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考古停工”烏龍之后,南京北站迎來突破性進展。
南京北站進入地下施工階段
近日,隨著試樁工程全部完成,南京北站進入了地下結構施工新階段。大家一直擔心的“會不會影響北沿江整體進度”這個問題,可以放寬心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地鐵接入”正在慢慢成為南京北站的新焦點,后面可能會愈演愈烈。
北站無地鐵的尷尬何時解
之前我們說過,目前運營中的3號線林場站距離在建南京北站并不是很遠。但是,以“快速、便捷換乘”為優勢的第四代高鐵站,如果少了零距離換乘的地鐵,會暗淡很多。
試想一下:當你大包小包坐著接駁車,或者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到高鐵站,內部的豪華和便捷已經彌補不了剛剛的勞累。
于是,拖后腿的地鐵需要快馬加鞭跟上節奏。
在前不久公布的《南京市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名單》中,4號線三期工程映入眼簾。這也是南京地鐵三期中唯一一個入選項目,意味著這條線路應該將是北站融入南京的近期方案。
據此再做延伸判斷,更為復雜的3號線四期或許就不用“趕夜路”了。
當然,4號線三期此次被列入的只是前期計劃,具體方案還沒有消息。最近的權威進展,還要追溯到2023年1月9日。
當時的南京地鐵第三期建設規劃二次環評提到:本次建設規劃共10個項目,包含2條新線、7條延伸線及1條接駁線以及配套的車輛段、停車場、車站、主變電所、控制中心等相關工程。總規模約120km,設站67座。
4號線三期西段起于二期珍珠泉站,至南京北站樞紐北側的余家營站,全長約7.6km,均為地下線;設站4座,新建停車場一座,主變電所一座。
后來也有過幾次“砍瓜切菜”的調整傳言,但始終沒有確認。如果4號線三期涉北站這一段能夠單獨拎出來特事特辦,或許還可以趕上北沿江和南京北站的節奏。
關于南京北站
根據規劃和初步設計方案,南京北站站房以上進下出基本站型為主,打造多點進站、集中出站的立體交通模式,由上至下共設6層,分別為高架候車層、國鐵站臺層、國鐵出站層、城市通廊層、地下一層、地下二層。
南京北站規劃站場規模為16臺30線,未來將引入滬渝蓉沿江高鐵、寧淮城際鐵路、寧蚌城際鐵路、京滬鐵路、寧啟鐵路等多條線路,成為南京地區唯一集高速鐵路、城際鐵路、普速鐵路于一體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將引入地鐵3號線、4號線、15號線、18號線以及城際軌道S4號線。
南京北站的意義
高鐵樞紐能夠帶來人口的快速集散,背后也是技術、產業,甚至資本的流動樞紐。對于發揮板塊功能、奠定板塊地位至關重要。
南京北站將奠定江北新區新主城地位,同時構建南京發展新格局!期待盡快建成通車!
以上綜合整理自公開信息、資料,觀點部分僅代表個人。有不同意見的,可以評論區分享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