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蕊
《迎風的青春》一劇是根據(jù)程小貓和程夢琰的同名小說《迎風的青春》所拍。這是一部以 20 世紀 90 年代油田子弟的生活為背景的現(xiàn)代青春劇,它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段獨特而又充滿魅力的青春成長故事。這部劇猶如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在時代的變遷中,描繪出了油田子弟們的青春歲月和他們的夢想、追求與成長。
故事設定在 1997 年的油田基地,這是一個極具時代特色的背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香港回歸成為了全國人民共同的記憶,而這部劇巧妙地將這一重大事件融入到了劇情中,使觀眾能夠迅速地進入到那個時代氛圍中。
主角程苗苗、李肆、胡秋敏等油田子弟,生活在安穩(wěn)富足的油田基地,但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向往,于是開啟了一場“去香港迎回歸”的冒險行動。這樣的情節(jié)設置既充滿了青春的朝氣和冒險精神,又具有強烈的時代感,讓觀眾在欣賞劇情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
然而,在祖國腹地的另一面,1997年的我在干什么呢?那時候的我還是未入校門的小屁孩一個,像個混世魔王一樣,成天的在巷子里面追著同伴們打鬧,更不知道“青春”為何物,哪里還知道香港要回歸?同時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世界也是有著天壤之別。
其實,劇中的情節(jié)豐富多樣,既有少年們的青春趣事,如他們在學校里的打鬧、嬉戲,以及為了實現(xiàn)去香港的夢想而進行的各種“密謀”;也有家庭之間的矛盾與溫情,比如程苗苗姐弟之間的打鬧與親情,以及父母一輩在生活中的摩擦與理解。這些情節(jié)相互交織,構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故事世界。
在人物塑造方面,《迎風的青春》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劇中的每個角色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特點,讓人印象深刻。
程苗苗是一個勇敢、獨立、有夢想的女孩,她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向往,敢于追求自己的夢想。她的性格中既有堅強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她能夠勇敢地面對,但在內(nèi)心深處,她也渴望著有人能夠理解和支持她。孫千將程苗苗這個角色演繹得十分生動,她的表演讓觀眾能夠深刻地感受到程苗苗的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變化。
李肆則是一個調(diào)皮搗蛋但極其重情重義的大男孩,他開朗的性格和善良的內(nèi)心使他成為了朋友們的“大哥”。翟子路的表演將李肆的性格特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的調(diào)皮、幽默和善良都讓觀眾對這個角色喜愛有加。
胡秋敏是一個性格復雜的女孩,她的家庭環(huán)境給她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她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她的存在為整個故事增添了一份別樣的色彩,讓觀眾看到了在困難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的堅強和勇敢。
除了年輕一代的角色,劇中的父母一輩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有著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人生故事,在與子女的相處中,既有矛盾和沖突,也有理解和支持。田雨和劉琳等老戲骨的精彩演繹,為這些角色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讓觀眾能夠感受到父母一輩的艱辛和不易。作為觀眾,這部劇不光讓我回憶起了自己的青春時期,更多的是從劇中看到了婚姻的不易,更讓我珍惜當下的幸福。
本劇在快要劇終的兩集,李肆的死成為了眾多觀眾心中的意難平,讓大家哭的稀里嘩啦,而我也是不例外,哄睡了孩子,索性只有三集了,直接放浪形骸追劇到了后半夜,凌晨兩點多哭的抽泣哽咽,清早醒來眼睛都腫了,這應該是近幾年我哭的最厲害的一部劇,前面28集都是輕松自在笑哈哈的看,順便回憶著青春年華,最后兩集直接讓人哭的心臟顫抖。
那個瞬間,我意識到命運的殘酷,命運好像對誰都不是很友好,顧此失彼,甚至彼此都不顧。李肆,這樣一個美好的少年,卻被診斷出患有腸癌,生命進入了倒計時。這種美好與殘酷的強烈反差,讓觀眾們難以接受。大家眼睜睜地看著李肆從一個活力四射的少年,逐漸被病魔折磨得形容枯槁,最后離開了這個世界,仿佛是看著青春的花朵在還未完全綻放時就凋零了,心中充滿了遺憾和悲痛。
這部劇到最終過得最慘的莫過于程苗苗,她一出場就是妥妥的大女主,掌上明珠的公主一般的地位,到了最后卻是最心酸的,當萬家燈火之下都在吃年夜飯的時候,她還在他鄉(xiāng)寞寂的流浪,在一片片大海中尋找關于李肆的痕跡!
應了那句話:人生處處皆是意難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