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半天完成調整,不得不說,近期A股太強了!
昨天午后兩點前,上證指數的跌幅曾經接近0.8%,但最后竟然奇跡般的翻紅了,上漲0.23%。
當然,市場走勢也是兩極分化,科技股領跌,內需股領漲。
風險當然是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全球矚目的“AI總龍頭”英偉達披露了最新一份財報,不及預期。
要說沒有亮點也不合理,畢竟增速還是很強勁的。
財報顯示,英偉達第四財季實現營收393.31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78%,凈利潤220.91億美元,同比增長79%。
這個數據放在其它企業那里,絕對是含金量十足。
但要知道,這是英偉達,市場對它的預期是非常高的,估值也是非常高昂的。
以業績增速來看,之前5個季度,英偉達的增速一直維持在三位數以上。
其中有3個季度,都達到了600%以上,最高1259%。
上一個季度,勉強維持在108.90%的位置,到這個季度,終于放緩到了79.82%。
毛利率方面,也是持續下行,2024年1-4季度分別為78.35%、75.15%、74.56%、73.03%。
在業績指引方面,英偉達對下一個季度的毛利率預計為70.6%-71.0%之間,進一步下行。
毛利率比業績增速更重要,利潤有可能撒謊,但毛利率不會。
毛利率的逐季下行,表明市場前兩年扎堆搶購AI芯片所造成的供需失衡狀況,正在逐漸消失。
這是市場最擔心,再加上美國出口管制收緊、deepseek帶來的沖擊等,未來肯定會反映到財報上。
AI產業經過了兩年多的發展,無論上下游,競爭都是越來越激烈的,想躺著賺錢的難度只會越來越高。
AI芯片方面,英偉達的本土對手暫且不提,中國市場肯定是越來越難賺錢了。
隨著昇騰的良率提升(傳言,產線良率從去年的20%提升到今年2月的40%了),910C預計今年對外出貨量翻倍(從35萬提升到70萬)。
技術升級方面,接下來年底推出920系列,明年肯定又是一個大跨越。
下游AI應用方面,眼看著DeepSeek又要掀起新一輪腥風血雨了。
一方面,價格戰兇狠。
2月26日,據DeepSeek官方微信消息,即日起,北京時間每日00:30至08:30的夜間空閑時段,DeepSeek開放平臺推出錯峰優惠活動。
在此期間,API調用價格大幅下調:DeepSeek-V3降至原價的50%,DeepSeek-R1更低至25%。
另一方面,市場開始期待其推理大模型的快速迭代。
據外媒曝出的消息:原計劃在5月初發布的DeepSeek-R2,現在發布時間將再次提前!
DeepSeek-R2將會有兩個重大更新,一個是實現更好的編碼能力,另一個是增加英語以外的語言進行推理。
很明顯,隨著兩個能力的進步,將會進一步蠶食美國AI巨頭的海外市場。
這些,都將讓英偉達,甚至美國的這輪科技股熱潮的前景被蒙上一層陰影。
還有第二個風險點,關稅戰再度升級。
昨晚,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方已決定對歐盟征收25%的關稅,并將“很快”宣布。
同時表示,美國將從4月2日起對墨西哥、加拿大征收25%的關稅,不再推遲。
關稅戰一旦全面打響,美國的通脹肯定壓不住。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一旦通脹走高,美聯儲或許將被迫加息,降息周期徹底夭折。
要知道,去年9月底開始的A股牛市,就是源于美股的降息周期,所帶來的外資流入和流動性寬松。
如果美聯儲從降息周期重新回到加息的路子上去,A股的壓力肯定會加大。
這兩點,正是今天部分資金所擔心的。
當然,短期內關稅戰還沒有落地,離4月份還有一個多月,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況且3月份還有兩會主題,短期繼續上行不存在壓力。
每一次回調,其實都是上車的機會。
看看昨天的行情就清楚了,上午一波資金跑路后,下午馬上就有大資金買回來,顯示市場的整體信心還是很強。
領漲主線也很清晰,兩會主題、內需刺激、通脹行情。
昨天漲幅靠前的行業,商業百貨、食品飲料、美容護理、旅游酒店、航空機場、電池、能源金屬、釀酒行業、石油行業等,全部與此有關。
說說其中兩個行業:
一個是能源金屬,鋰材料的價格目前整體還在低位,但最近開始傳出部分環節漲價的消息。
據上海有色網消息,某大廠對供應商S5(儲能)、255(動力)、265(動力)三款不同磷酸鐵鋰材料實施漲價,總體漲價500元/噸至1500元/噸。
另據高工鋰電分析,本輪漲價主要由新一代高壓密磷酸鐵鋰出貨規模提升推動,2.55g/cm^[3]~2.65g/cm^[3]壓實密度產品可對應1000元/噸至3000元/噸的加工費上漲。
另一個是稀土永磁,稀土永磁的主要應用是電機,新能源車和機器人是其主要下游市場。
行業網站顯示,截至2月25日,氧化鐠釹出廠價格已超45萬元,達到45.25萬元/噸,相比年初上漲12.42%,創2024年以來新高;
金屬鐠釹最新價超過55萬元,達到55.75萬元/噸,相比年初上漲11.5%,也創2024年以來新高。
以上磷酸鐵鋰、稀土永磁的價格上行,跟春節之后的新能源車需求迅速回暖有很大關系。
根據乘聯會最新發布的市場分析數據,2月1日至23日期間,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量達到92.4萬輛,同比去年增長了18%。
其中,新能源車市場零售量達到44.5萬輛,同比去年增長了77%。
這個數據相當令人振奮,超過了很多車企的預期,直接拉動了上游供貨材料的這一輪漲價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