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些火鍋品牌,正在“吃透”山河四省
2、中國餐飲,得“山河四省”得天下
3、火鍋老板的"山河攻略"
第1786期
文 | 田果
這些火鍋品牌,
正在“吃透”山河四省
當一線城市的火鍋店卷到"9.9元鍋底配免費甜品"時,山東臨沂的一家火鍋店里,穿著貂絨的縣城貴婦們正豪氣地點著168元/份的雪花肥牛;當南方網紅品牌還在糾結"該不該給麻醬蘸料"時,河南周口的火鍋老板已把芝麻醬桶搬到了每張餐桌旁。
山河四省,即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這片坐擁3億人口的土地,正在用最樸素的消費熱情,向餐飲人發出邀請函:2025年的火鍋江湖,得山河者得天下。
大家都知道衛龍辣條是河南的企業,但衛龍辣條創始人是湖南人劉衛平、劉福平兩兄弟。怎么跑到河南創業去了?他們曾說,沒有任何機緣,把中國地圖打開,就這一件事,發現在鄭州四通發達,所以兩個湖南人跑到河南去創業。
還有那些從中原起步的品牌,蜜雪冰城、鍋圈食匯,甚至以前的雙匯、思念都是從河南起家的。這些已經證明萬店連鎖成功和已經初具國民品牌雛形的消費品牌,你會看到它們都是從中原起步,都是用能力打透中原的山河四省,把最難的北方市場拿下來,繼而走向全國。
快看,外地創業者都跑到山河四省開首店。
徐懷彬,生于重慶,是土生土長的山城人。15歲便成為了一名川菜學徒,29歲,一次偶然的機會,徐懷彬了解到山東餐飲市場上,重慶老火鍋的板塊相對空白。徐懷彬把握這一商機,孤身一人奔赴山東,一心要讓地道的重慶老火鍋在這里生根發芽。
2022年11月,徐升記第一家直營門店在濟南正式營業,憑借“不改良”的品牌定位,2024年,徐升記強勢出圈,僅一年多時間,便在山東省內布局近200家門店,覆蓋山東全省超95%以上區縣。
還有在鄭州起家的辣炮泡·魚蛙火鍋館,2023年3月開出第一家門店,憑借無抗美蛙,新鮮活殺,美蛙和黑魚花自助無限暢吃,十幾款素菜小菜免費涮等賣點迅速走紅,實際上卻是來自重慶的團隊做的。
山河四省的本土火鍋,區域深耕,品類分化。
這里既有扎根本土的豆花火鍋、驢肉火鍋等傳統派系;也有依托產業優勢的創新品類,例如鮮切牛肉火鍋;同時涌現出火鍋雞、地攤牛排鍋等性價比品類,展現出山河四省火鍋市場“傳統基因+創新裂變”的獨特生態。
比如濟南的豆花姐·爛豆花火鍋,創立28年穩扎穩打,教育和培養了當地消費者吃火鍋涮豆花的飲食習慣,在山東市場開出80+直營店,年服務人次超400萬;
還有郝阿娘鮮切牛肉自助火鍋以濟南為原點,依托山東牛肉產業帶優勢(日均屠宰量達2萬頭),將“現切牛肉+自助模式”結合,單店日翻臺率達7次,目前門店突破x00家;
成立于2021年的大門鳳火鍋雞,從大本營山東青島出發,逐漸向河北、江蘇等周邊城市布局,目前門店超出250家,大約有70%以上的門店位于三四五線城市......
中國餐飲,
得“山河四省”得天下
網紅品牌時代,得北上廣深得天下,得沿海十幾個城市得天下,這是增量時代網紅品牌要做的事。嘉御資本董事長兼創始合伙人衛哲曾提出,國民品牌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要得中國一半人口,就不能忽略山河四省,必須在中原站穩了,然后由北向南打。
對于餐飲品牌、火鍋品牌道理亦然。南方跑通的模式往北越打越難,但把北方的單店模型、產品模型跑通,往南越打越容易。原因有四。
第一,“山河四省”加起來,有3.1億人口。要想成為全國性品牌,至少要覆蓋中國一半人口,也就是7個億。少了這3.1億,你就覆蓋不了7個億。
第二,它地處中原腹地,既是農產品大省(河南小麥產量全國第一,山東蔬菜產量占全國12%),又是物流中樞(鄭州"亞洲最大貨運機場"輻射全國),被稱為“中國餐飲的中央廚房”。
第三,相比北上廣深的高租金和品牌飽和,山河四省仍存在大量空白市場,且南北飲食文化在此交匯,口味兼容,可以回憶下,相比兩廣、閩南、東北、川渝等地,山河四省的群眾似乎“啥味型都不抗拒”“各個菜系都能適應”。
第四,山河四省的消費能力其實是偏弱的,且北方四季分明,北方起家的品牌除了夏季的產品,肯定也得把冬季產品研究透,如果產品、定價、店型、商業模式能夠在北方證明成功,往南打,則越打越容易。
打開地圖,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環抱黃河“幾”字彎。母親河奔流入海,留下璀璨的文化遺產。3000年的殷墟、2500年的孔廟、1500年的云岡石窟、1400年的趙州橋……中華文明在這片土地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美食文化也將從這里生根發芽,繼而種子飛向全國。
◎山西 云岡石窟
火鍋老板的
"山河攻略"
1、區域密集式開店,擊穿品牌閾值
如今餐飲品牌,往往采用“密集式開店”的戰術,快速布點,密集開店,形成聲量,搶占消費者心智。
典型代表蜜雪冰城,會在大型城市重點街區密集開店,比如,僅僅濟南寬厚里一個商業街區,就開店10家;石家莊一條街開7家店;在四五線城市也采取這個策略,比如河南許昌鄢陵縣最繁華的十字街,蜜雪冰城在東南西北四個主街道上,臨街開了四家門店。
我的小板凳街坊火鍋,背靠鍋圈供應鏈優勢,2024年密集布局鄭州,目前已在此區域開店30+,加速產品周轉,走“總成本領先”的路子,讓顧客感受到“性價比和質價比”,計劃要在鄭州布局50家。
創始合伙人徐廣雷說,密集開店能解決很多問題,第一個勢能層面,它很容易形成聚勢,店一多,規模優勢就起來了,解決顧客選擇信任的問題;第二個是管理半徑更短,效率更高;第三個供應鏈更能解決單店所不具備的供應鏈集采和集配的優勢;最后在傳播層面,更能事半功倍。
2、把店開成街坊鄰居的“第二個家”
山河四省的餐飲江湖,沒有北上廣的精致套路,要的是實打實的情分。海底撈已經來搶加盟商了,瑞幸咖啡的招牌也掛到了鎮上,但餐飲老板的機會依然很大,誰能把銅鍋支在老百姓的心坎上,誰就能在這片土地上,煮出一鍋百年老店的滋味。
王婆大蝦1200多家門店中,66.7%扎根山河四省,其秘訣是推出"家庭套餐+兒童游樂區",把火鍋店變成縣城家庭的周末據點。
還有來自河南許昌的員和記鮮牛肉火鍋,推出四大承諾,“服務不滿意免單,牛羊肉假一賠萬、19分鐘上齊所有菜品否則贈送未上菜品、衛生不滿意投訴有獎勵”。
創始人楊信濤說,為了讓顧客吃上一頓滿意、放心的火鍋,開業兩年,我們免單免了100多萬,顧客就是我們的“服務監督員”,倒逼我們服務升級。
3、給你的火鍋產品添點“山河味”
作為深耕區域的火鍋品牌,地域標簽是其與生俱來的重要優勢,圍繞山河四省在地食材、本地文化,調整產品結構,不僅可以激發本地消費者價值認同,傳遞外來消費者特色認知,還能傳遞良好的企業社會形象。
山河四省農業與畜牧業資源豐富,可以將火鍋產品與區域產業帶深度綁定,實現食材本地化,比如山西的羊肉、山東的牛肉、河北的驢肉等。
如山東郝阿娘鮮切牛肉火鍋依托魯西黃牛產業帶,建立“屠宰場-中央廚房-門店”4小時鮮肉直供體系;太原首家九米羊肉爐,打出“炭火慢燉兩小時,一鍋好肉靠堅持”的slogan,把山西羊肉作為招牌菜。
當火鍋行業步入存量競爭時代,得中原者不僅意味著獲得3.5億客群基本盤,更代表著構建全國連鎖基因的戰略跳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