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特斯拉發布了2024.45.32.12軟件更新公告,增加了城市道路自動駕駛輔助功能。這是不是相當于特斯拉FSD這個高懸已久的靴子,終于在中國踩到地板了呢?
此次更新中,特斯拉配備“FSD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的車輛增加了城市道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具體來說,包括在通行受控道路(道路使用者通過匝道入口和匝道出口進出的主干道)和城市道路上使用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會根據導航路線引導車輛駛出匝道和交叉口,在路口識別交通信號燈進行直行,左轉,右轉,掉頭等動作。并根據速度和路線自動進行變道動作。在不設置導航路線時,會根據道路實際情況選擇最優道路行駛。此外,特斯拉還申明,后視鏡上方的駕駛艙攝像頭現在可以判斷駕駛員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并通過警報,提醒駕駛員在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啟動時將注意力集中在道路上。駕駛室攝像頭視頻在車輛內部進行處理。包括特斯拉公司在內的任何人均無權訪問。
此次更新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類似美國使用的FSD(Full Self - Driving,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特性。特斯拉 FSD是基于深度學習算法,采用端到端技術。特斯拉將其創新性地應用于自動駕駛領域,推動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這意味著只需一個模型,就能將傳感器收集的感知信息,直接轉換成車輛方向盤轉動角度、加速踏板踩踏深度以及制動力度等具體操作指令,實現車輛自動行駛。而傳統的自動駕駛系統通常采用“感知-決策-控制” 的模塊化架構,每個模塊各司其職,感知模塊識別環境信息,決策模塊根據感知結果規劃行駛路徑,控制模塊執行具體操作。這種架構雖然邏輯清晰,但模塊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協調較為復雜,容易出現信息丟失或不一致的問題。
去年12月,特斯拉向北美用戶推送了最新版本的FSD,版本號為V13.2.2,從媒體的體驗報道可以看出,新版本具備了車位到車位的功能,并且升級了倒車能力,可以在狹窄道路或封閉道路調頭,具備更強穩定性的同時,在面對北美各種路況的處理,也表現出更強的靈活性。可以看出,國內推出的版本,從說明上類似于城市NOA級別,但和北美最新版本仍然有一定差異。有消息稱,這次在國內推送的是美國V13.2 模型,但是針對國內部分道路特點進行了優化。也許該功能落地后,會迅速更新改進。
在尚未實踐的基礎上,僅從文字描述,對比當前中國主流的智駕產品,例如華為乾崑智駕ADS3.0,小鵬的XNGP等,當前特斯拉在中國的FSD并非完全領先。例如華為的乾崑智駕ADS3.0具備更強的場景理解能力,做出的駕駛決策更接近人類司機。例如在面對復雜路況時,能夠精準識別各類潛在危險;還能實現一鍵車位到車位的的功能;覆蓋的道路也更廣泛,包括無標線的道路,鄉村道路等。還可以適配多種泊車場景,包括代客泊車、遙控泊車等。而且,國內高階智能駕駛的方案,均采用一個甚至多個激光雷達,探測距離更遠,目標檢測更精準,并且有安全冗余。
而且,FSD雖然名為“完全自動駕駛”,但也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仍需駕駛員時刻保持注意力,隨時準備接管車輛。但無論如何,特斯拉在中國升級FSD新版本,也標志著特斯拉的智能駕駛在中國市場已經實現了較大的突破。而且,這對中國智能駕駛行業有著多方面的促進作用。畢竟,是特斯拉首先在智能駕駛中采用端到端技術,國內的各個企業先后跟進,促進了國內智能駕駛的發展。從技術創新角度看,特斯拉的變化,會激勵國內車企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算法優化、傳感器技術提升等。也會促進車企會加快智能駕駛功能的迭代速度,推出更多差異化的智能駕駛產品。從行業標準制定角度,這一升級還可能推動中國智能駕駛行業標準的完善,促使監管部門制定更合理的法規和標準。
但對于特斯拉本身而言,這一升級僅僅是個小目標,畢竟從特斯拉官網可以看出,購買該功能需要支付6.4萬元,和國內很多車企相比,價格不具備優勢。今年以來,比亞迪宣布全系車型增加智能駕駛功能,華為的乾崑智駕先后和上汽、東風等企業加強合作,長安、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先后公布或即將公布智能駕駛策略。無疑,2025年國內市場的智能駕駛,將會出現加快普及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