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圈,向來不乏競爭。偶爾,還會出現一些“口水戰”,讓吃瓜群眾搬起馬扎津津有味地看戲。
2月20日,愛奇藝CEO龔宇在“首屆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對紅果短劇的猛烈抨擊,就成了這樣一場影視劇之外的“大戲”。
龔宇炮火猛烈,直言不諱稱:“保護行業健康發展,杜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有些平臺利用市場的主導地位,簽一些排他性協議。而且不是一部劇的排他,是這個公司在協議期內所有內容不能跟其他方再合作了。這件事會抑制行業的發展。”隨后,他明確點名“微短劇行業占市場支配地位的只有一個平臺”——紅果短劇。
一石激起千層浪,龔宇言論迅速引發業界熱議。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龔宇為什么突然如此指責?他的指責是否站得住腳?
紅果短劇的崛起,究竟是市場競爭下的優勝劣汰,還是濫用市場地位的產物?
|緣起:紅果短劇帶給愛奇藝們極大壓力
要理解這場爭議,得先搞清楚紅果短劇的崛起,對長視頻平臺的“侵蝕”和影響。
短劇,這個曾經被視為“小打小鬧”的內容形式,特別是在2023-2024年之間,以驚人的速度顛覆了整個互聯網內容消費模式。而紅果短劇,僅僅上線一年多的新興勢力,憑借著短小精悍、節奏緊湊的內容,以及完全免費的觀看模式,在2024年12月,其App月活用戶規模已飆升至1.58億。這一數據,已不輸長視頻平臺,被視為繼抖音之后的一匹“黑馬”產品。
且,紅果短劇并沒有滿足于現狀,而是不斷“進擊”。就在1月13日“精品微短劇產業發展交流會”上,紅果短劇宣布旗下“果燃計劃”升級為面向全行業的合作計劃,不僅為精品短劇提供資金支持,還承諾在上映后投入千萬流量扶持。到場的業界大咖,除了愛奇藝的楊海濤,還有華策、檸萌、正午陽光等知名影視公司掌門人。
這意味著,紅果短劇不僅在內容上持續加碼,還試圖撬動整個影視生態。
快速崛起,和極具進取的雄心,難免給長視頻平臺帶來巨大壓力。而處于頭部的愛奇藝,更是首當其沖。
1月13日,“精品微短劇產業發展交流會”上,紅果短劇總編輯樂力宣布與業界加強合作。
|解析:獨家版權是市場競爭的必要手段
龔宇的指控,總結起來,最核心的是——紅果要求內容公司在協議期內“所有內容獨家綁定”(也就是排他性),限制多平臺分發。事實上,這與長視頻平臺內容策略極其相似,某個角度而言,與影視公司簽署獨家制作協議或版權,早已是行業慣例。
在“首屆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大會”上,龔宇發言之后,知名導演尤小剛上臺演講時,提起排他性,他說,“其實平臺都排他,我們的電視臺就是中心化的,我們的視聽平臺也是中心化的。”這無疑證明了“排他”的獨家內容,并不是只有紅果短劇才有。
某個層面上,不管長、短視頻平臺,獲得獨家優質內容,是吸引用戶、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策略。獨家內容不僅能為平臺帶來差異化優勢,還能激勵創作者生產高質量作品。
國內外長視頻平臺的發展,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2023年初,愛奇藝通過獨播《狂飆》在頭部平臺的路上一路“狂飆”,騰訊則獨家簽下《三體》《繁花》等大熱劇集,風頭一時無兩。芒果TV更是依靠自身的獨家綜藝內容,順利崛起。而在10多年前,沒有平臺定制、自制內容出現之前,搜狐視頻還曾購買大量獨播美劇,在長視頻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國外也一樣,Netflix通過《紙牌屋》《怪奇物語》等獨家內容吸引了大量用戶;Disney+也是獨家握有迪士尼影視內容以及漫威劇集、星戰系列劇集等,包括HBO+等線上平臺,都是獨家上架母公司華納的影視劇,借此鞏固了市場地位。
這些獨家內容,不僅提升了平臺市場份額,還推動了內容創新——畢竟,只有優質內容才能吸引用戶付費。同理,在微短劇領域,獨家內容同樣關鍵——平臺的獨家內容戰略可以吸引更多用戶,擴大市場影響力,促使平臺提供更優質內容。
這一閉環,無疑是一種良性循環——平臺通過支付高額費用獲得獨家內容,影視公司則拿到資金支持,進而創作更多優質內容。
更重要的,“排他性協議”既然是“協議”,本質上是雙方自愿的市場行為,內容公司可以選擇是否接受合作。龔宇的觀點忽略了內容公司作為市場主體的自主性,內容方既可以選擇獨家排他,也可以選擇通過與不同平臺合作,多渠道分發。比如,愛優騰芒其實都有捆綁某個制作公司的做法,甚至會投資某個影視企業,以達到綁定目的。而這些被綁定公司,難道沒有說“不”的權利?當然不會。
所以,龔宇所炮轟的,并非新鮮事物,而是影視行業長期以來的商業共識。但如此急火攻心,是不是像媒體解讀的那樣擔心失去原有行業地位,以此遷怒同行呢?
另外,據「文娛春秋」了解,紅果短劇其實承襲了多數內容平臺對內容版權的做法,根據創作者的合作深度,進行不同的分成處理——
第一,內容側獨家授權發布,分成較高,甚至可能會獲得保底費用,這對于小成本內容方來說,是一個利好,因為無需試錯,就有一定的收入保證;第二,首發而不獨家,就看流量分成,有多少流量給多少錢;第三,全網通發那種,則是合作級別較低的,分成自然就少。
其實,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平臺在過往對待網絡大電影、分賬劇等內容制作方時,同樣有類似的分級規則——捆綁越深,也就越能獲得更高分成。
2024年愛奇藝發布的短劇分賬政策,其中“全球獨家”是階梯分成的關鍵。
|利好:獨家協議兜底短劇公司
一位內容制作方,談及此次爭議,向「文娛春秋」透露,“我們就是緊緊抱住紅果大腿,沒想著要去其他平臺?!崩碛珊芎唵巍凹t果給錢多嘛!”
而另一個短劇新晉團隊,則抱怨于“不得其門而入”,也就是說,想和紅果簽署“排他性”都沒機會。某個層面而言,和紅果簽署獨家合作,已經成為短劇公司的“榮耀”。
畢竟,獨家內容協議可以為內容公司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使其能夠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內容創作。國內外經驗表明,獨家內容的競爭促使平臺不斷提升內容質量,進而推動整個影視產業的繁榮。
過去,長視頻平臺的發展脈絡,已印證了這一判斷——Netflix通過獨家內容戰略,成功轉型為全球領先的流媒體平臺,不僅提升了自身品牌價值,還帶動了全球影視產業的創新。而在國內,如前述所言,愛奇藝、騰訊視頻等長視頻平臺都通過獨家內容戰略奠定了地位,還推出了類似《人世間》《慶余年》等優質劇集,帶動了國內影視產業的發展。
龔宇作為愛奇藝CEO,對此應有深刻認知。
微短劇作為新興內容形式,其商業模式仍在探索中。紅果短劇采用免費+廣告模式崛起,并成為市場領導者的做法,。這種模式通過廣告變現,降低了用戶觀看門檻,擴大了受眾基礎,客觀上推動了微短劇市場的普及和發展。獨家內容協議為紅果短劇提供了差異化優勢,吸引了更多用戶,進而推動了行業規模的擴大。
其實,最核心的一點在于——短劇類公司,不像長視頻企業那樣財大氣粗,都是短平快的小成本模式,如果紅果愿意兜底,至少解決了后顧之憂,從而可以埋頭創作。
龔宇對于“排他性”的顧慮,固然有其考量,但忽視了微短劇市場的特殊性,將“獨家綁定”簡單視為抑制行業發展的行為。
這是一種錯位——用長劇思維來思考短劇。
所以,對短劇公司來說,“排他”不可怕,怕的是——沒錢。
紅果出資支持的《重回永樂大典》,是2024年比較出圈的精品短劇。
|較真:具備市場支配地位不等于濫用
對龔宇的言論,如果較真起來,邏輯上也有問題——因為,擁有“市場支配地位”,并不等于“濫用”。
所謂“市場支配地位”,是企業通過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贏得的合法地位。紅果短劇在微短劇領域確實占據領先地位,但不意味著被“濫用”。
“市場支配地位”本身并不違法,只有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如通過不正當手段排除競爭)時,才可能對行業產生負面影響。
紅果短劇的成功,首先是因為其免費模式、廣告變現策略以及與抖音等平臺的流量聯動,某種程度上,滿足了用戶需求。這種成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而非“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龔宇直接將市場支配地位與行業發展受抑制直接掛鉤,缺乏具體證據——如前所說,簽署排他協議獲取獨家內容,其實并不形成“壟斷”,因為,內容公司都是自愿簽署,而不是非紅果不可——他們也可以選擇“愛優騰芒”或者快手。
這就是說,紅果是包容性的,而非脅迫式的。
加之,“排他性協議”在法律上非常常見的法律合同各行各業都有,只要不違反“反壟斷法”,都應該視為正常商業行為。平臺與內容公司的合作是市場行為,雙方自愿達成協議,內容公司可以選擇是否接受——除非可以證明除了紅果,短劇團隊沒有其他平臺可簽。
事實上,短劇團隊之所以愿意簽紅果,而非其他平臺,原因無他——
“紅果給錢多嘛!”
這才是本質。
因而,我們可以說,龔宇忽視了市場競爭的本質——排他性協議作為一種競爭手段,可以激勵平臺投資更多資源。
|疑問:龔宇為什么突然炮轟
2024年9月25日,愛奇藝在秋季悅享會中,龔宇談到了“長短之變”,強調愛奇藝將布局“長+短”內容新生態??梢?,愛奇藝對短劇市場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但,根據統計顯示,愛奇藝上線的短劇,春節檔共有28部作品,無一成為爆款,而紅果同期上線100部,用戶覆蓋優勢顯著。
因而,龔宇的沖冠一怒,也就不難理解了。
龔宇的指責,可能意在爭取政策支持,緩解自身短劇業務困境,但與其一個月前與紅果高調合作的姿態形成矛盾。另一個矛盾點在于——龔宇批評紅果的排他協議,但愛奇藝在長視頻領域也較多依賴獨家內容爭奪市場。
種種矛盾,反映出長視頻平臺對新興微短劇賽道的競爭焦慮。
當然,短劇市場并非只有紅果短劇一個大玩家。愛奇藝去年底入局之前,騰訊視頻早就開始積極布局短劇業務,推出了相應的短劇場和分賬模式。2024年,騰訊視頻的短劇作品《執筆》更是成為業界標桿之作(不過騰訊視頻更多是10分鐘左右的短劇,不像紅果那樣多是1-3分鐘一集的微短?。?。
而在1-3分鐘的微短劇市場,更非鐵板一塊?!跋鲁寥揞^”之一的拼多多,跨界做了“免費劇場”進軍微短劇,其目的倒不是搶占這塊蠅頭小利,而是用于獲取用戶停留時間;抖音老對手快手,更是微短劇的先行者,推出過《長公主在上》等大熱微短劇,仍是市場上的有力競爭者。
種種跡象顯示,紅果雖領先,但未形成壟斷。這種多平臺競爭的局面,有助于形成健康的行業生態,避免固化。龔宇將行業發展的責任,歸咎于紅果短劇的市場支配地位,其實忽視了其他平臺的作用——或許,快手短劇并不這么看呢?!
智慧如龔宇,顯然是了解這一點的。因此,他的目的,被外界解讀是為自家短劇內容“增添熱度”。且他的論調,似乎并非一時興起,而是有所準備。某種意義上,這算是一次“陽謀”式的突襲。
不過,愛奇藝若想在短劇領域突圍,需解決自身痼疾,比如——分賬吸引力不足、短劇難出爆款等難題,而非單純歸咎外部競爭。
撰稿 | JackA
策劃 | 文娛春秋編輯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