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越南網報道,越南總理范明政視察了位于廣義省的越南和發集團,要求和發集團研制生產高質量鋼鐵,用于越南的北南高鐵、中越鐵路和軌道交通。
就在前一天的2月8日,范明政在廣南省,要求越南長海集團研究火車車廂和高鐵車廂,尤其是動力機車。
后一天的2月10日,溫納集團、薩維科、長海汽車、馬山集團也被召集起來,探討共同研制高鐵相關系統。
比如對長海集團,話說的很明白,不管是自己研究,還是技術轉讓,反正長海集團得把越南自己的高鐵車廂和機車研究并生產出來,未來自己自主建設、運營和維護高鐵,并走向國際。
越南為什么要自己研制高鐵鋼材、車廂和機車?
簡單點說,越南認為高鐵并不是什么高難度的工程,既然中國行,那么越南也行。
越南是很明白,僅僅加工貿易,是辛苦錢,還賺不了多少。
根據越南統計總局的數據,2024年,越南一共出口4055.3億美元。
這個數據,我們還要細分來看,在越外資出口2909.4億美元,越南自己的企業出口1145.9億美元。
根據越通社的報道,2024年,越南GDP為4763億美元。
越南2023年的GDP是4333.6億美元,也就是說,2024年,越南頂著這么大的出口額,GDP僅僅增長了429.4億美元。
要知道,GDP只是說明身價有多少,財政收入才是口袋里有多少現錢。
根據越通社的報道,2024年,越南的財政收入是2000萬億越南盾,約合784.3億美元。
也就是說,只夠越南修一條北南高鐵的。
越南胡志明市的交通
越南的企業擔得起高鐵建設的大任嗎?
越南又要造高鐵鋼材,還要造車廂和機車,又要研制信號系統和供電,越南的企業扛得起這個大任嗎?
越南的和發集團,確實是越南的鋼鐵大戶,越南建筑用鋼材1/4都是和發集團,還出口到韓國的三星、LG等多家企業。
我們來看看和發集團的產品組成。
和發集團主要生產熱壓鋼卷、冷軋鋼和鍍鋅鋼板。
和發集團還沒法生產高端裝備應用的特種鋼,其熱壓鋼板產品也是普通材質,用于建筑機構、普通機械制造,是常規的鋼材產品。
要知道當年,一個高鐵車輪軸用的鋼材,都把我們難倒了,一直到2017年,才由中鋼研研制成功。
直到2024年1月1日,我們才用上全國產高鐵車輪的動車組,首輛列車是復興號長編組的G364。
和發集團的冷軋鋼產品,也是中低端產品,用于汽車零部件、普通電器的外殼等。
冷軋鋼也有高端鋼材,比如高端電子元器件、精密儀器等。
但越南自己無法生產,工藝達不到。越南當前用的這類鋼材,主要是從我國進口,還有我國的甬金金屬在越南設廠生產的。
越南的高端鋼材,2023年從我國進口比例為62.18%,日本占9.12%,以及韓國。因為來自中國的鋼材產品性價比高,2024年,越南增加了從中國進口。
軋制鋼材
和發集團生產的鍍鋅鋼板,也主要是普通熱鍍鋅鋼,建筑行業、家電行業使用,出口給三星、LG等家電企業。
和發集團的董事長陳廷龍表示,和發集團有能力研發鐵路鋼鐵、高鐵車輪軸用鋼,可以按時、保質保量交付。
為此,廣義省給和發集團批了143公頃地,用于建設高鐵用鋼生產基地,年產能560萬噸。
但高鐵用鋼,跟普通鋼材可不一樣。這些特種鋼,含碳量多少,用什么合金,用多少合金,這可不是朝夕可成的。
越南的北南鐵路,全長1871公里,其中高鐵1541公里。總投資670億美元,越南要求國內企業能拿到至少340億美元的工程。
越南北南高鐵要求時速350公里以上,那么標準就得按照我國的京滬高鐵對比。
京滬高鐵每公里鋼材用量超過3800噸。
越南的1541公里高鐵,特種鋼材至少需要600萬噸
鐵路養護
有了鋼材,就可以造高鐵鐵軌了嗎?并不是!
越南僅僅只能生產20-25米的普通鋼軌,高鐵至少需要100米長鋼軌。而我國實現100米鋼軌國產化,是2005年攀鋼實現的。
可別小看這個100米長的鐵軌。
我國研制鐵軌,上世紀60年代,攀鋼就開始了。
直到1999年,攀鋼才研制出來時速250公里的秦沈客運的高鐵鋼軌,不過那也是25米一根的鋼軌,焊接成250米一根的長鋼軌。
2005年,攀鋼研制成功100米長定尺鋼軌。截至2025年,仍然只有中國、法國和日本能造出來。
2020年,鞍鋼集團開始出口100米長定尺鋼軌給印尼雅萬高鐵。
100米長的鋼軌,不說生產,就是運輸對于很多國家都是難題。
1541公里高鐵,雙向跑,再加上損耗、維保備用等,鋼軌數量怎么也不會低于70000根。
按照越南的規劃,北南高鐵2027年就要開工了,2035年竣工。
留給和發集團自研的時間并不多,既要研發,又要生產,哪里來得及?
要想實現越南自研,和發集團只能走技術引進,再慢慢國產的路。
以越南國內的高鐵市場容量,想學我們引進高鐵技術時用的談判方法,怕是學不來的。
越南北南高鐵總投資670億美元,越南企業至少拿340億美元,可行嗎?
越南修高鐵,自己拿不出來錢,指望著貸款!然后錢還得給越南企業賺?這是不僅要吃肉,還想把湯也喝掉,不給別人留口湯啊!
越南高鐵,后續幾乎沒有擴容的容量,也就是說,對于高鐵產業鏈的企業,在越南北南高鐵項目上,幾乎就是一錘子買賣。
然而越南又要錢,又要技術轉讓,臨了還來一個項目要給越南自己的企業做。
越南為什么要自研鐵軌、車廂、機車還有信號、供電系統?
在高鐵建設中,鐵路和車站這兩個基建占了成本的50%以上,要是橋梁、隧道、山區、跨江跨海之類的,難度大,成本更高。
其次就是技術裝備,比如車廂和機車,占了總成本的20%。
技術裝備還有信號系統、供電系統等。
就拿信號系統來說,2012年之前,我們的信號系統全部是進口,比如用于CRH5的法國阿爾斯通New Pendolino技術,用于CRH3的德國西門子Celaro技術,還有用于CRH2的日本川崎重工E2-1000技術。
直到2021年,在中國通號多年的技術攻關之下,3000多人堅持了10年之久,我國才實現了高鐵信號系統,從芯片到系統的100%國產化。
也就是說,我國單單是高鐵信號系統的國產化,就用了10年時間,單單是人力成本,就幾十億美元。
而這,并不是有研發資金就能達成的,更何況,越南還拿不出來這么多的研發投入。
還有運維成本,也占到了總成本的20%左右。高鐵的設計、施工、維護、運營的人力和管理根本不是小數目。
從施工階段到運營階段,是一筆持續的大投入。
另外,就是土地補償了,高鐵沿線,需要大量的地,在越南,相對來說,征遷比印度等其他國家還是容易一點。
越南的征遷難問題,基本都是補償給得太低,有的不到市價的幾十分之一。
不過從越南以往的征遷事件看,這一塊可能會是越南壓縮費用的一個點,可能不會到10%。
越南工地現場
可以看到,無論從哪一方面看,越南這條長達1541公里的北南高鐵,都困難重重。
但是,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總得有夢想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