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城學院召開2025年春季學期學生工作大會
2025年2月20日,錦城學院2025春季學期首次學生工作大會在和平大樓601會議室舉行。校長王亞利,校黨委書記劉永湘,副校長馮正廣,黨委常委、學工部(處)部長蘇斌,校團委書記、校友辦執行主任李靜嫻以及學生工作部(處)、校團委、校友辦全體干部,各學院分管領導、學生科科長、團總支書記、全體輔導員老師參會。
會議重點傳達了學校2025年工作部署大會上鄒廣嚴校長,王亞利校長,劉永湘書記重要講話內容,聚焦了新學期學生工作重點,通過交流分享、工作部署與領導動員,為新學期學生工作凝聚了共識、明晰了方向。全體輔導員老師對新學期充滿期待和希望,會上來自11個學院的輔導員老師們分享了自己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假期生活中見聞見識、學習閱讀的感受體會、人工智能和新技術對工作的啟發啟迪,談及了自己的感悟與思考。在寒假中,輔導員老師們沒有絲毫懈怠,保持學習熱情、保持自我充實,通過不同方式持續“充電”,全體師生度過了一個平安、充實、增值、愉快的寒假。全體學工隊伍將以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迎接新學期的挑戰,推動錦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校長王亞利教授對輔導員老師們在假期的學習和工作成果給予了高度贊揚。王校長強調,今年的工作形勢是校慶和迎評之年,也是智慧教育和教學質量之年,學生工作的穩定和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王校長對學生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基礎工作要扎實、常規工作有創新;二是特色工作有口碑;三是輔導員自我發展和自我規劃有進步。她希望全體輔導員同心協力完成任務,創造錦城學院新的輝煌。
校黨委書記劉永湘教授對輔導員假期中全身心投入學生工作狀態表示高度肯定和認可,同時劉書記要求大家持續高度關注社會重大新聞和最新動態,充分利用前沿科技和社會文化引導教育學生,全身心做好新學期本職工作;劉書記提出“沖刺80天,錦城煥新顏”的工作目標,要求全體輔導員老師以錦城20周年校慶為契機和載體,發揮輔導員的動員和組織作用,做好學生教育引導工作。
副校長馮正廣教授強調了未來教育中非認知能力、深度思考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全體學工隊伍要認真學習和貫徹2025年工作部署大會領導重要講話精神,特別近期要集中力量、集中資源做好校慶工作;要求全體輔導員老師設計好每一次教育管理活動,做好錦城教育口碑,并加強自身學習,實現自我成長。
黨委常委、學工部部長蘇斌從“堅守學生教育主業,用好錦城教育學法寶;以高質量教育管理服務助推校風學風軟環境高地;光大錦城教育學,獻禮20周年校慶;服務人才培養,開展學生增值培養與評價;夯實輔導員基本功,搶占新型師生關系高地”等作了部署。
校團委書記、校友辦執行主任李靜嫻就做好學生科技競賽、校慶二十周年晚會、二十周年校慶專題校友工作大會等重點內容作了部署。
會議由學工部(處)副部長陳程主持。
建筑學院 何子瓊老師
分享了寒假期間組織學生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工作,成立了實踐團隊——“錦柏新程”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帶領來自建筑、文傳、財會等學院的十余名同學在資陽市樂至縣寶林鎮獨柏村開展為期10天的實踐活動,建立社會實踐基地、開展支教活動、進行紅色宣傳、直播助農、調研訪談空巢老人與退伍老兵,為獨柏村振興發展做出錦城貢獻。
財會學院 陳 晶老師
陳老師認為假期是輔導員情感勞動最好發揮作用的時間,在假期輔導員也應同樣做到全身心投入。陳老師和其他財會學院老師一起實地走訪看望了普華永道實驗班實習學生,對學生工作情況、生活條件等情況進行詳細溝通,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工作方法上的指導。同時堅持每日打卡對實習學生進行日常管理,與學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動態。也在假期開展對掛科學生的關心與復習提醒工作,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制定復習計劃。
金融學院 戴 科老師
戴老師分享了寒假期間家校共育的創新工作方法,她利用寒假前的時間,逐一聯系了所帶的專升本新生家長200余名,與家長一一反饋學生的本科學習成長收獲,也詳細回答了家長的提問。同時也請家長利用假期,協助學生完成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假期后,每位家長也會以短信的形式,將孩子的職業規劃、考證安排、學習規劃發給輔導員。本次交流,家長表示非常激動,反饋也非常積極,談到這種明確的要求和指導讓他們在參與孩子成長時更有方向感。
土木學院 曾 敏老師
曾老師分享假期閱讀書籍《高校輔導員的七項修煉》,包括修煉談話、修煉管理、修煉表達、修煉科研、修煉理論、修煉網絡、修煉規劃。曾老師談到,談心談話是輔導員的“必修課”“基本功”“試金石”,關于談話修煉,書中主要分享了談話的時機和如何談出實效。時機主要是節點、困難和變化;效果主要是談話的原則、步驟和技巧。上班第一天,曾老師和一名學生談心談話近三個小時后,學生離開辦公室給她發了這樣一條微信:“不管是在學校還是畢業以后,除了輔導員和學生,你還是我們的朋友。”
電子學院 邱欣悅老師
邱老師分享了一個學生管理故事以及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帶給她的思考和啟發。她談到了應該接納學生的不完美,而后關注其行為背后的原因,因為學生的行為往往是他們心理狀態的反映。作為老師,我們需要堅持原則,但同時也要通過情感勞動,以理解和包容的態度去引導學生。新的一年,繼續踐行錦城教育學,全身心投入錦城教育,深挖學生長板,培育學生非知能力,讓每位學生擁有舞臺、收獲掌聲。
文傳學院 宋祎璇老師
宋老師談到Deep Seek,用了三組“對話”:與“知識重構者”的共謀、與“情感計算器”的共情、與“未來預演者”的共育,與大家分享一場從“工具馴服”到“育人覺醒”的旅程。宋老師表示,站在智能時代的交叉路口,不必是恐懼的守夜人,也不必做狂熱的布道者。從學生到教師,既是學者也是師者,在這個新時代,在智能的江河中打撈育人的詩意,于數據的迷霧里守護精神的星空。
工商學院 張靖炫老師
寒假期間張老師與學生保持密切聯系,她分享兩個學生社會實踐的小故事,一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徐同學,在臨近春節快遞高峰期間主動對接家鄉的鄉村快遞驛站,用專業所學、因地制宜設計了“三段式分揀動線”,并教會了驛站的鄉親分揀包裹,效率大大提升、得到陣陣好評;二是文化創意與策劃專業的廖同學,將《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一書的閱讀心得拍成vlog短視頻,將“沉浸式閱讀”后的心得與新媒體創作結合,在知識輸出的過程中再次得到深化理解,在張老師鼓勵下、作為學習委員的她在班級開展“一書一策”活動計劃。
智能學院 楊俊潔老師
楊老師分享了假期學習《素食者》的感受和體會,她談到《素食者》講述了一位原本普通的家庭主婦英惠,突然決定成為素食者,這一轉變打破了家庭原有的平靜,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從表面看,這是關于飲食選擇的故事,實則深入挖掘人性、自我意識與社會規訓等深刻議題。楊老師認為,《素食者》雖篇幅不長,但內涵豐富,能在閱讀中不斷反思如何更好地理解學生內心世界,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支持。
計算機學院 吳詩涵老師
吳老師分享了寒假舉辦婚禮的喜悅,也談及了假期閱讀《月亮與六便士》的感悟,假期中還時刻關心關注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心理狀態,也關注到DeepSeek的迅猛發展。吳老師談到,在大學生教育中,要引導學生去發現自己內心真正熱愛的事物,鼓勵學生勇敢地去探索,在追求夢想的同時,學會平衡理想與現實,合理規劃大學生活和未來人生,也希望學生能學習新技術,優化思考習慣和思維方式,在大模型時代,不要被AI牽著走,而是擁有更為深度和靈活的腦回路。
外語學院 王媚嬌老師
王老師談到,假期是一個與學生建立深厚情感聯系、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重要時期。王老師學生是大三,這個假期她更多的給與學生在畢業規劃上的關心、支持和引導。寒假前,已針對不同類別學生的假期學習、社會實踐展開了動員,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興趣、個人長板以及未來的規劃和目標過好假期生活。假期期間,王老師與學生保持密切聯系、掌握各類學生的進度,學生也積極與她分享見聞和感悟,王老師會及時給予他們積極的建議和鼓勵,助力同學們全方位的成長。
藝術學院 嚴月岑老師
嚴老師通過線上平臺與學生們保持聯系,同時也關注到deepseek的崛起。在嚴老師看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領域也在發生深刻變革,寒假讓嚴老師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未來的方向。她利用假期時間學習了智能技術相關知識,深入了解了如何利用這門技術提升學生管理和輔導員工作效率。作為輔導員,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才能更好地服務學生,適應新時代的教育需求。
來源 錦城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