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談了今天繼續這一話題:在如何盡快結束俄烏沖突上,美歐之間立場與觀念越走越遠。
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三年,目前和平進程仍然充滿挑戰。美國和歐洲在處理這一問題上出現了明顯的分歧。俄羅斯堅持對其已控制的烏克蘭領土的控制,包括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和頓涅茨克等地區,同時要求解除西方制裁并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
美國政府的立場發生了變化,特朗普政府尋求與俄羅斯緩和關系,并在沙特阿拉伯與俄方進行了單獨會談,這在一定程度上繞開了歐洲和烏克蘭。美國提出的聯合國大會決議草案與歐洲和烏克蘭的立場存在差異,顯示出美國在處理俄烏沖突上的新策略。
歐洲在俄烏沖突中的角色變得尷尬,美國和俄羅斯的單獨對話讓歐洲感到被邊緣化。法國總統馬克龍試圖介入美俄談判,但未獲接受。歐洲在安全上對美國和俄羅斯的依賴使其在處理這一問題時顯得被動。
此外,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在北約總部明確表示,歐洲的常規安全應由歐洲國家自己負責,這被視為美國在歐洲安全事務中角色的重大轉變。有美媒指出,這標志著美歐關系再也回不到從前,歐洲的“美國世紀”已經結束。美歐之間的分歧加深,這可能會對未來的國際關系和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和歐洲在處理俄烏沖突上的分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對俄政策立場:美國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尋求與俄羅斯緩和關系,采取了一些單獨行動,如與俄羅斯在沙特阿拉伯的會談,這在一定程度上繞開了歐洲盟友。而歐洲國家普遍對俄羅斯持更為謹慎或強硬的態度。
2. 烏克蘭問題的解決方案:美國提出的聯合國大會決議草案與歐洲和烏克蘭的立場存在差異。歐洲更傾向于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和主權,而美國的草案可能在這方面有所妥協。
3. 安全責任: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在北約總部表示,歐洲的常規安全應由歐洲國家自己負責,這被視為美國在歐洲安全事務中角色的重大轉變。歐洲國家可能期待美國在安全上提供更多支持。
4. 戰略自主:美國的行動促使歐洲國家討論更多的戰略自主。歐洲在安全上對美國和俄羅斯的依賴使其在處理俄烏沖突時顯得被動,這促使歐洲國家考慮更加獨立的安全和外交政策。
5. 對俄羅斯制裁的態度:雖然美國和歐洲都實施了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但在制裁的執行力度和持續時間上可能存在分歧。歐洲由于地理接近和經濟聯系,可能對制裁的影響更為敏感。
6. 最新事態:在俄烏沖突三周年之際,十余位歐洲和加拿大領導人于2月24日齊聚烏克蘭首都基輔,參加在獨立廣場舉行的紀念活動,以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然而,美國并未派遣高級官員出席此次活動,顯示出華盛頓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正在發生變化。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長時間且富有成效”的電話交談,雙方同意開始談判以結束烏克蘭戰爭。
2025年2月2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歐盟領導人以及加拿大和歐洲各國領導人聚集在基輔市中心一個紀念在俄烏戰爭中陣亡軍人的地標前默哀。
這些分歧反映了美國和歐洲在戰略利益、安全觀念和對俄羅斯的看法上的差異,同時也暴露了跨大西洋伙伴關系中的緊張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