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智庫(CGGT)觀察
當地時間23日晚,德國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宣布他所在的聯盟黨贏得了新一屆德國聯邦議院(議會下院)選舉。默茨作為基民盟主席,將成為德國新一任總理。
走出去智庫(CGGT)觀察到,默茨在選舉中憑借收緊移民政策的激進策略獲勝,但組閣面臨困境。他雖拒絕與極右翼德國選擇黨結盟,但此前合作已引發社民黨和綠黨不滿。若與左翼政黨合作,默茨需在關鍵議題上妥協,但其立場與左翼存在分歧。未來,他需在堅守自身理念的同時,通過妥協彌合分歧,重建共識,穩固德國政治“防火墻”。
默茨當選后面臨哪些挑戰?今天,走出去智庫(CGGT)刊發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楊的分析文章,供關注德國大選的讀者參閱。
要點
1、默克爾是追求左右翼政黨最大公約數的黨內“中間派”領導人,默茨則是對左翼政黨擺出鮮明反對立場的黨內“傳統派”和“激進派”領導人。
2、默茨領導下的基民盟堅守的底線是德國公民的人身安全必須得到保障,政治人物必須對此展現出行動力;左翼政黨捍衛的底線則是德國基本法與歐盟法律,堅持拒絕右翼政黨大幅度收緊移民政策。
3、贏得聯邦議院選舉只是第一步,默茨利用激進手段為問鼎總理寶座打下基礎后,還必須運用妥協技巧面對組閣過程中的重重困難。
正文
文/張楊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近期,默茨允許聯盟黨在聯邦議院與德國選擇黨共同投票支持大幅度收緊移民政策的提案,一時間德國政治的“防火墻”似乎岌岌可危,這也引發了前總理默克爾與左翼政黨對他個人的激烈批評。基民盟為何離“中間路線”越來越遠?選舉前夕基民盟“向右轉”為何加速?選舉結束之后默茨又將帶領該黨如何應對組閣困局?
默茨推動收緊移民政策引來默克爾抨擊
早在2024年底,德國馬格德堡圣誕集市恐襲事件就引發了該國民眾強烈的反移民情緒,移民問題逐漸成為聯邦議院選舉的核心議題。更嚴重的是,今年1月22日在德國南部的阿沙芬堡發生了嬰兒被移民刺死的惡性事件。有分析指出,正是該突發案件促使默茨下決心迅速行動并在聯邦議院要求大幅度收緊移民政策。1月29日,德國聯邦議院批準了聯盟黨提出的要求大幅收緊移民政策的議案(“五點計劃”,Fünf-Punkte-Plan),在348張贊成票中,德國選擇黨的議員貢獻了75票。
1月30日上午,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旋即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了一份正式聲明,指責默茨在德國聯邦議院的投票中故意利用德國選擇黨的支持以獲得議案的通過,并明確批評這位聯盟黨總理候選人的決定是錯誤的。當晚,默茨在德累斯頓也絲毫不客氣地對此批評意見進行回應,他將當初德國選擇黨進入聯邦議院的“罪責”推給這位前總理:“對此,我的政黨負有相當大的責任。如果當初我們處理得更為妥善,德國選擇黨就不會在2017年和2021年兩次進入聯邦議院?!钡聡鳱TV電視臺報道稱,當前默茨與默克爾之間的深刻分歧,已經“無法再被輕描淡寫地掩蓋過去”。
基民盟的黨內路線之爭
默克爾為何要在聯邦議院選舉的關鍵時刻炮轟本黨總理候選人默茨?事實上,兩人在基民盟內部的權力斗爭以及領導路線之爭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展開。
彼時,默茨政斗失敗,逐漸淡出政壇?;衩藙t在默克爾的帶領下堅持走“中間路線”,以擴大共識的手段成功爭取了一大批左翼選民,聯盟黨也以議會第一大黨的身份執政長達十六年(2005年至2021年)??梢栽O想的是,如果當時默茨在基民盟的權力斗爭中勝出,該黨將走上不同的歷史發展道路。而當前形勢下,默克爾發聲是試圖提醒基民盟領導層不要偏離德國政治的中間地帶太遠,因為該黨的“向右轉”不僅帶來“防火墻”坍塌的風險,主流的左右兩翼政黨之間達成妥協也將會愈加艱難。
就領導風格而言,默克爾和默茨屬于不同的類型,甚至應該說,兩人在很多方面是完全相反的:默克爾言談謹慎,默茨直言不諱;默克爾理性克制,默茨激情沖動;默克爾善于妥協,默茨爭強好斗。相較而言,默克爾是追求左右翼政黨最大公約數的黨內“中間派”領導人,默茨則是對左翼政黨擺出鮮明反對立場的黨內“傳統派”和“激進派”領導人。在默茨的領導下,基民盟作為傳統的中右翼政黨已經出現從中右翼向激進右翼方向發展的趨勢,這一點尤其在移民政策議題上展露無遺。
德國政治極化助推基民盟“向右轉”
基民盟在德國政治光譜上的向右移動不僅受黨內領導人的驅動,亦同德國政治極化的背景密不可分。目前,在以移民問題為焦點議題的德國選戰中,各黨派強調守衛各自的底線:默茨領導下的基民盟堅守的底線是德國公民的人身安全必須得到保障,政治人物必須對此展現出行動力;左翼政黨捍衛的底線則是德國基本法與歐盟法律,堅持拒絕右翼政黨大幅度收緊移民政策。
至少在移民問題上,德國左右兩翼主流政黨的意見已是大相徑庭,德國民意的深度撕裂已經顯而易見,德國政治極化的現象已日漸突出。
德國政治極化背景下的選戰中,以默克爾為代表的基民盟“中間派”的式微已是必然,如果基民盟的競選立場向左移動即往中間地帶靠攏,勢必會流失一大批傳統右翼選民。默茨在聯邦議院以“全力以赴”(all in)的態度發起關于收緊移民政策的“五點計劃”,其激進行動既可以從德國選擇黨處爭取部分右翼選民,又可以拉攏對交通燈政府的不作為失望透頂的部分左翼選民。
從最近兩周的民調結果(聯盟黨的支持率在30%到32%之間)來看,默茨與基民盟在移民問題上的“豪賭”并未失敗,而2月13日在慕尼黑發生的惡性事件或會讓基民盟的選情進一步穩固。
但是,基民盟的“向右轉”讓德國主流政黨之間的政治共識空間進一步壓縮。受默茨打移民牌、與德國選擇黨“合作”的事件影響,社民黨和綠黨對他本人的不滿進一步加劇?,F任總理、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朔爾茨聲稱:“作為一名政治家,有些底線是不能逾越的,未來的德國總理絕不能是個賭徒?!本G黨主席巴納薩克(Felix Banaszak)則在社交平臺上表示:“令人遺憾的是,相較于同德國選擇黨劃清界限,默茨等黨內高層似乎更渴望同默克爾撇清關系?!?/p>
可以預見的是,即使聯邦議院選舉后聯盟黨攜超過30%的支持率坐穩議會頭把交椅,該黨與其他黨派建立聯盟以組成新政府仍是舉步維艱。
默茨將帶領基民盟如何應對組閣困局
聯邦議院選舉后,理論上默茨握有兩種組閣的選項,與極右翼政黨結盟或與左翼主流政黨(社民黨及綠黨)合作。一方面,默茨若推倒“防火墻”,或可以和德國選擇黨輕松實現兩黨執政。但默茨是否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仍要打上大問號,況且他已在1月29日聯邦議院的投票后重申絕對不會尋求同該黨結盟。如默茨在組閣談判過程中再次食言,其政治信用或將破產。
另一方面,默茨如向社民黨和綠黨拋出橄欖枝,兩個左翼大黨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冷處理,以懲罰默茨1月29日與德國選擇黨的魏德爾“合作”的“錯誤行為”,以便設置較高的組閣談判門檻(例如關于“債務剎車”的制度改革等)并爭取較為有利的談判位置。此外,默茨如尋求同兩黨中的一黨組閣,可能還需要拉一個小黨(選舉得票率在5%—10%之間)入伙才能建立擁有聯邦議院多數席位的執政聯盟。
贏得聯邦議院選舉只是第一步,默茨利用激進手段為問鼎總理寶座打下基礎后,還必須運用妥協技巧面對組閣過程中的重重困難。2月23日選舉結束之后,默茨又會將基民盟引向何處去?是同德國選擇黨加深合作,向激進右翼的方向繼續前進?抑或是與左翼政黨握手言和,適度地向政治中間地帶回撤?
選舉結果揭曉后,默茨能否當好德國政治“防火墻”的守衛并與左翼政黨達成最大程度的共識,值得關注。
來源: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原標題《基民盟轉向激進右翼,“賭徒”默茨會推倒“防火墻”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走出去智庫立場。
延展閱讀
▌地緣政治風險:
▌出口管制與制裁:
▌跨境數據監管:
▌全球科技競爭:
▌品牌聲譽管理:
《歐盟監管政策:輿情風險和合規風險應對》由走出去智庫(CGGT)出品,系統跟蹤歐盟最新涉華政策和法律動態,內容涵蓋歐盟新貿易工具與自由裁量權、重點行業執法趨勢、歐盟決策邏輯推演、極端地緣沖突推演及中國企業輿情、合規應對等熱點和焦點問題,為中國企業開發歐盟市場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