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身價千億的雷總,在座談會上緊張得像個答辯大學生!
2月17日,北京某高規格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現場,馬云、任正非、王傳福等行業領軍人物齊聚一堂,而等待發言的雷軍居然緊張到搓手抿嘴、瘋狂偷瞄稿子。
雷軍緊張的表情迅速在各大社交平臺引起討論,相關視頻在抖音點贊互動過萬,網友神評:“演我上課被老師提問的表情!”
從“總裁為我開車門”到“廣州車展頂流”,這個男人的每一次出現都引發互聯網的振蕩,可以說是21世紀中國創始人IP營銷的典范。
而他背后的成功原因和方法論基礎,也有了非常多的研究。今天我從“弱傳播”理論視角,給出稍有不同的歸因分析。
“弱傳播”理論是廈門大學鄒振東教授提出的一個非常有名的輿論傳播假說。這個假說認為啊,輿論世界與現實世界是不同的兩個世界。在輿論世界中,弱者往往具有更強的傳播力?,F實中的強者在輿論場中如果不遵循輿論規律,可能會處于弱勢地位?。
用村上春樹的話來描述大眾的這種心理,就是“在堅固的高墻和被墻破碎的雞蛋面前,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p>
而“弱傳播”的四大定律,也剛好能解釋雷軍爆紅的原因。
“弱傳播”第一大定律是:弱定理。也就是說現實中的強者需要在輿論中“示弱”以獲取認同。示弱即破圈,雷軍多次在年度演講中提及造車困境,塑造“孤勇者”形象,主動澄清“爽文人設”,贏取公眾好感。
“弱傳播”第二大定律是:情感律。情感共鳴比理性說服更易傳播。故事即流量,反復強化“一碗小米粥”的草根創業敘事,以“真誠理工男”、“程序員出身”的形象拉近用戶距離。
“弱傳播”第三大定律是:輕規則。無關緊要的輕量化內容比主流內容更容易被記憶和傳播。比如大家都在傳雷軍開會的緊張,但很少有人記住他發言說了什么。很少有人記得小米印度發布會的主題內容,但雷軍的“Are you OK”卻爆火,大量網友二次創作,單個視頻播放量近5000萬,已經成為小米品牌符號。
“弱傳播”第四大規律是:次理論。也就是與主流觀點和認知相背離的小叛逆、小缺陷更吸睛。雷軍給網友交作業的漂移視頻反差感十足,“總裁為我開車門”吸引了大批用戶關注。
總而言之,“示弱”是強者需要掌握的核心傳播智慧,“弱傳播”的本質也就是蹲下來說人話、敢自黑,善玩梗,在輿論的“擬態世界”中活出“真人感”。
這就是雷軍的“弱傳播”哲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