。
拼命努力才能活下去的人,聽到這樣的事情總難免會“心有戚戚焉”。
這個事情讓我想了很久,也想到了很多故事。
但我思來想去,總會想到一個句話:
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這句話源于《唐雎不辱使命》一文。
秦王滅掉韓、魏之后又想用計吞并之前魏國的附屬國——安陵(今鄢陵西北)。
他派人說自己要用國內五百里土地換安陵君區區五十里土地。
換地是假,實際上就是要變相讓安陵君交出國家。
安陵君識破陰謀,就派唐雎出使秦國當面拒絕秦王的無理要求。
秦王聽到唐雎膽敢拒絕自己的要求,便“怫然怒”問:
“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strong>
秦王想以強勢地位施壓、威脅處于弱勢地位的安陵國使臣唐雎。
但唐雎絲毫不懼,而是對秦王說: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唐雎的意思是回應秦王的威脅。
他說,當年刺殺王僚的專諸、刺殺韓傀的聶政,還有刺殺慶忌的要離,這三個人你都知道吧。
如今,我就要繼三人之后成為第四個這樣“發怒”的布衣之士了。
今天大不了我和你都伏尸于此,但就算如此也要“血流五步,天下縞素”。
說完,唐雎拔劍而起。
唐雎這一下子就把秦王嚇得臉色驟變,趕緊跪下來對唐雎說,“先生這是干什么呢!我是開玩笑的,您先請坐!”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何至于此!先生坐!’”
自古以來,最怕弱者不惜一死。
故事就是這樣,我想大家也都很熟悉。
在這里我并不是想把誰比成秦王,又把誰說成唐雎,更不想糾結這個故事的各種歷史可能性。
我想說的是,或許一方有一方的難處,不幸的人或許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無論如何,李某某傷害別人的行徑絕不可取。
但有些人也捫心自問一下,李某某的遭遇是不是真的公平,真的合理?
李某某選擇以如此激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服,究竟是什么原因?
我們不得而知,但期待真相。
同時,也沒有人知道南航在此次事件中汲取到了怎樣慘痛的教訓。
除了看到李某某家屬在吁請公布真相,再也沒看到相關部門任何回應信息。
整件事情,網上唯一能看到的新消息是:
南航連夜給辦公樓加裝了“更厚”“更安全”的玻璃。
生活真的不容易,大家且行且珍惜。
無論今天有什么樣的困難,希望大家都能相信明天一切都會好起來。
祝大家好運!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