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重磅發布。一號文件強調:
扶持畜牧業穩定發展。做好生豬產能監測和調控,促進平穩發展。推進肉牛、奶牛產業紓困,穩定基礎產能。落實滅菌乳國家標準,支持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主體的奶業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嚴格生豬屠宰檢疫執法監管,強化重大動物疫病和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控。提升飼草生產能力,加快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
FT食品乳業網注意到,“推進肉牛、奶牛產業紓困”首次被明確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反映出其對肉牛奶牛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去年,“牛肉自由”是一個被市場與網友高頻提及的關鍵詞,不少餐飲行業人士與消費者都表示,牛肉的批發價格相比過去有明顯下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牛肉(去骨統肉)集貿市場年平均價格近十年間總體呈現上升趨勢,自2014年的61.39元/公斤一路上漲至2022年的85.8元/公斤。但步入2023年后,牛肉批發價明顯下滑,截至2024年下半年,價格已跌至60元/公斤左右。
片面來看,牛肉批發價下滑,對消費者而言應該是好事才對,原本要花80元購買的一塊牛肉,如今只要60元就能收入囊中。乍看之下是“牛肉自由”,實則傳遞出的是肉牛、奶牛行業的危險信號。
中國畜牧業協會數據指出,2024年11月出欄一頭肉牛平均虧損1600元以上,連續8個月虧損超過1000元,65%以上的養殖場戶處于虧損狀態。長期的虧損使得很多養殖戶不得不選擇退出市場或貸款養牛,甚至一些基礎母牛也難逃被出售或宰殺的命運。
但長期來看,肉牛的生長周期比豬、禽類等的時間長得多,以上現象過度發酵的結果就是更多養殖戶的離場,消費者又不得不落入在“牛肉價格飛漲”和“過度依賴進口”中擇其一的困境。如今短期的“牛肉自由”很可能招致未來長期的“天價牛肉”現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沒有贏家的淘汰賽中,不少奶牛養殖戶也是其中的參與者。在先前發布的文章《原奶價格首次出現倒掛,賣牛不如讓牛餓死!消費者:便宜牛奶去哪兒了?》中就曾介紹,2024年以來牛奶原奶過剩的情況較2023年更為嚴重,并出現了國家奶牛體系有記錄以來的首次原奶價格倒掛現象。
因為產出的牛奶賠錢都不見得賣得掉,不少奶牛養殖戶不得不將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奶牛作為肉牛低價出售,在無形中也加劇了肉牛市場的競爭。
綜上不難看出,當前肉牛、奶牛產業發展面臨嚴峻考驗,積極“推進肉牛、奶牛產業紓困,穩定基礎產能”是當下的主要矛盾。去年,
8月23日,農業農村部召開穩定奶牛、肉牛生產視頻調度會。會議指出,去年以來國內牛肉、牛奶市場價格持續走低,肉牛奶牛養殖較大范圍虧損。會議強調,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肉牛和奶業產業素質都有了顯著提升,應對目前困難有基礎,當務之急是抓緊出臺實施針對性紓困政策,金融支持、補貼政策、精準幫扶、指導服務等都要跟上。
9月,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肉牛奶牛生產穩定發展的通知》,對穩定肉牛奶牛生產作出部署,幫助養殖場戶渡過難關。
11月29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奶牛肉牛提質節本增效專題座談會,研究奶牛肉牛提質節本增效工作,以切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加快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奶牛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如今,“推進肉牛、奶牛產業紓困,穩定基礎產能。”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相關養殖戶、產業發展將獲得更大程度、更多維度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