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超實用的二條
每篇解決一個育兒小問題,當好媽媽,更當好自己~
潮濕陰冷了好些天,江浙滬終于要迎來“陽光明媚”的周末啦!你們那咋樣啊。
趁著難得的好天氣,抓緊帶娃去戶外跑一跑~順帶也給自己減脂了,兩全其美啊姐妹們!
不過要特別提醒的是:別以為娃每天在家上躥下跳的運動量就夠了!
其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青少年身體活動不足的全球趨勢:基于298個人群研究、160萬參與者的綜合分析》,如果運動方式不科學,很可能看似熱鬧,其實孩子的運動量一直是不足的。
雖然報告數據只涵蓋2001年到2016年,但結論很有參考意義。
報告顯示,全球每5名青少年中,就有4人運動量不足,且影響健康。這一問題在女孩中尤為嚴重。
其中,中國兒童和青少年運動不足比例在80%-89%之間。對比2001年,2016年時,中國男孩動得多了。但女孩和整體青少年人群的運動量在下降。
這也是在提醒我們,抓孩子運動的時候,不僅要關注運動時長,還要關注運動強度。
01
孩子每日運動標準
到底不同階段孩子的每日運動標準是什么呢?美國兒科協會有一份建議:
嬰兒:醒著的時候練習趴,每天30分鐘以上;
幼兒:社區散步或者戶外玩耍,每天3小時以上;
學齡前兒童:翻滾、投擲或者追趕類活動,每天3小時以上,包括1小 時中高強度運動;
小學生:自由玩?;蛘卟灰愿偧紴閷虻挠腥さ捏w育運動,每天1小時以上,其中一周有3天肌肉/骨骼強化運動;
中學生:社交性質的運動,避免進行單一運動項目,每天1小時以上,其中一周有3天肌肉/骨骼強化運動;
青少年:社交性質的運動為主,選擇性進行合適的競技類運動,每天1小時以上,其中一周有 3天肌肉/骨骼強化運動。
為了方便保存和查看,這里給大家整理了一張圖表↓
(數據來源: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y-living/fitness/Pages/Making-Fitness-a-Way-of-Life.aspx)
這份建議里,有兩個關鍵詞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1、運動強度
有運動習慣的朋友們肯定清楚運動強度這個概念,最精確方法就是測心率。
咱們帶著孩子運動肯定不能時刻測心率,這有點過度焦慮了,失去了運動的樂趣。
我的一個觀察方法是,孩子在運動的時候會微微喘氣,無法連續說長句,只能說短語,那么大概率運動強度就是在中等偏上了。
上面這些項目,大人也是完全可以參考的,和孩子一起動起來的。
2、肌肉/骨骼強化運動
孩子日常進行的運動偏有氧的多,更加側重于心肺功能的鍛煉。這當然也重要,但我們從建議里可以看到,從小學生開始需要一周至少3次肌肉/骨骼強化運動。
肌肉強化的運動,大多是帶有一點抗阻力的運動,比如拔河游戲(讓孩子在家推重物也算),利用自重或者阻力帶進行的運動(比如俯臥撐、引體向上、深蹲、螃蟹爬、登山跑等);各種攀爬運動(爬樹、攀爬架);各種瑜伽。
骨骼強化的運動,大多都是需要涉及很多跳躍或者快速轉換方向的運動,比如,所有涉及到任何“單腳跳、雙腳跳”的活動都算,定點快速往返跑,跳繩,跑步,跳房子,我們小時候玩的“斗雞”游戲,都是這個類型。
02
孩子排斥運動怎么辦?
都知道運動的重要性,家庭也愿意支持,讓孩子參加任何體育班都不樂意,一出門就喊無聊或者累了不想動怎么辦?
解決這個問題的首要條件是,父母先動起來,發揮榜樣的力量。除此以外,還可以這么做。
1、在生活中融入運動
我們很多成人也一樣,總是嚷嚷著要開始運動,然后總說沒時間。其實最快速讓自己動起來的方式,就是在生活中融入運動。
越是不把運動當作“額外”的事情來做,越容易開始,也越容易堅持。
爸媽不需要是專業的運動員,但要當好孩?最好的隊友。
比如跑步,爸爸當好最強“配速員”,和孩子一起把握跑步的節奏和速度;
媽媽做好“貼心隊友”,欣賞一路的風景,給孩子鼓勵陪伴,組隊運動的快樂,就是這么簡單。
我會經常“騙”小D提前一站下地鐵;多讓小D陪我去超市/菜場買東西,不知不覺就有了更多的“走路”時間。
我靠墻深蹲她模仿我,我跟著B站跳操,她和我一起“隨便扭”,當然還有我們堅持時間最長的,天氣好的時候去戶外走路,時不時加上一點點你追我趕。
走的過程中,為了好玩,我時不時會加入挑戰賽,看到地面方框的,要求只能單腳跳;有兩條并排行人道的,我們快走比賽誰先到;買了東西了,分個袋子給小D拿,還是負重練習。
這些都是運動啊,孩子的肌肉力量、心肺功能都會提升,而且更加關鍵的是,我們幫助孩子建立了,運動是社交,是關系聯結,更是開心,更愿意堅持了。
2、在社交中運動
大家仔細看運動指南,里面就強調了多進行一些社交為目的的有趣運動項目,不要過早讓孩子進行單一項目和競技類項目。
這句話的深意就是幫助孩子培養運動興趣,養成一輩子運動的習慣。沒有孩子不愛玩的,但絕對沒有孩子會一開始就喜歡玩得都有“考核/目標”的壓力。
所以,不怎么愛動的孩子,可以有意識地多結交一點愛運動的小朋友。我們小區的晚上,孩子們都愛在一起奔跑玩耍捉迷藏。
有好幾個媽媽都說,本來孩子不愛動的,現在吃完晚飯,電視也不要看了,就要下樓來玩,這就是環境的力量啊。
03
預防運動傷害
既然運動是一輩子的事情,最后,還要提醒大家,需要從小培養孩子運動安全意識。
始終讓孩子知道:無論做什么運動,熱身是第一個動作。
熱身是為了打開肌肉,疏通筋骨,讓身體各器官有個準備,減少運動過程中出現抽筋、扭傷的幾率。
帶著孩子注意觀察身體的反饋,讓他們知道如果發生氣喘不上來了,或者身體有任何疼痛,必須立馬停止,告訴成人。
最后呢,如果孩子本身運動能力差一點的,容易摔的。父母更要有意識地多讓孩子運動。
平時多運動,真的摔的時候,孩子也“會摔”,因為孩子通過運動對肌肉有了掌控能力,對速度高度也能有更好的預判了。比如屁股先著地或者就地一滾,讓身體受力面越大,那么人的損傷就會少。
運動好的孩子更容易專注,心理健康水平更高,相對不容易近視,體質也會更強壯。
作為一名小學生媽媽,最后還想跟學齡前孩子的父母們說,趁著學齡前時間多,更要多抓運動,保證孩子運動時長和強度,這絕對是個受益一輩子的“投資”。
這些年寫了2000多篇的文章
如果你的問題我沒來得及回復
歡迎點擊下方標簽直達相關內容找到答案哦
話題索引
按關鍵詞搜索歷史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