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誰懂,每天擠地鐵上班,感覺自己都快被擠成“壓縮餅干”了,五臟六腑都在抗議,到公司時累得只想躺平。
說到擠地鐵,東京地鐵絕對是“傳說”般的存在。幾十秒停站時間,工作人員得連推帶踹才能把乘客“塞”進車廂,超載100%的車廂里,人被擠得連骨折了都沒法動彈。而且,上班族跳軌導致的“人身事故”頻發,線路癱瘓成了家常便飯。東京地鐵,妥妥是上班族甩不掉的噩夢,可又偏偏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飯碗保障”。
你是否也好奇,在這樣的極端通勤環境下,上班族是怎么“夾縫中求生存”的?
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學者邁克爾?菲什在《通勤夢魘:東京地鐵與機器的人類學》里,就給做了個“深度大揭秘”——
車廂中的沉默、到站時的驚醒、不容違抗的電車禮儀……
上班族怎樣調解自身以適應極端的通勤?
苛刻的操作標準,嚴厲甚至恐怖的“下車再教育”……
列車司機承受了怎樣的心理壓力,列車運營商在重大事故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日本鐵路系統中的“人身事故”已是司空見慣,
為什么遇難者總是上班族?因為事故耽誤行程的普通乘客又有何看法?清掃軌道的工作人員又受到怎樣影響?
從以上諸多方面,作者向我們展示了,融入一種一直在超負荷邊緣運轉的系統將如何對一個共同體帶來生理和心理的嚴重不良影響,但與此同時,融入這種系統也創造了一種集體的生活方式。
想知道東京地鐵背后這些讓人驚掉下巴的故事嗎?想了解技術和人類之間到底該如何 “和諧共處” 嗎?快來和文景一起探索東京地鐵的奧秘,重新思考人類與技術間的關系吧
《通勤夢魘:東京地鐵與機器的人類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